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季宜养生
2023/4/5 7:00:00 医学博物馆
中/国/传/统/节/日
清
QINGMING
明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清明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今年的清明节也是在4月5日。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都在农历三月,所以在古时候又称“三月节”。

图片源于网络
清明节始于周朝,但它成为扫墓祭祀的节日,据说与介子推有关。清明节前一天,古时要禁火,只能吃冷食,所以我们也会叫“寒食节”。古往今来的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只有清明。据考证,清明起源于“清明风”。早在春秋时《国语》中就有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到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的农谚。在我国民间也有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踏青是一种顺应时令节气的活动,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户外,迎合时气,亲近自然,在中医上讲,这样可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这句诗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大家也会在这个春意安然的时节去踢蹴鞠,强身健体。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所以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甚至出现了电子扫墓的活动,在手机上就可以扫墓,祭奠先祖。

图片源于网络
中医里讲究清明时节养生,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是指人的起居、饮食均不可与节气相逆,要做顺应时节的事。

调理阴阳保平衡

冬季人体的阳气内敛,气机的宣发疏畅不够,因此要充分利用春季适当的调摄,而清明为阳气发展的旺盛时期,这是补阳气的好时节。
清明时应葆养阳气,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对慢性病患很有益处。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这段时间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增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注意防范潮湿和风邪的入侵,饮食上宜以平补和清补为主。

清淡饮食,柔肝养肺

《千金方》中有记载:“春日宜少酸增甘,以养脾气”。清明期间的饮食要清淡,偏素一些,适当选用当季蔬菜。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物如荠菜、菠菜、山药、银耳汤、菊花枸杞茶、百合绿豆汤等等。春季是一个肝火容易亢盛的阶段,这些饮食习惯可以对抗木火的亢盛,有效降低肝阳亢,肝火旺等疾病的发生。
图片源于网络

起居上不要过湿

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都知道进入清明时节雨水变得丰富,身体难逃湿气的侵害,昏昏欲睡、头重如裹、肠胃不佳、精神不振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所以,室内要保持干湿平衡,注意通风。被褥和衣服要干燥透气,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我们也可以在家做艾灸,选择的穴位主要是:神阙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排出身体中的湿气,达到养生的目的。


图片源于网络
扫码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