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人秀的“剧本”:明星,导演,幕后和宣传总监各有说法
2016/11/4 传媒时评

    

    文丨Ran 来源丨新浪娱乐


     10月28日,孙杨忽发微博疑指自己录制节目时被要求“演”节目并@真正男子汉,而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在同天播出的《天天向上》中也提到当年参加比赛时被要求按照节目组提供的稿子讲故事。

     一时之间,真人秀有剧本、涉造假之言论再度甚嚣尘上,各种所谓“分析贴”也是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

     猜测不如求证,就网友讨论度最高的几大“疑点”,新浪娱乐第一时间联系到灿星宣传总监陆伟、某知名真人秀导演A先生、深度参与过多档真人秀幕后工作的小Q,在此还原真人秀背后的真相。

     一、节目编剧都干啥?

     编剧定好游戏规则 不管成败

     真人秀确实存在“编剧”一职,但此编剧不同于我们常规理解中,把剧情桥段都设置严密、人物对白、心理都描写细致的影视剧编剧,真人秀编剧在一档节目里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创意、设置环节规则。

     具体而言,真人秀编剧所要做的工作是,首先通过采访、观察等方式对节目嘉宾的个性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根据其特点设计出最能激发他极致状态、有针对性的游戏及场景,让节目在有限时间内更容易出效果。

     灿星宣传总监陆伟表示:“对于真人秀编剧来说,定好游戏规则之后,嘉宾可以失败、可以成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玩了、参与了,人物性格就出来了。”

     二、真人秀有稿子剧本么?

     绝不存在剧本只有大纲

     日前,首季《好声音》冠军梁博日前在节目中爆料,自己在比赛期间讲述收到人生第一把吉他的心情时,似因情绪“不到位”,而被导演要求照着节目组提供的“稿子”念故事,内容增加了拿到礼物后“浑身颤抖”、“我都酥麻了”等具体形容。言论一出,引各方哗然。

    

     就此,新浪娱乐也向《好声音1》制作方、灿星宣传总监陆伟做了求证,陆伟直接否认道:“根本不存在稿子这种东西。但节目组事先会对选手各种基本情况做一些视频采访,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生活背景、经历之类,这个是必需的。录下来之后我们全部导演组都要看,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我们需要的?能不能上台表演?这是有的。但一旦进入真正录像环节,不可能把所谓讲什么话都给你写好,我们很反感这种做法,严格要求不允许这样做。”

     导演A则认为梁博所谓的“有稿子”,可能是在理解、表述上出现了误会,很有可能只是节目组基于对他状况的了解做了一些引导,“譬如感觉他对自己讲的这件事是高兴的,那可以跟他沟通,如果你心里很激动,你可以表现得开心一点,表达得释放一些,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而放大到整个综艺市场,A也表示不相信一个专业的真人秀团队中会允许有“剧本”的存在:“从精彩程度上看,一节目里的嘉宾,你让他哭就哭,让他笑他就笑,告诉他怎么表演说什么话,节目是不会好看的。”

     同样否认真人秀有具体“剧本”的小Q进一步解释,一档节目中,最多只会出现“大纲”,所谓“大纲”,即节目组会从嘉宾性格出发,大致预计一下做什么事情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但其实仅仅也都是预期。之后再根据他们在节目中的真实表现,提炼出最合适的点,顺着他的方向走而已。

     小Q直言:“现在观众越来越聪明,真真假假,一看就看得出来,所以我们反而更希望嘉宾都是真实发声的,我们再在他们自然表达的故事基础上再来讲故事。”

     小Q在此也提到了一种情况:“当然,我确实也看到过一些节目在拍摄周期紧张等不可抗因素前提下,不太希望突发状况太多,他们就会有一个比较细致清晰的流程设计,每一集的主旨是什么,但也只是给嘉宾做参考引导用,不会要求嘉宾刻意去演什么。”

     三、通过什么手段强化嘉宾个性?

