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三台为何现在合并?
2018/3/22 传媒时评

    

     文丨杜昌华 来源丨杜具只眼(ID:duchanghuahao)

     传闻终于证实,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为什么要进行三台合并?

     中央的相关文件说得很清楚:“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抓手。为加强党对重要舆论阵地的集中建设和管理,增强广播电视媒体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我理解,这段话说明了组建总台有三个主要目的: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增强广播电视整体竞争力,特别是推动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增强国际话语权,强大的中国需要与它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话语能力,三台合并有利于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中国之声”。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次合并很突然,在我看来,逻辑早已存在,铺垫也早已展开,只是借这次机构改革的契机,把20年来一直在时断时续讨论的改革设想突然变成现实,这一具体时间点的确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我有什么资格置喙这么重大的话题?

     1984年,我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那时的我,向心学术,性格内向,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个行业,加上那时的电视远不如现在火爆,我自己换了一个工作,到了一家出版社。现在看来,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我抛弃了一个朝阳产业,选择了一个夕阳行业。

     出版社的日子也是王小二过年,没几年,我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当记者。与此同时,我又回到央视,兼职当策划、测评和评论员。

     三台为何现在合并?

     我敢麻着胆对这个大题目管窥蠡测,是因为2001年我调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办公室,也算是部分参与了广电改革。从这个机构的名称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中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乃至今天蔚为大观的文化体制改革,与这个办公室有极大关系,这个办公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个机构的名称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机构关注的领域很多,但我只是没有电影业的从业经历,其余的都有所涉及。

     我在这个办公室只是短暂客串了一个小角色,我手头也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全凭点滴印象,谈谈对广播电视业改革起点的一点印象。我再次申明,我不是学者,更不是决策劝的人士,我只是把我的一点经历简单写出来,给大家提供一个观察这一重大事件的背景资料。

     广播电视业的改革至少要追溯到2001年开启的文化体制改革,那年国办出台了一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的文件。文件发布同时,中宣部成立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办公室,推动这项改革。

     这是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在换届前做出的重大决策,即将退休的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推动之力尤其巨大。我个人揣度,此时推动这项改革,是因为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推行多年,经济发展的成就也十分可观,但文化领域的改革起步晚,发展慢,已经明显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在那时开启这项改革,在政治上是重大决策。

     办公室成立之初,我就加入了。改革办那时才有5人,三位是中宣部同志,出版界借调来一位,另外一位就是我,我想,我的加入,应当更多带进来广播电视的视角。还有一位办公室主管行政事务的女同志,她也来自中宣部。

     虽然改革办中只有我有广播电视背景,但我很快发现我对工作几乎无从措手。中宣部的工作政策性强,改革办更是推动改革政策的枢纽,这是一份完全不同于记者的职业,记者求新求异、个性化的思维,在这份求取最大公约数、稳中求变的工作面前,简直成了负担。

     更重要的是,那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几乎陷入停摆,在很多重大复杂的问题上无法推进。显然,这项重大改革那时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当时,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负责人是徐光春,他同时是中宣部副部长,广电的改革由他主导,改革办着力更多的是在出版文艺院团等方面的改革。我在这里,只好在我不熟悉的领域为其他同志做一些协助性的工作。

    

    


     改革办的工作非常繁忙,百事待兴,在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同志领导下,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各种各样的政策调研,脚不旋踵。比如说如何推动文艺院团的改革,牵涉到财政税收政策,召集政府相关部门多次研讨政策。

     李从军部长后来出任新华社社长,他是著名的才子,文章书法俱佳,还写过一部隋唐文学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他的学识、激情和组织能力,改革办四个半人(我只能算半个人)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印象深刻的是,改革办组织了一次给中央领导的讲课,那讲课稿往来切磋,费了很长时间。改革办还组织了一次三位部长在央视《对话》节目谈文化体制改革,那也是极其繁重的任务。也就是在那次节目稿件的研讨中,我认识了著名的电视人王利芬,那时她是《对话》的制片人。她也是学中文的,她对在中宣部里碰到我这样的文青很好奇,再三鼓动我和换工作。

