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行业10大“黄金拐点”:大浪淘沙,谁是赢家?
2017/10/18 传媒时评

    

    


     文丨周燚 来源丨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

     2016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拐点”,而2017年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黄金拐点”。

     在这个“黄金拐点”里,那些投机取巧、盲目跟风的外行投资人,投的钱可能会打水漂,大浪淘沙过后,最后的赢家都是那些高瞻远瞩、眼光独到、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投资人,是那些真正具备才华和实力的制作者。

     整个电视剧市场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趋于良性发展,市场会奖励那些用心耕耘出好作品的人。同时电视剧的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是大家各自亮出看家本领的时候。

     总结了国产电视剧市场正在经历的10个最重要的“黄金拐点”。

     拐点一:2C市场正在颠覆传统的2B电视剧市场

     腾讯视频会员已经突破4300万了。今年,整个电视剧行业已经能明显地感受到,2C市场正在不断庞大,撬动着传统的2B模式。

     视频网站喊出的“美剧模式”正在一步一步践行,“美剧模式”就是基于2C思维之上的。“美剧模式”视频网站在操盘中起到很大作用。以《河神》为例,它的整个制作成本近1亿,视频网站自产自销,因为会员基数的庞大,内容质量过硬,能形成“头部效应”,观众黏性高,它成本回收的顾虑不是很大。电视台的播出渠道一旦被替代,一旦丧失了主动权,2C市场就会从上到下全面颠覆传统2B的电视剧市场。

    

     白一骢曾说,未来真正核心的变化不是具体哪类内容或题材,而在于模式,在于单片付费。现在头部大剧承载的是拉会员的使命,观众愿意为一个热播剧充上几个月的会员,或者甚至年费会员,如果把它单片算成十几块钱,收入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大部分人会愿意花这个钱。C端付费市场有多大,制作的盘子就能撑多大。

     拐点二:创作趋于标准化,剧情开始不注水

     我觉得《无证之罪》是中国电视剧集的一个“里程碑”,这里说它是“里程碑”无关它的内容,而是说它“敢为天下先”,开创了一个60分钟/12集的新形式。

     这说明剧集已经可以不受集数的制约,趋于标准化了。

    

     《无证之罪》开创了60分钟/12集的先河

     传统电视剧之所以剧会越来越长,根本原因在于2B模式要求用单位时间的低成本吸引眼球,换取广告收入。但是在2C的收费模式下,平台追求的肯定是高质量而不是时长,因为不管点播或包月,要的只是观众完成买单操作,平台没必要把时间拖长。

     周播+季播,减少集数,拉长一集的片长,同时增加单集投资提高剧集品质。这是视频网站拉动会员付费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也是广告主最愿意看到的播出模式。周播+季播的模式依托的是广告+付费的盈利模式,会成为视频网站剧集播出的主流模式。

     播出形式的标准化直接决定了创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工业化、体系化。就每个剧来讲,它的故事结构、节拍、反转节点、钩子悬念、新人物的出场时间等,都会根据剧集的时间进度来安排调整。

     创作的标准化直接解决了传统电视剧最大的毛病:剧情注水。

     拐点三:人设比剧情更重要,人设决定这一部剧的生死

     人设比剧情重要,单集戏单场戏比整个故事结构重要。这是所有电视剧公司剧本策划阶段要遵循的原则。

     一部剧人物立住了,这部剧基本不会垮;一旦人物立不住,剧情再跌宕起伏再烧脑节奏再快,观众对剧中的人物从第一集就会排斥。

     白一骢在给制片人的十条干货中说到:“目前做剧最重要的东西是人设,和单场戏的情节点来比,两者如果只取其一,我一定选择人设。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火了,一个人红了,往往在于他的人设成功。一个人倒下了,往往在于的人设崩塌。比如薛之谦、PG one的人设崩塌后,基本上这个人的演艺生涯就结束了,这足以说明人设的重要性。其实做剧来讲更是这样,我们应该将人设放到第一位,你要注意人设的合理性和发展性,不断地为人设做补充。一旦人设立住了,那么这部剧基本就可以做下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树立、维护好人设,这对于做剧是大有裨益的手段。”

     我们拿2017年上半年的电视剧来举例,《欢乐颂2》的剧情并不牛逼,结构也很松散,五条故事线平行展开,但是它的“五美”人物立住了,所以火爆;《我的前半生》也是同样的道理,极品渣男“贺涵”极品小三“凌玲”是这部剧最大的话题点;《人民的名义》剧情非常好,但是火的还是它的人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全民网红沙书记、高育良、祁同伟;大多仙侠剧扑街了,但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脱颖而出,它的人设是在讲一个现代式的虐恋,赵又廷演的夜华这个人物立住了;写《那年花开月正圆》时编剧苏晓菀说她的写作顺序是先有人物,写到后面剧情水到渠成跟着人物走;拿最近的《无证之罪》来讲,它最成功的地方是塑造了“李丰田”这个人物。

    

     《欢乐颂》好在人物

     人设和题材无关、和类型无关,它是一部剧的基石。写一个好的人物比写一出好的剧情要稍微难一些。我在此诚诚心建议各位制片人、出品人、项目策划、剧本责编等,重新从人设的维度,评估一下你的项目,人设是否会打动观众。如果你现在做的项目,人物的价值观、性格、优缺点等都不够出彩,我建议你放弃这个项目,因为拍出来也是大路货!

