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上大学的那个“中国神童”,竟成了美国顶尖大学教授?!
2023/3/15 19:59:59 中美企业峰会

    

     01.

    

     普通人的25岁,都在干什么?

     要么本科毕业,正在职场上摸着石头过河。要么考研成功,正为课题研究费尽心血。要么已经完成了结婚生子,正在生活里摸爬滚打……

     但还有人的25岁,已经是顶尖大学的教授,年纪轻轻,光环无数。

     前几天,某数学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动态,说他们美国大学的数学系招了一名98年的教授,让人震惊不已。

    

     因为在数学专业,就算有人能不遇任何挫折,一切顺利,30岁左右也就是个助理教授的职位。

     可他才25岁啊,已经是美国顶尖大学的教授了。这其中,无论是年龄差,还是成就差,都让博主,以及众网友惊讶不已。

     可这也只是个结果而已,毕竟这名年轻有为的数学教授,不是旁人,正是被称为“中国神童”的沈诗钧,他的成长和学习过程,称得上是精彩至极。

     6岁读一年级,7岁读高三,9岁上大学,18岁博士毕业,在数学领域钻研不止……

     这其中,有天赋异禀在,有努力不止在,有各个学校的破格支持在,更有得当有效的家庭教育在,缺一不可。

     1998年,沈诗钧出生在香港,富裕的家庭环境,给他的后期成长,创造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6岁之前,沈诗钧并没有多明显的过人之处,他玩拼图,拼乐高,喜欢的都是他那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的东西,每天开开心心,自由自在的。

     但年长他8岁的哥哥却不一样,自小就聪慧过人,连跳多级,14岁就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是“天才少年”一般的存在。

     02.

     两相对比,差别明显,但沈父对两个孩子却从来都是一视同仁。

     无论是和孩子们睡前15分钟的畅聊,还是用看书的习惯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从不会因为孩子们前期的智力展现而区别对待。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平等、自由、充满爱意的家庭教育,沈诗钧和哥哥才成长得跟随心意,无忧无虑,为他们后期更大限度地发挥潜力提供了可能。

     沈诗钧6岁时,和同龄小朋友一样,升入小学一年级。

     但不一样的是,无论哪个科目他拿到新书的第一件事是从头看到尾,而且回家之后还能一边翻看,一边给父亲清晰讲述。

     这让沈父感到吃惊,因为无论是沈诗钧的理解、思维还是表达,都超出了他这个年纪孩子的平均水平。

    

     意识到这一点的沈父,立即找来了二三年级的书给儿子看,得到的反馈也是太过简单,尤其是数学。

     观察敏锐,也有教养大儿子经验的沈父,意识到了小儿子的“非同一般”,索性便拿来了更高年级的书,以供渴望知识的沈诗钧阅读。

     但沈诗钧才上一年级,却在课堂上看六年级的书,引发了老师的不满,先是批评了沈诗钧,又和沈父沟通此事。

     尽管沈父百般解释,说明了他给孩子高年级书的理由,但老师却觉得稳扎稳打更重要,这样忽略顺序性、阶段性的教育,很有可能“揠苗助长”。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定,尽管沈父已经培养出了很优秀的大儿子,但他依然不敢完全照搬模式用在小儿子身上,他也担心因为自己的一些选择,耽误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但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无论人工干预与否。

     03.

     沈诗钧的哥哥14岁便就读牛津大学,所以同年沈诗钧也跟随父亲开始了前往英国的陪读生涯。

     在哥哥的影响下,年仅6岁的沈诗钧接触到了微积分,在数学方面的兴趣越发浓厚,天赋也渐渐展露。

     因为孩子喜欢学、愿意学,而且学得懂,所以沈父便抛开了所有的忧虑和担心全力支持。他陪着孩子在家自学初高中的课程。

     这本是个对错未知,只能夯实过程的决定,但没成想,仅仅两年的时间,便出了结果,而是积极向好的结果。

     一年时间,在父亲的帮助下,沈诗钧学完了初高中三门必修课,又花了一年时间,沈诗钧学完了其他6门辅修课。

     彼时,沈诗钧不过9岁而已。但从来没有人规定,年纪小,就不能学得快,学得好。

     所以在父亲“注重过程,不纠结结果”的鼓励下,沈诗钧参加了英国的高考,考场上的他因为年纪备受关注,但他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保持良好状态,从容经历测验。

    

     结果也是喜人的,沈诗钧的成绩,足以让他上一个理想的院校。但奈何因为年纪太小,因果各大高校都不愿录取他,担心这样的孩子上个学需要父母跑前跑后。

     学校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对沈诗钧的天赋和努力,也是不公平的。无奈之下,沈父只好带孩子回国,可香港也没有学校愿意录取他,理由是不符合3A学生的标准。

     他明明学得会,学得好,学得快啊,可不仅没有大学录取他,当时一众媒体上还出现了很多关于他的负面讨论。

     这一切对年仅9岁的沈诗钧而言,桩桩件件都是打击。但好在,沈诗钧虽然年纪小,但抗压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主动和父亲表示自己可以复读,晚上一年不是什么大事。

     沈父善于抓住适当时机进行教育,也顺势告诉儿子“福祸相依”是很正常的事儿,要学会接受。

     就在沈诗钧和父亲已经接受了这一切,准备择校读高中的时候,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香港浸会大学不仅录取了9岁的沈诗钧,还为他特别定制了5年本硕连读的模式。

    

    香港浸会大学

     04.