     成立集团,是那时推动改革的一个主要抓手,很多报社改制为集团,一些地方也开始推动广集团的建立。这些集团的指导、调研、审批主演是改革办牵头在做,集团雨后春笋般成立,我也跟随办领导参加了对多个集团的调研。

     不管是出版集团、报业集团还是广电集团,都遇到了那个时期非常难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比如资产的整合,比如集团的运行机制。当时也尝试着寻找一些解决办法,比如事业产业两分开。我参加某大报社组建集团的调研,这家报社把产业从事业中分开,组建新的公司,他们把一些报刊的广告经营权与编辑部分开,独立经营,当时看起来是一个办法,但很快知情人私下告诉我们,分开后报社的收入锐减。

     这可以想象。当时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试着写一个广电集团的运行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内容和产业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难题。广播电视的广告可以说是内容的自然延伸,怎么可能将它们完全分开呢?

     那时广电集团没有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完全看不到今天展现出来的各种市场化的实践,产业链非常短,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实在我也想不出什么将事业和产业彻底分开的好办法。集团本是一个经济组织运行形式,也就是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如何将它移用到宣传领域、文化领域,凭我的智慧,根本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2003年3月8日,我跟随领导到深圳调研深圳电台和电视台筹建集团的情况。

     这个日子我记得非常准,就在这一天,一位同学因为受不了疾病折磨跳楼,一路上我都沉默不语。

     深圳正被禽流感弄得风声鹤唳,谁也不敢吃鸡。偏偏市委书记黄丽满同志请大家吃了一顿便饭,其中就有鸡。她说,这个鸡没问题,大家放心吃。当时,李长春刚从广东晋升中央常委,主观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黄书记担心长春没有宣传工作经历,我耍了一把小聪明,说这恰恰是他推动文化产业改革的优势!她想了一下,对我这脑筋急转弯的答案表示认可。

     在深圳的调研得到了很多信息。深圳广播电台的人均收入远高于深圳电视台,不愿意和电视合并,电视台就在建好的大楼里给电台留了一层,免费请他们入驻。那时,总的来说,电台的日子不如电视好过,为什么深圳电台人均创收远高于电视台?原来,深圳那里观众多看香港电视,电视台创收很难,但电台可以靠卖药等广告有很不错的收入。我如果记得不错的话,那年深圳电视台的收入大概是六亿元,这体量的确很小。

     我还听说,广电的整合还有资产整合方面的困难,广电网络不同级别政府都有投资,现在把广电整合在一起,利益怎么分割?这个问题大概也贯穿到其他广电集团的整合中,在国家层面,后来成立了一个中国有线网络总公司,我猜想,很大程度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大概是2003年,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彻底停摆了,牌子还挂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门口,各单位抽调来集团的一百来人绝大部分又回到了原单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作为广电集团的成员参加中宣部改革办工作,我自己理解我最好的角色是当好改革办与广电集团的联络员,现在娘家人都撤了,我也只好离开那里了。

    

     经历短暂,那时的广电集团跟今天的总台在时代背景、内容制作能力、产业水平、竞争环境(尤其是新媒体的崛起)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语,但是,我搜出了中国政府网上关于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介绍,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改革的初中十几年来还是一脉相承——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完成中央交办的各项对内对外宣传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繁荣广播影视艺术;推进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大力提高制作、传输和播映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覆盖,扩大影响;开发资源,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打造中国新闻传媒的“航空母舰”和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代管。集团实行党组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集团党组是集团的领导核心,全面领导集团工作,负责加强集团党的建设,研究制定集团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决定重要宣传业务、人事任免、资本运作等重大决策。集团管委会在集团党组领导下,规划、管理并组织实施集团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事业发展。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主要有六大主体单位。除中国广播电视界三个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还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播电视互联网站。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原中影公司为核心企业,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公司、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等单位于1999年组建而成。主要从事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影片进出口、电影科技开发等业务。

