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60多岁农民工母亲出租屋猝死,我看到农村女性婚嫁的“蝴蝶效应”
2022/8/16 20:14:21 中美企业峰会

    

     这几天的热搜非常热闹,但鲜少有人知道,在这个炎热的盛夏,苏州的城中村出租屋内,少了一个母亲。

    

     于素英,60多岁,来自苏北,在苏州一家电子厂做垃圾分拣工作。

     在去世前的半个月里,她连续上了10多天夜班。

     她工作的地方,是一个电子厂的铁皮屋。

     那里堆满了废弃的泡沫纸箱、剩菜盒子等垃圾,而她和另外几个工友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垃圾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好。

     炎热夏季,铁皮屋里炙热难当,加上食物变馊散发出来的阵阵恶臭,没有几个人愿意在这里干。

     除了于素英。

     因为她的儿子还娶不上老婆,她要为儿子打拼。

     王远龙,今年34岁,初中没有毕业就去上了技校,干过汽修工,当过保安,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

     没有学历,娶老婆太难,而他的父亲两年前已经去世,担子全部压在了母亲于素英身上。

     34岁还打单身,在农村,这是抬不起头的。

     儿子王远龙的婚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

     于是,她想尽可能地为儿子攒点钱,早一点娶上老婆。

     她和儿子在城中村租住的房子,每个月只要加50块,就能装空调。

     但为了省钱,她拒绝了。

     那天,在连续上了10多个夜班后,于素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太热的她,直接躺在床上,让风扇对着她吹。

     下午6点多,儿子叫了几声“妈”后,没有回答。

     他走到母亲身边,发现她已经没有了气息。

     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个劳作了一生的老人,就这样,在付不起空调费的房间里永远地走了。

     当天,这个故事,并没有上热搜。

     我们这个社会,也并不会因为少了一个人而停止转动。

     但,这位60多岁老人的离世,却让我在这个酷暑的盛夏,内心冰凉,眼角湿润。

     在报道中,我看到了一句话,沉默了很久。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之后,于素英就和丈夫操办给小儿子娶媳妇。

     但娶媳妇的标配已经从平房变成了楼房,他们花了十几万给王远龙盖了楼,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一年年拖下去,适龄的女孩越来越少,结婚成本也水涨船高……”

    

     如果不是为了给儿子完成娶老婆的“任务”,我想,她不会在盛夏酷暑里,如此拼命地奔波;

     如果不是为了给儿子成家,我想,她应该会舍得,对自己好一点点。

     起码,那50块钱的空调费,她不会吝啬。

     于素英,是最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他们操劳一生,一定要眼看着儿女成家,才真正算是“完成了任务”,不然的话,他们“死都不会闭眼”。

     但他们不会知道,这个任务到底有多艰难。

     “60岁老母亲为儿子娶媳妇死在没有空调的出租屋”,这个事件背后反射的是:

     农村大龄男性婚嫁的艰难,农村男性“光棍”越来越多。

     在之前,农村只要有田,有彩电,有自行车,就会有老婆嫁过来,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农村男性娶老婆到底有多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数据,真实生活里面的数字只会比这个多。

     然而,巨大的数字差,反映在现实生活里,是一桩桩魔幻的现实。

     甘肃庆阳。

     结婚难,是当地男子最头疼的问题。

     甚至,某一个村因为未婚男子实在太多,被称之为“光棍村”。

     “相亲十八年,攒不够彩礼钱!”

    

     女方像“皇后娘娘”一样,一天在家“相看”三十多个男子。

    

     然而这样的现状,不仅仅是甘肃。

     就在不久前,徐州相亲大会上,男子一两百排长队,而女孩,仅仅有4个。

    

     有网友说:自己村里时隔三年,才迎来了一个新娘。

     娶不到老婆,已经成了当下农村,最大的困局。

    

     那么,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农村适婚女性的流失。

     在婚嫁市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女性会优先找比自己条件好的男性,而男性一般是找条件对等或者是比自己差一点的女性。

     农村女性,尤其是见过世面的女性,她们要嫁比自己条件好的,一般是嫁到乡镇、县城或者是城市,愿意回到农村很少很少。

     而农村男性,要娶和自己条件差不多,只有农村女性,而农村女性已经流失出去了,所以他们要娶妻生子就变得很难。

     其次,就是“重男轻女”现象的反噬。

     这是更重要的,也是我想重点展开讲的。

     在很多偏僻的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维到底有多恐怖你想象不到。

     他们为了能够有一个“男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有人为了要男孩,竟将刚出生的女婴溺死。

