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院通过《台湾政策法》!中美关系会倒退到何时?
2022/9/20 22:55:44 中美企业峰会

    

     2022年9月14日下午,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召开闭门会议,以17比5的高票通过了《台湾政策法》。

     “台湾政策法”由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南德兹及共和党首席议员格雷厄姆联名提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在主权方面,同意将台湾驻美机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赋予其“代表”大使级地位,将美台交流的性质从民间改为官方,并强调不得禁止美台官员互动。

     同时,允许将“台北驻美国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驻美国代表处”,允许使用“中华民国”的标记和“国旗”。

     在军事方面,将以往向台当局出售的防御性武器为主,升级为出售进攻性武器为主,以全方位“威慑解放军”。

     要求美台之间建立高层军事计划机制,帮助台湾训练军队,并与台军进行联合演习;要求在4年内拨款45亿美元作为援台资金。

     在外交方面,提出美国要帮助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让台湾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在经济交流、教育、文化及信息战方面,美台也要加强合作。

     此法案指定台湾为美国的主要“非北约盟友”,如同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允许美国在其境内驻军,甚至会签署《美台协防条约》。

     该法案提出“盟友”二字,说明美国国会已经在法案中将台湾视为事实上的“国家”。

     众所周知,“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奠基石、基石和压舱石。

     《台湾政策法》使中美关系的基石完全破裂和瓦解,美国过去对“一个中国政策”由各自解读的模糊将变成美国国内清晰的法理条款。

     对于今天出现的情况,邓小平曾经有所预见。邓小平说: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台湾问题迫使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不会吞下去。中国肯定要做出相应的反应。

     我们说中美关系停滞不好,倒退更不好,但是一旦发生某种事情迫使我们的关系倒退的话,我们也只能正视现实。

     在台湾问题上如果需要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只能面对现实,不会像美国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中国出于反对苏联的战略会把台湾问题吞下去,这不可能。(《邓小平文选》第2卷)”

     美国通过《台湾政策法》,中国不反应,不反制,是不可能的,中美关系不倒退也是不可能的。这应该是中国在邓小平时代就有所预见和准备因应措施的,现在只是这个事实已经来临,必须得正视和面对。历史的惊涛骇浪是躲不过去的。

     问题是,一旦中国反应、反制,中美关系会倒退到哪个阶段?

     有几个中美关系重要的历史节点可供参考:

     1945-1949年国共内战阶段;

     1949-1953年朝鲜战争阶段;

     1953-1972年冷战阶段;

     1972-1979年中美破冰阶段;

     1989-1992年邓小平南巡二次改开阶段。

     在1945-1949年国共内战阶段,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国民党是作为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的代理人在作战。《台湾政策法》实际上是美国从国内法理上把台湾重新确立为其在亚太地缘政治上的代理人,用台湾直接牵制中国的崛起。中美关系退回到这一阶段的可能性极大。

     1949-1953年朝鲜战争阶段,是中美直接在战场上兵刃相见的阶段,虽然最后双方克制和妥协,停战于板门店,但对中国来说造成元气大伤,一直被停滞和孤立到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和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付出了巨大的历史代价。中美关系回到这一阶段不是不可能,而是不明智和双方力求避免的。因为中美如果再次发生直接的战争冲突,显然已经不可能是朝鲜战争那样的常规战争,而是可能发生地动山摇的核战。因此,与美国发生直接的战争冲突,不仅是中国,也是美国要尽量避免的。

     1953-1972年冷战阶段,在这个长达20年的冷战阶段,中国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与国际社会几乎全面脱钩,经济长期停滞,并走向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是中国要尽量避免倒退到的一个陷阱。

     1972-1979年中美破冰阶段,正是因为中国在之前面临的国际孤立状态和苏联的地缘威胁日益严峻,国民经济长期停滞,所以需要毛泽东和尼克松这样超高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的领导人才能打破坚冰,邓小平和卡特那样务实的领导人临门一脚,才能把中美关系推向正常化的轨道。中美关系在这一阶段能实现正常化,不仅需要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而且要基于双方共同的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利益。显然,目前中美双方没有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有的只是分歧,而且是巨大的分歧,所以中美关系回到这一阶段的可能性没有锚定的基础。

     1989-1992年邓小平南巡二次改开阶段,这是一个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用平生最后的洪荒之力,再次力挽狂澜,打开了中国十分被动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这不是一个国际局势送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而是邓小平打破思想桎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气魄,高屋建瓴的视野,筚路蓝缕,活生生开创出来的一个战略机遇期和历史三峡的一个出海口。

     邓小平说:“总之,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他又说:“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今天的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与1989-1992年阶段有高度相似之处,中美关系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得正视和面对。问题是,倒退到哪个历史节点会最有利于未来中国厚积薄发到一个历史三峡的出海口?

     显然,倒退到1949-1953年朝鲜战争阶段是下策(务必避免),倒退到1945-1949年国共内战阶段是中下策(可能性极大,难以避免),倒退到1953-1972年冷战阶段是中策(尽量避免),倒退到1972-1979年中美破冰阶段是中上策(可能性不大,尽量争取),倒退到1989-1992年邓小平南巡二次改开阶段是上策(可能性50%,务必争取)。

     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的压舱石。虽然中美关系回到过去的蜜月岁月不可能,但如果能保持战略定力,也可能处于南宋词人李清照所描述的那种状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平台仅作分享。

     —— END ——

     能不能把你的下一代交给这样的学校?——揭秘你所不知的美国私立中小学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 “7”!对普通百姓有何影响?

     四十年来第一次,中国的GDP增速被美国反超,原因为何?

     张维迎:中国近代屈辱史的根源在于当权者拒绝市场的逻辑,最后被强盗的逻辑征服

     华为前工程师:国产芯片就是一个山寨失败的笑话

     带着无数担心走进美国校园—经历的却是一次震撼

     一家三代全变阳,我们在美国的隔离生活

     “钱就在离人心最近的地方”——一次与美国专业人士交流的启示

     留给未来的生命之歌——儿子在美国幼儿园的每日记录单

     上海解封后,这三个老人的真实经历,每个人都该看看

     当中国移民意愿突然爆发,美国直接打了个配合——这背后是一场怎样激烈的竞争

     在无法忍受的美国节奏背后我赫然撞见——亲历美国“荒唐”

     让我万万想不到的美国退休金——看你交的税怎么为你服务

     孩子留美7年后的无奈叹息,你听到了吗?

     年届六十,我为什么做出这个人生选择?——一个梦和一份招股书

     在美国,什么家庭的孩子可以不出钱就读顶级大学?——中美教育之差异

     中美两国医疗差异有多大?——聊聊你所不知的“家庭医生”

     老有所养,你到底由谁来养?——耄耋之年怎样才能活出尊严?

     老妈照顾老爸,应该谁来出钱?

     我在美国治痛风——颠覆全部中国概念

     我在美国做心脏支架——中美医嘱的天壤之别

     “我的孩子值得拥有整个世界”——一个美国母亲为中国孩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美企业峰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