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三宗最”讲新时代的创新故事 点燃发展新引擎
2018/1/27 传媒时评

     前两天微博上一则“给蚊子做绝育”的话题在网友的热议下很快登上科普榜的第一位。这是纪录片《创新中国》衍生的话题第二次登上微博科普榜前五的位置。第一次登榜的是《创新中国》用人工智能配音一事引发的关于“复活逝者声音”的话题讨论。六集纪录片两次登上微博科普排行榜,足见其内容所具有的吸引力和传播性。

    

    


     微博话题榜截图

     《创新中国》是一部专注中国前沿科技成就与创新的纪录片,主创团队曾花了半年时间,在浩如烟海的科技创新项目中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前沿领域的数十个人物故事,组成了一部新时代的创新故事集锦,记录着创新者的奋斗、坚持和梦想。

    

    


     《创新中国》信息篇剧照

    

    


     《创新中国》能源篇剧照

    

    


     《创新中国》生命篇剧照

    

    


     《创新中国》制造篇剧照

    

    


     《创新中国》空海篇剧照

    

    


     《创新中国》潮起篇剧照

     《创新中国》是具有情感、勇气和责任的一档纪录片,情感便是上述从故事和人物中折射出的创新精神。而勇气则是影片本身从观察者、讲述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创新中国》最大的突破,即打造了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

     最勇气: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 引全民探讨

     《创新中国》用人工智能声音合成技术还原了央视已故著名播音员李易的声音为影片配音,一是因为李易和央视纪录频道的渊源,另一个就是作为一部讲述创新故事的纪录片自身对创新的尝试和致敬。

    

     李易老师从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就为频道许多纪录片配音,他的声音成为纪录频道的标志性声音。

     李易老师患病去世后,他的声音也被封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总导演史岩在考虑《创新中国》配音员人选时,他一瞬间就想起了这个曾经陪着纪录频道成长的声音。能否让“逝去的声音”重新响起,史岩这个大胆的想法一出现,立刻点燃了导演组和科研团队的激情,“我们要用科技完成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让创新更具有意义”。最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李易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人工智能配音”这件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目前纪录片已经收官,人工智能配音的探讨热度还未消减,对于《创新中国》来说,这一创新举动已经产生了跳出纪录片内容本身、更具有社会价值的意义。

     人工智能配音不只是对李易的致敬和怀念,更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纪录片最有勇气的创新尝试。

     最全面:记录新时代的创新故事 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中国》记录了47个创新故事,覆盖面十分广泛,就人物而言,其中有从NASA回来的科研团队,有研究量子、光子的科学家,有知名企业的著名科研者,也有平凡的创业者、顺丰小哥等等,就内容而言有物联网大楼、有神奇的X线、有物流无人机、有无人驾驶车、有量子计算机、有鸡粪发电、有敦煌光热电站、有人造小太阳、纳米能源,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举世瞩目的成果,在影片中也都有体现,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成果所带来的令人振奋的自豪。

     六集300分钟的内容可谓是非常丰富,小而精的人物故事,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最大胆的科学想法,最执着的梦想坚持,全方位地反应了创新时代、创新人物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是目前最全面的聚焦创新领域,讲述创新故事的纪录片。

    

    


     《创新中国》剧照-长征火箭

    

    


     《创新中国》剧照-腾讯物联网大楼

    

    


     《创新中国》剧照-风力发电

    

    


     《创新中国》剧照-无人驾驶汽车

    

    


     《创新中国》剧照-天眼

     同时该片情感丰沛、细节动人,里面有眼泪、误解、坚持、笑容等等能带来情感震荡的细节,让观众时常会唏嘘不已:“当我们开启梦想之旅,总会期待那激动人心的成功瞬间,但在这之前,是无数的细节和漫长的岁月,以及无处不在的失败和风险。”

    

    


     《创新中国》剧照-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创新中国》剧照-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

     最挑战:科技+艺术 全力以赴讲好创新故事

     创新成果好展示,创新故事难讲。怎样能拉近科技和普通观众的距离,怎样能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怎样能挖掘人物身上最有意义的点,怎样让数十个人物身上的点串联成整体的创新精神等等,在影片拍摄制作过程中有无数个怎样等着导演组去解决。

     为了讲好创新故事,导演组近一百多人可谓尽心尽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纪录片在国内还是首次尝试,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自己摸索。影片内涉及的领域多,需要去拍摄的地方就多,数千公里的来回奔波,是身体上的累,数百遍的磨合故事是心里上的累,然而不管多累,拿出来的成绩必须好看。

     “我们是创新中国的观察者和讲述者,却一不小心也变成了创新中国的小小参与者。长达一年半的摄制过程,几乎从零开始的学习和摸索,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煎熬,不断地试错和修正,让我们渐渐靠近我们故事的主角,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甚至仰视的创新者。他们是敢于挑战未知世界的科学家,是精益求精、殚精竭虑的工程师,是面对挑战、不言放弃的企业家。”这段是《创新中国》的导演组写的札记,里面记录的是他们拍摄制作这档纪录片的感受和心得,也有着他们对创新最深刻的理解,导演组正是将这种理解融入了纪录片,使故事有了灵魂。

    

    


     《创新中国》主创团队

     《创新中国》讲述着关于创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创新故事激励着人们,创新精神鼓舞着人们,是对过去五年创新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成绩的致敬,更是号召大家一起迈步向前,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而努力,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