    

     有人在怀孕的时候,就把血液样本寄去香港,非法鉴定婴儿性别。

    

     信奉吃中药能够生儿子。

    

     甚至,还有买下万恶的“转胎丸”服用,埋下祸根。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自然的男女比例开始失衡。

     根据相关统计,某些地方的男女比较达到了1.5比1,甚至是2比1。

    

     男女正常的比例是一比一,而现在某些地方会出现大面积的男多女少,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自明。

     男婴越来越多,女婴越来越少,自然就会导致农村的男性娶老婆艰难。

     天道好轮回,那些即使“杀死”女婴也要获得男婴的家庭,他们怎么会知道,几十年后,自己千辛万苦获得的男婴,竟然找不到老婆,给自己断了后。

     这是“重男轻女”思维,带来的第一重反噬。

     第二重反噬就是直接报应到他们自己的孩子身上。

     有句话说得好:重男轻女的家庭,必然会带来娇生惯养。

     那些用尽各种“办法”生出来的男孩,父母爷爷奶奶必然会对他们娇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他们从小接受了父辈们的宠爱,家中的资源无条件向他们倾斜。

     没有经历过学习和生活的苦,于是,他们大概率变成了,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的人。

     我们再想想,农村男性娶老婆难,到底是谁难?

     难的并不是那些高学历、高能力、踏实勤奋的人,而是那些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有技术的人。

     所以这就是精准打击,把当年作的“恶”,报应到了自己身上。

    

     我的一个远房表哥,他从小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

     不爱学习,父母舍不得教育,老师替他们教育,爷爷奶奶还闹到了校长那里去。

     他长大后不学无术,当过厨师,干过保安,做过汽车维修工……每一份工作,都干不满2个月,就拍屁股走人。

     他根本吃不了那份苦。

     现在,我表舅他们一家人就开始急了。

     因为他已经到了36岁,老大不小没有结婚,甚至连说媒的都没有几个,这辈子很难娶上老婆。

     这不仅仅是他,其实也是很多农村大龄男青年的缩影。

     有句说得很好:命运馈赠的礼物,在暗中早就标好了价格。

     在重男轻女的偏僻农村,女孩们见证了各种不公平,所以他们从小被灌输“一定要争气”,她们通过靠大学或者自己的努力离开农村,不赔他们玩这个游戏。

     而很多农村男孩,他们被各种资源倾斜,有恃无恐地成长,可他们长大后一看,在婚恋的这盘棋局里面,只剩下了自己。

     一只在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竟然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而重男轻女的行为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们不会知道,自己当年扇动那几下翅膀,竟然会导致整个农村的男性都娶不到老婆。

     ◇ 素材来源:

     新浪微博@凤凰周刊

     中国青年网:《多地调研农村青年婚姻关系,源自国家统计局通知要求》

     环球网:《甘肃“光棍村”,女方像皇后一天看30多个男子》

     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平台仅作分享。

     —— END——

     带着无数担心走进美国校园—经历的却是一次震撼

     战略定力:统一台湾的代价会有多大?

     一家三代全变阳,我们在美国的隔离生活

     重磅!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症状有变!喉咙痛和声音嘶哑或成新Omicron变种主要症状

     “钱就在离人心最近的地方”——一次与美国专业人士交流的启示

     留给未来的生命之歌——儿子在美国幼儿园的每日记录单

     上海解封后,这三个老人的真实经历,每个人都该看看

     当中国移民意愿突然爆发,美国直接打了个配合——这背后是一场怎样激烈的竞争

     在无法忍受的美国节奏背后我赫然撞见——亲历美国“荒唐”

     让我万万想不到的美国退休金——看你交的税怎么为你服务

     孩子留美7年后的无奈叹息,你听到了吗?

     年届六十,我为什么做出这个人生选择?——一个梦和一份招股书

     在美国,什么家庭的孩子可以不出钱就读顶级大学?——中美教育之差异

     中美两国医疗差异有多大?——聊聊你所不知的“家庭医生”

     老有所养,你到底由谁来养?——耄耋之年怎样才能活出尊严?

     老妈照顾老爸,应该谁来出钱?

     我在美国治痛风——颠覆全部中国概念

     我在美国做心脏支架——中美医嘱的天壤之别

     “我的孩子值得拥有整个世界”——一个美国母亲为中国孩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中美企业峰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