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认识
2022/12/21 12:00:00 医学博物馆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国家领导人在上海考察中这样指示:加快现代医疗设备国产化步伐,使我们自己的先进产品能推得开、用得上、有效益,让我们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解决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同时,6位代表委员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提案。
2022年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一篇文章:中国医疗器械如何突破卡脖子?
然在2008年,杨国忠教授发表过“关于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一点认识”一文,文中提到:在制定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攻关计划时,要对具体的技术作具体的分析,掌握攻关的适当时机,并且是全部自行研发;还是部分自制,部分拿来主义,都要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2008年发表于《世界医疗器械》杨国忠教授捐赠 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馆藏关于医疗器械品类的国产化率,有相关数据显示低值耗材的护创材料与输液器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设备与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国产化率已超过75%。而在高值耗材中,国产替代率最高的便是心脏支架,达到75%,其次是骨科创伤耗材。然中国80%以上的高端医疗设备仍然要依赖进口。一些医疗器械看似实现了国产化,但主要是“组装/装配”层面的,其核心技术、材料或核心部件还是被国外公司垄断。可见关键技术做起来尤为重要,器械作为精密仪器产品,需要多年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以及大量临床试验验证,所以需要时间沉淀,我们也要相信,并不存在“绝对做不出来”的情况,随着人才不断的储备,中国的颠覆式创新浪潮可能最快会在未来5-10年左右到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