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诊脉的秘密
2023/4/19 11:30:00 医学博物馆

    

    

    

    

    

    

    

     悬丝诊脉真的存在吗?

     坊间传闻,脉诊中的悬丝诊脉神乎其神,医术高超的老中医真的能利用悬丝诊脉帮人治疗疾病吗?

    

    图片源于网络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不久,长孙皇后却遭遇难产,重病卧床,孩子也迟迟生不下来,可把唐太宗急坏了,就在此时,一位大臣向唐太宗进谏,说五台山有一名艺术高超的名医孙思邈,被人们称为“扁鹊在世”,尤为精通妇科疾病。唐太宗一听立马派人去请,皇帝下令,孙思邈自是不敢不从,连夜进宫为皇后诊治,虽为医者,但是身为平民的他又怎么能直接接触皇后的“凤体”?时间紧迫,又不得不尽快诊治,此时,只见孙思邈从口袋中拿出一根丝线,截成三段,让太监将线分别系在皇后右手腕的三个指定位置上。看到此做法,众人均心生怀疑,太监为了测试孙思邈的医术,故意将丝线绑在鹦鹉腿上和冬青根上,这点小伎俩很快被孙思邈识破,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太监这才把丝线栓在皇后的右手腕上,切过脉后,孙思邈说,皇后的病是由于胎位不正导致的难产而引起的,只要服一副药就好了,果不其然,吃过药后的长孙皇后很快把孩子顺利的生了出来。

    

    孙思邈(图片源于网络)

     孙思邈悬丝诊脉的事是真是假,现已很难考证。但近代医学家施今墨曾经说,他也曾悬丝诊脉过,在当时只是一种沽名钓誉的形式罢了。

     据说,皇宫中后妃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宫女介绍病情给太医,太医会根据他们的描述判断病情,为了获得真实详尽的情况,太医们大多会以金钱换取信息,有了对病情的了解,在悬丝诊脉的时候,太医们屏息静气,故作沉着,好像真就有那么回事。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拒一位曾在慈禧太后身边伺候过的太监描述,小太监先预备请脉的几案、脉枕和手帕,慈禧太后坐定后,大夫进殿先是跪安,太后将手伸出,放在脉枕上,蒙上一块绸布,左右各脉枕一次。在古代,男医生在给女患者把脉时要低头,不能直视。由此可见,太医在进行诊治时,悬丝无从考证,但隔纱诊脉是真。

    

     《脉经》中记载了滑、涩、长、短、洪、细虚实等20多种脉搏跳动的情况,要分辨具体的脉象,医生既要有明察秋毫的本领,也只有触及病人脉搏才可精准的诊断病情。隔纱虽有影响,但可感觉出来,远距离仅靠丝线感受脉搏是不可能做到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博物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