     特定游戏集中剪辑来突出明星性格

     在回应完《好声音》不存在、也不必让选手用念故事的方式刻意做样子后,陆伟补充表示,其实真人秀凸显嘉宾(选手)个性的方式主要就有两点:

     一,真人秀很多环节本身都是有针对性的。

     具体针对《好声音》这档节目,导演组会根据对选手经历的了解,通过为他挑选最符合其生活背景、形象的歌来让他们达到“人歌合一”,如果往后涉及VCR拍摄,哪些地方对选手来说最难忘,导演组就去那个地方拍摄,激发其更多感触。

     而在录制《了不起的挑战》时,也是因为节目组提前了解到阮经天[微博]非常怕高,于是有意安排他在张家界很高的玻璃天桥上捡垃圾,让他在不知情情况下挑战自己最害怕的东西,冲击之下极致的情感就会爆发,个性就会出来。

     陆伟总结:“嘉宾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习惯什么?这些基本信息就是我们设计游戏时的灵感来源。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我要你表现出很害怕的表情’,那就没法录了,真的成拍电影电视剧了。”

     二,通过集中剪辑来突出。

     小Q以自己曾带过的一个偶像明星举例,回忆彼时接触下来,她发现该明星品质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非常有礼貌,人前台后均如此。

     决定放大这一特点后,后期工作人员就会有意识地查素材,跟前辈互动时主动帮提行李、照顾前辈喝水,做任务时很勤快地帮大家张罗、双手接物等等细节均被高密度地拼凑在正片中,来树立该偶像礼貌、有教养形象。

     但小Q也强调:“我们事先肯定不会给嘉宾指定说你到我们这来要演某形象,这件事对真人秀来说真的很假,我觉得作为艺人来说,他配合度也是有限的。”

     四、为何节目嘉宾频频爆料自己像在“演”节目?

     明星理解误差:原生态拍吃饭不叫真人秀

     其实,不止孙杨前两日发微博,疑暗指被要求“演”节目,大叹“心很累”,去年赵丽颖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上了之后才觉得,始终都会有一些安排,或者一些剧本什么的,还是那种好像在拍戏的感觉。”

    

     在导演A看来,这只是嘉宾跟节目组之间的概念出现偏差:

     “因为有些嘉宾会觉得所谓真人秀就是,今天我们要拍吃饭,那就把你扔过去,完全不管你,就拍,但那叫原生态,并不是真人秀。真人秀定义是通过设计情节冲突,矛盾冲突,通过环境的营造,从而看这个参与者在这个情境里面的真实感。

     譬如吃饭过程中让大家聊某个特定话题、做个游戏,以此观察放大嘉宾个性,这是很正常的。但可能有些人就觉得你规定我去做这个事情,那我吃饭时还要配合你做游戏的这个行为,就是‘演’了。”

     五、真人秀为何安排不真实的人设?

     没有导演愿意凭空捏造歪曲形象

     在诸多直指真人秀造假的“证据”里,有一点不容忽视——即节目组似有意编造和嘉宾本身个性不符的“不真实人设”。

     譬如沈腾之前参加《女婿上门》,进而对交往多年的女友当众求婚,成为热点。但沈腾之后表示,自己原本没想过如此万众瞩目,只想找个合适契机在家人朋友小圈子里进行求婚,但却因为在自己当时参加的那档真人秀中,未来岳父母被节目组设定成了不断逼婚的角色,而把他设定成了不停闪躲的形象,这种“逼婚-逃避”模式之下,不少网友对他是否真爱女友产生极大质疑,重重舆论压力之下才做此公开举动。

     另有张智霖接受采访表示,在参加《一路上有你》第二季时被设计成了“怕老婆”的形象,但其实自己并不怎么怕老婆。

    

     对此,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真人秀是很忌讳凭空歪曲、捏造出一个形象的,也没有真人秀敢去做一个不真实人的设,这会让嘉宾在做节目时产生很强的抵抗情绪的,根本就做不下去。

     小Q分析:“其实我觉得节目组是跟嘉宾接触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有一方面倾向,才会去做这个点的。像沈腾这件事,确实被逼到那个点,不得不当众求婚,但我相信是因为节目组了解到对于他的丈母娘来说,这件事是非常急迫的,所以节目组站在了丈母娘角度上,通过一些情境之类把这件事放到了一个巅峰了,加上各种舆论,会觉得好像故意挑拨我怎样,其实这个绝对是生活中真实的事情。”