     拐点四:原创比IP更赚钱

     买IP是为了买原著粉丝,但是优秀的原创是能瞬间聚粉的。

     事实上,市面上好的IP,基本都已经被买完了,绝大部分已经投入拍摄了,大部分已经播出了。剩下的都是烂IP,我忠告各位投资人,如果这些作者原因以低价格卖给你,你千万不要买,烂IP已经成了一个投资雷区。

     笔者曾参与过仙侠类题材的改编创作,这类网文题材绝大多数都逃不过“屌丝逆袭,打怪升级”的传统套路,这就非常不满足上面第三条所说的“人设”的要求。大部分网文都有的通病就是:情节注水、故事脱节、人设单调。改编又会受到各种限制,所以改编真的不如原创自由。

     唐德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过亿,《那年花开月正圆》贡献了大量的营收,该剧总制片人赵毅就说,一个剧是不是IP真的不重要,《那年花开》就是原创。《白夜追凶》也是原创,潘粤明饰演的人物立住了,故事也足够精彩,这剧不是IP但也火爆。我在采访该剧导演王伟的过程中,王伟曾说他拿到指纹的原创剧本的时候,“哥哥和弟弟”的人设一开始就吸引了他。

    

     “剧王”《那年花开》是部原创剧

     《无证之罪》《我的前半生》《河神》这些都对原著改动十分大,我甚至认为这种应该叫“原创改编”而不叫“IP改编”。各种IP有关的论坛和版权机构,现在依然在大谈特谈IP的未来,我觉得这是愚蠢的!我觉得这是在误导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方向,项目之分好项目和坏项目,观众只会在乎牛肉好不好吃,而不会在乎牛之前吃什么样的草。

     未来,众多爆款剧目将会从原创中诞生。嗅觉敏锐眼光独到的投资者会提前吃到这块肉,而把IP当做“安全垫”的人,不敢冒风险,不敢引领创新,看不到蓝海,看不到市场空白期,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拐点五:审查稍微一放开,就有好作品

     很多观众抱怨为什么荧幕上充斥的都是各种妖怪神魔、盗墓挖坟、霸道总裁、裤裆踩雷的剧。其实很多时候也不能怪制作方。因为中国的审查导致很多制作方不敢触碰现实主义题材,为规避政策的风险,而大量地拍摄非现实主义题材剧。

     在人设和剧情上做了很大突破的《余罪》,因为内容尺度大胆,曾遭遇过下架风波。可喜的是,到了2017年,现实主义题材全面开花。

     《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中国电视剧最大的惊喜,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原因助推的,审查尺度绝对功不可没。《白夜追凶》的导演王伟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曾说,审查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公安部和审查,也会给出很多优秀的建议来充实剧情和人物。

    

     《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出品

     《人民的名义》的制作方里有人民检察院,《白夜追凶》的制作方里有公安部金盾,《无证之罪》的监制是韩三平。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已经主动参与进来,主动助推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人民的名义》更是扩宽了收视人群,打入了基层,达到了全民收看的效果。

     审查稍微放开一点,各种优秀的作品就会脱颖而出。

     拐点六:主旋律商业化,商业主旋律化

     电影市场,《智取威虎山》《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主旋律电影创造了高票房。电视剧市场,十年剧王《人民的名义》创造了收视率破8的佳绩。

     电影市场,观众群最广的是春节档“合家欢”;电视剧市场收视率最广的类型则是“主旋律”。商业化的主旋律已经成为了一门赚钱的生意。

     《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从剧作上讲是因为有商业化的剧情,被成为国产《纸牌屋》,《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不再是传统警匪片的叙事手法,在故事的节拍、节奏、悬疑的设置上,非常具有突破性。

     主旋律影视剧有着深厚的社会基因,《黑洞》《黑冰》《永不瞑目》《重案六组》等都引发过收视狂潮,《亮剑》以5年重播3000余次,《潜伏》将谍战剧提高了新的高度。

    

     《黑洞》曾破年度收视记录

     国产主旋律剧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警匪剧、反腐剧、谍战剧、军旅剧。

     根据市场表现,笔者认为,一部主旋律剧要想成为爆款必须满足2个元素:一要有经典永恒的人物形象,比如余则成、李云龙、明楼、余罪;二要是强情节剧:即剧情要跌宕起伏,情节要扣人心弦,比如《潜伏》《伪装者》《人民的名义》。即便是社会派的《无证之罪》,它也满足强情节的特点,每集都会出现一个核心事件,影响下一集故事的走向。