     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沈诗钧的优秀,有大学肯定,更有大学着重培养。

     而沈诗钧自己呢,也非常珍惜这对于他当时情况而言很难得的机会,他心无旁骛地学习,他专心致志地研究,他不受任何打扰一心扑在学业上。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是5年的学习计划,沈诗钧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获得硕士学位顺利毕业。

    

     那个时候的他,不过13岁而已。同龄人都还只顾着打闹呢,他已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昂首阔步,大步向前了。

     没有谁高谁低,只能说能力不同,所以选择不同,进程不同。

     4年本硕连读期间,沈诗钧对美国某数学教授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所以硕士毕业后,他选择前往美国深造,前往那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喜欢他便可以靠近,这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人生状态啊,但沈诗钧在13岁时就实现了,他和与自己志趣相投者在热爱的领域,全身心的钻研。

     都说兴趣是无可替代的老师,这一点在沈诗钧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为研究一个公式,或者推演一个答案,可以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沉浸的状态一度拖垮了身体。

    

     眼看着儿子为了学习日渐消瘦,沈父又心疼不已,趁着儿子请假休养的时间,他给予了孩子很大程度的理解和充足的陪伴,把“轻松生活,坦然面对”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

     家是放松调整的港湾,亲人的陪伴是治愈很多糟糕状态的良药。

     调整了一个月的沈诗钧再回到校园的时候,浑身上下散发着自在和明媚。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学习,那种坦然又多了好几分。

     慢慢减轻身上背负的压力,沈诗钧也学会平衡学习和生活,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惬意状态。

     18岁,竭尽全力的他攻克了自己的课题,顺利完成博士学业,那是沈诗钧给自己的专属成人礼。

     05.

     从6岁开始,到18岁,12年的时间,他完成了人生中的多级跳,他走得又快又稳,并且没有忘记初心。

     毕业之后,沈诗钧选择到美国高校成为一名数学教师,但这只是他职业的起点,而非终点。

     因为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耕耘,而且他同时具备天赋和坚持,另外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点,他有始终支持的家庭做后盾。

     仔细想想,倘若6岁时他的开智没有被父亲及时注意到,倘若9岁时面对择校难父亲少一分执着,倘若读博期间他的糟糕状态没有被治愈……

     都成就不了后来的他,对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让很多为人父母者注意到这一点的,还有早前因为手拿馒头走红的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

     关于他在数学方面的成绩,单是“读高中时他就曾蝉联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满分金牌第一名,大学时各数学竞赛奖项更是拿到手软”这样的概述不足以说明。

    

     据说,关于北大韦东奕,传说不止一个,但让学校里的学生,以及网络上的网友,不止一次提起的当韦东奕在担任助教期间,曾被教授介绍说:

     “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请问助教。”

     一句话,直接明了地描述了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但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傲人成绩,除了和他自己的能力、努力脱不开关系以外,还和他充满学术氛围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韦东奕的父母皆在山东建筑大学任教,他的父亲是一名数学教授,所以韦东奕从出生开始,就比别人多接触了很多关于数学方面的书籍、资料。

     再加上父亲的专业领域就在此,所以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读了《华罗庚数学学校》这本书,会解难题带来的满足感,让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而后一发不可收拾。

     据韦东奕父亲的回忆说,韦家父子是很相像的两个人,都喜欢埋头钻研,两个人常常以做数学题为乐。

     也正是在韦父的正确引导,轻松培养的“启蒙”下,韦东奕后期的努力和刻苦,才迅速找对了方向,用得恰到好处,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北大的助理教授了。

    

    韦东奕

     从沈诗钧,到韦东奕,因为他们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大家觉得用“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能准确描述了,所以他们被称为“天才”,被叫“神童”。

     但就像沈诗钧表达的那般:“我真的不是什么天才,说我是天才无非是抹杀了我的努力,我只是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并投入努力罢了。”

     一句话,道尽“成功”的真谛:找对方向,付诸努力。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早前一味鞭策孩子的家长,也会逐渐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表率,反思自己是否正确进行了引导。

     就像曾被网友们议论不止的那张地铁照片,沉迷手机的父母很难要求孩子专注书籍,而求学好问的父母则不容易培养出一个手机不离手的孩子。

    

     就像詹姆斯·鲍德温所说的那般:“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只有父母做好父母,孩子才能成为好孩子。

     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平台仅作分享。- END -

     中美两国医疗差异有多大?——聊聊你所不知的“家庭医生”

     一次神奇的美国诊断经历——令人叫绝的心脏医生

     破除假象重重,确诊疑难病症——亲历美国医院给老妈会诊

     我在美国治痛风——颠覆全部中国概念

     我在美国做心脏支架——中美医嘱的天壤之别

     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爱!——一个黑人妈妈收养着中国弃婴

     世界之大,何处安家?——为什么中国名人都选美国

     美国到底有什么?——我出走半生后的反思

     冯小刚为什么不能移民美国?——一个业内人说说你所不知的事

     能不能把你的下一代交给这样的学校?——揭秘你所不知的美国私立中小学

     带着无数担心走进美国校园—经历的却是一次震撼

     在无法忍受的美国节奏背后我赫然撞见——亲历美国“荒唐”

     让我万万想不到的美国退休金——看你交的税怎么为你服务

     年届六十,我为什么做出这个人生选择?——一个梦和一份招股书

     在美国,什么家庭的孩子可以不出钱就读顶级大学?——中美教育之差异

     老有所养,你到底由谁来养?——耄耋之年怎样才能活出尊严?

     老妈照顾老爸,应该谁来出钱?

     “我的孩子值得拥有整个世界”——一个美国母亲为中国孩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美企业峰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