     他进而补充:“我平时也跟韩国的编剧经常交流,对于这种类似观察类的真人秀,体现嘉宾平时生活状态的节目,如果完全没有一些设计,那节奏慢到可能观众都看不下去了,你必须要在这里面实时加入一些编剧故事,这些故事立足于人物真实性格的基础上,为了节目更有效果,节目组会把这些事情放大,而这些被放大的事情对艺人来说可能会有不舒服的点。”

     导演A回忆:“之前我做一档节目时,某个嘉宾之前的公众形象是干净小生,但我们通过观察了解到他真实生活里其实有比较 ‘疯疯癫癫’、神经质的一面,通过跟他交流,问他是否愿意把颠覆的一面展现出来,他没问题,我们就放大了这个点,最后效果也不错。其实我们在抓住嘉宾某个特点,想要放大它之前,都会基于良性沟通,问嘉宾自己愿不愿意的。”

     六、镜头穿帮是不是就造假了?

     只是剪辑和补拍出现失误

     “穿帮镜头”在真人秀里很常见,随便举例:

     某期《奔跑吧兄弟》中,嘉宾林心如用左手撕掉鹿晗背后名牌,然而下一个近距离特写镜头中,林心如撕鹿晗名牌的手竟由左手变成了右手;

     而那英在某期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中,头发一会儿是直发,一会儿又变成了卷发,镜头又明显经过剪辑拼凑,疑穿帮作假。

    

     导演A理解观众的质疑,确实那些镜头是有“穿帮”的情况在,但他还是否认作假的说法:“譬如那英那件事,其实一期这种类型节目录制会花费很长时间,可能连着录四天,总共录了30个选手,那节目组会根据每个选手的情况、特色重新组合搭配,就觉得第二天、第四天、第一天的几位选手放到同一期节目里效果会更好,那导师多多少少肯定是有一点差别,这只是一种剪辑方式。”

     另有《奔兄》现场知情人士透露,鹿晗、林心如左右手那件事,当时的情况是,林心如偷袭鹿晗速度非常快、很突然,而跟组的摄像师因为一时放松,完全没有拍到这个镜头,但又因为这是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过程,没有它,就没办法交代鹿晗是怎么被撕的,所以必须得补拍一下,而补的时候大家忽略了左右手问题,被观众抓了把柄。

     但该知情人士重申:“这其实是非常特殊的少数情况,大部分我们都是真实捕捉到第一次的。”

     七、引导嘉宾就是演么?

     真实展现每一面对节目嘉宾都无益

     在部分观众的理解中,一档真人秀就是要做到百分百真实、原生态,不容一丝设计,但曾经参与过《我去上学了》的演员孙艺洲讲的更十分在理:

     “其实应该拆分来看, 真人秀是由真人与秀组成,在真人部分,没人可以控制你的一言一行,所说每句话、所有行为都是被记录的。而所谓秀是指:导向性的部分、看点、笑点、哭点,必须有这部分存在才构成真人秀。”

    

     小Q也表示:“我觉得适当指示、引导是必要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突然放这么大,且被大家如此排斥?因为作为参加综艺节目的人来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懂得节目的效果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好是坏,有些嘉宾可能觉得要把自己每一面展现出来才是真实的,但你这样我给你剪出去,反而是对你的形象不好的。”

     导演最后总结:“你可以去观察,但凡一档好的真人秀,其实嘉宾的真情流露,至少在他没有性格标签之前,他一定都是最真实的自己。而且我们也是很珍惜明星的状态的。

     但随着节目慢慢成型,每个人有一些他自己在节目中玩出来的标签,譬如他玩游戏很聪明,就算我们不加工,观众也会看到、认可他这点后,嘉宾自己肯定也会有意识在之后的节目里刻意去做表现。

     不过前提是,首先这个东西一定是他本身具备的,他无非是把这个东西给放大,那我们再通过后期剪辑把这个东西放大,大家就很容易记住他,所谓真、导、演,只能是相互的吧。”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