     拐点七:题材红利期已过,玛丽苏大女主全面扑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任何一种内容和题材都有相应的类型片。《白夜追凶》的制片人袁玉梅曾说涉案剧也不存在题材红利,任何一种题材都被拍过,现在大家拼的只能是内容本身。

     一种题材在市场表现不错,很多人跟着做同样的题材,在题材上跟风的,如果没有过硬的内容,而只是简单复制模式和题材,这种剧多半会成为炮灰。同一种题材扎堆的剧里,你的人物和故事耳目一新气质独特,你也能轻松地脱颖而出。

     去年,大女主剧成为收视率的保证,众多影视公司纷纷立项做大女主剧,结果就是做出来的剧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唐荣耀》《秦时丽人明月心》等玛丽苏式的大女主剧全面扑街,横尸遍野。

     而同样是大女主剧,《那年花开》却能成为100亿播放量“剧王”,靠的是它鲜明的人设,尽管该剧中间段有玛丽苏的成分,但瑕不掩瑜,“周莹”“吴聘”“沈星移”的人物立住了,能为故事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鲜活气息。

     各位制作人,现在你看看你手里的项目,看看同类型同题材的电视剧中,你的项目在人物、故事、结构、风格上做了哪些突破?如果你的项目只是为了跟风抢所谓的“题材红利”,内容只是单调地复制重复,那我劝你立马放弃这个项目。

     拐点八:产量过剩,影视公司库存难销

     唐人影视上半年利润下滑70%,一部分原因就是已经拍摄完成的剧,库存着而尚未播出,导致没有账面上的营收。像《三国机密》这样的大剧,资金耗费较大,从立项到策划到拍摄到播出,周期太长。

     唐人影视的问题也是众多老牌影视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项目多、制作周期长,但播出渠道有限,大量新型公司出现,整个市场产量过剩,这就导致很多拍摄完的剧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库存。问题是,等到这些剧真正播出的时候,市场又变了一番天地,观众的口味也变了。

    

     制作周期和市场风向的矛盾,是当下电视剧产业存在的一对客观矛盾。要解决这个效率,别无它法,只有比速度比效率,先上的就吃第一口螃蟹。

     拐点九:先网后台,传统电视剧的独特性被削减

     视频网站颠覆电视台,不仅仅体现在视频网站后的ABT大财主不差钱上!经过几年的锻炼,视频网站在剧集制作上,已经各自有了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

     爱奇艺围绕“美剧模式”大做文章,推出的项目小而精,口碑上佳。优酷则围绕“超级剧集”的战略来做剧,要是放到一年前,《军师联盟》《春风十里不如你》大家绝不相信这是“网剧”,网剧的制作正在赶超传统电视剧的制作规模。

     同时三大网站各自瞄准了TVB这块肥肉,爱奇艺已经联合TVB推出了剧版《无间道》《盲侠大律师》;腾讯视频则是推出《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优酷则是翻拍TVB经典《寻秦记》。

    

    《溏心风暴3》主打家族+商战元素

     爱奇艺翻拍《创世纪》,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曾表示看中的正是这种题材在大陆的稀缺性。笔者认为,三大视频网站争夺TVB的资源,其实看中的是TVB在职业剧上的成熟度和专业性,这种职业剧是大陆所不擅长的,但却是大陆剧的未来。

     拐点十:观众不断进化,审美需要引领

     传统国产电视剧之死,死在创新上。

     很多影视从业人员非常“网感”这个词,说这也谈“网感”那也在谈“网感”,“网感”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吗?我觉得“网感”就是创新,“网感”不是讨好年轻观众,它不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

     《无证之罪》就有网感、《河神》就有网感、《白夜追凶》就有网感、《余罪》也有网感。他们在人物、节奏、气质、风格等上有别与传统电视剧,给整个市场吹了一股新风。

     国产剧要勇敢一点!要大胆突破大胆创新!作品勇敢了,观众才会勇敢。侯鸿亮曾说,为什么16年之前的观众都爱看美剧、英剧、日剧、韩剧,是因为国产剧不好看。16年—17年,很多优秀的国产剧又把这部分流失的观众又拉回来了。

     做剧的人从来不要低估观众的智商和辨识度,低估观众的审美蒙骗观众,其实就是自欺欺人。一个项目,首先不能打动自己,就必然不能打动观众。

     当下影视剧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但要面对国内的竞争,还要面对海外剧的竞争。经过好剧的熏陶,观众已经变得精明,观众的欣赏水平是在不断向前进化的。审美跟在观众屁股后面,铁定会被淘汰。高瞻远瞩的人,从来都是最早看到未来2—3年的市场前景,主动引领观众的审美。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