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褚时健走了,7条创业忠告让你少走10年弯路
2019/3/5 18:22:37 创新工场

    

    今天,一代商界传奇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他是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也是褚橙创始人。

     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他的人生大起大落,曾经接手玉溪卷烟厂,打造了亚洲第一的企业集团,成为名声响当当的亚洲烟王,然而巅峰坠落,深陷囹圄,当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的时候已经成为「橙王」,他的成就引人向往,他的故事为众人传唱。

     作为曾被报告文学形容为像太阳一样灿烂的男人,褚时健淡然外表下的内心,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触碰到。观其容,听其语,你也许读不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不到温暖笑容中刻下的沧桑,但一定不会忽略那亲自铸就了红塔山与褚橙传奇的双手。

     当刘东华问「褚老,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的时候,属兔的褚老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回首,看看这位睿智老人所留下的那些处世箴言。

    

     本文来自猎云网(ID:ilieyun),内容整理自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笔记侠(ID:Notesman)

     01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急了。

     社会上太多人想做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

     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 40 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

     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 10 多年了,你急什么?

     02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

     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很多人说我十二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跌得越低,反弹力就越大。

     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我们碰到过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 元资产就变 8 元了。

     03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种橙这件事我 2002 年正式开始时借了 1000 多万元钱,到 2007 年的时候就全部还清了。

     前几年的销售全靠朋友帮忙,你几十吨、他几百吨地团购,慢慢就消化掉了。

     我老伴儿那个时候管销售,带着橙子到处去参加展销会,也是受了不少苦。好在前面几年果树还幼,我们的技术也不完善,产量不算很大。

     在 2008 年之后,我外孙女他们从国外回来帮着我和老伴儿,开始抓销售。2009 年产量飞速增长,销售慢慢步入正轨,所以产品还从来没有积压库存过。

     积压库存对于水果这种生鲜产品是很大的灾难,很幸运,我们没有过这种情况。

     2014 年以前我们的果园一直是增产,但那之后我们出现了减产,有气候的关系,也有果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大小年的关系,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挽救了许多产量,但规律就是规律,一定要服从。

     无论做什么事情,人都要有一颗敬畏心,自然规律、市场规律都要遵守。

     04产品的竞争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

     我们现在果园已经扩展到几万亩。到 2020 年,我们的果子产量能达到 6 万吨。

     我知道现在我们的橙子在市场上很好卖,听说有人拿它和当年的红塔山烟相提并论,都是紧俏商品。

     我很高兴大家这么抬举,但是我思想上不敢轻飘飘。

     头几年可能大家因为是我种的橙子,因为好奇心都买来吃吃,但是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普通过得去,我相信买了几次人家就不买了。

     我们卖得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质不高,人家凭什么真金白银买你一个老头子的账?

     所以我一直和孙辈还有作业长们说,不要陶醉人家怎么夸你怎么捧你,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橙子种好,每年多丰收点,味道更好一点,人家继续揣着钱等你的橙子,不然,人家的口水等着喷你。

     现在整个新平县种冰糖橙的越来越多,差不多一年的总量要到 200 万吨去了。我们规模算大的,品质也算高的。但是,必须要看到,这个橙子过剩是必然会发生的。

     供求关系从来都是有松有紧,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市场经济是不留情面的。产品一过剩,首先来的就是降价,降到你的销售价是成本以下都会有可能。咋办?到那个时候,还是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

     我如果质量好,其他人卖不完,我卖得完,另外我成本控制得好,别人亏着本卖,我还能赚到钱。

     05只管大事

     我做事的习惯是,凡是经我的手做的事情,我只管大事。

     这个大事决定了我干这行能不能成功,其他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以前我有四五个副厂长,我给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每人管一块,四五个亿美金的投资我就让他们签了。要委托书的话就给他们写一份,我就画一个框框在这儿,让他照着办,有什么错误我来承担。

     以前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瞎指挥,我做那个小烟厂的时候,有 13 个党委委员,每天早上 8 点所有党委委员都要集中开会,讨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这家打架了,那家猪肉不够吃了等等。

     管得了那么多吗?所以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不要管了,有很多事情比这重要的多。

     也有看走眼,选错人的时候。

     很多不了解我的人都觉得我在工作中比较霸道,其实当时我的目的就是要让玉溪卷烟厂成功,成为全国最好,做到很多指标跟全国水平差不多。

     大的错误我是不会给他机会的。

     原来我们烟厂是党委、工厂、行政和工会,三权分立的,这样的情况下,党委书记就没有办法。

     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当时的党委系统有很厚的一沓文件,我也不能随便签字说我都看过了,我就找别人来当党委书记,但这个人一来就胡闹,到差不多的时候,他就通过活动想当厂长,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说他是破坏玉溪卷烟厂的形象。后来报告到省里,就把那个党委书记赶走了。

     还有另外一个厂长,也是类似这样的情况,所以人家都认为我很霸道。

     06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处过的人

     我这个人,心里放不下事,也算是个急性子。

     像 2014 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树,半夜四五点就睡不着了,起来翻书翻资料,第二天叫上司机去找专家,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我想着,我这么认真,果子的质量不会不好吧?

     我一直和儿孙们强调,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认真真,对产品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认真真。这些年我们的果子卖得好,除了我们产品过硬,周围人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

     像早几年我们果子不成熟,没有朋友的帮忙,销售会很成问题。

     现在我们名声在外了,心里要知道感激,更要学会让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对和我打交道的合作伙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怕亏了人家。这个习惯我一直都有。

     做人做事要随时随地都在检查,做这件事我朋友亏了没有?

     我一直经常提醒褚一斌,不要粗心大意,要经常想到身边跟着你的那几个人,诚诚恳恳和人家相处。我们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一点,我们就多照顾他们一点。

     我们现在果园里的农户,在我们这里干活儿,我就希望他们比别的农户生活条件要好一些;我们的作业长,我也希望他们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新平的县长有一次听说我们作业长的待遇,很惊奇:「工资比我还高?!」

     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我能做到这两点,我这几十年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

     回头看看,我这一路走来,没有白费精神。我办事认真,确定了目标就追求到底。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记号,我也没在工作上闹出什么大事故。

     想到这些,我也就甘心了。

     07只想赢、不想输

     这些困难有些是原来想到的,有些是没有想到的,但我相信我能克服它。很多年以来,不管干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干哪个行当,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到最后还是解决了。

     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们接二连三地干不成事,那就没有信心了。

     我在 74、75 岁时怎么想起来搞这个苦差事(种植褚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因为我们的处境,我的生活来源没有办法(保障),我只有一条出路,必须要搞成功。

     我从小就闲不住,爬高上低的,我这个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时间还打发不了,总得有点事情做。

     这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认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赢,不想输。

    

    


     推荐阅读:

     就差一步成为比尔盖茨和马云!他们栽在了这几个地方

     创业者都是超级英雄!

     十年创业者的春节总结:从容面对至暗时刻

     微软二号人物保罗·艾伦去世:去做一些前所未有的事

    

     欢迎关注创新工场微信公众号:chuangxin2009。创新工场拥有强大的投资和投后团队,持续输出关于创业投资、投后的真知灼见~ 还有机会参与到创业培训、沙龙和其他各类活动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工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