     中国电影集团以创作生产电影精品为中心,实施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影视录盘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年产国产影片30余部,是中国电影事业的主力军。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组建中,它在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卫星传播中心、中广影视卫星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基础上重组而设立,主要经营广播影视节目传输,兼顾开发其他相关网络业务,同时积极参与整合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资源,促进全国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上下贯通、全国联网,实施多功能开发。将要组建的中国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是整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有网站而形成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新的广播影视宣传阵地。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还将整合组建六个公司。

     一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开发总公司,负责利用集团的各类节目资源和国内外的节目信息资源,通过向地方台提供节目或合办节目、栏目,开辟宣传新阵地、传播新渠道。同时要积极开发国外节目市场。

     二是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出版公司,负责以资产为纽带,对广电总局所属出版社、报刊进行优化组合,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合力,扩大影响。

     三是中国广播影视国际合作公司,负责落实“走出去工程”的有关任务,开展对外和对港澳台的合作与交流,承办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在国外落地入户的有关业务和集团其他涉外合作业务。

     四是中国广播影视艺术演出公司,负责组织策划、协调集团所属艺术表演团体的业务演出活动,利用集团的艺术表演资源,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

     五是中国广播影视广告总公司,负责利用集团的媒体资源优势,开拓媒体广告市场,独立经营、代理媒体广告业务,积极参与社会广告竞争,负责组建国家级的广播电视类广告交易中心。

     六是国家广播影视物业开发总公司,依托集团的办公、业务和生活服务设施,进行物业开发经营和管理,拓展商业、生活服务等经营业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新成立的公司,将成为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传播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要通过组建集团,加快内部各单位的机制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科学整合、合理配置广播影视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广播影视的整体优势,促进广播影视向集团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新旧体制的过渡,建立起崭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新体制。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刚刚公布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职责,大家可以发现,舆论引导、产业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改革追求的目标,这和当年的集团目标完全一致。大家还可以看到,那时的集团和今天的总台一样,也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不同的是,当年的集团对产业的发展着墨更多,我想这个区别可能由于几个原因——

     现在公布的改革方案还只是一个大纲,不排除将来在产业整合产业发展推出更具体的举措;

     现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已经经过市场化的改革和技术的提升,产业能力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内容价值、内容生产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了主要矛盾。

     改革,总是好事,总能给人希望,作为广电老人,我对刚刚成立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满期待。

    

     机构改革前三大台基本情况

     来源:广告主内参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英文简称CCTV)成立于1958年5月1日,当年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24个副局级机构及6个台属单位。

    

     中央电视台拥有42个电视频道,其中开路频道29个,数字付费频道13个,共开办529个电视栏目。节目制播实现高清化网络化文件化,年播出总量33.8万小时。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2016年12月31日正式开播,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国际视通),是全球唯一使用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不间断对外传播的电视媒体。

     中央电视台加快推进台网融合一体化发展,积极抢占新媒体发展制高点。“央视新闻”新媒体总用户数突破3.4亿,在用户规模和影响力方面牢牢占据国内主流媒体领先地位。央视网已初步构建起“一云多屏”传播体系,形成全球网络视频分发体系,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正版视频数据库。同时,提供英、西、法、俄、阿、韩6种外语和朝、蒙、藏、维、哈萨克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台长慎海雄

     慎海雄,男,汉族,1967年2月生,浙江湖州人,1987年12月入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记者。慎海雄长期在新华社工作,1989-2004年,历任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采编室主任、常务副总编辑等职;2004-2012年,历任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社长、党组书记;2012-2015年,历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副社长;2015-2018年初,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8年2月起,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中央电视台台长、分党组书记。系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权威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综合传媒机构之一,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RADIO(简称CNR)。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前身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国的广播电台,在中国拥有听众超过7亿人,是世界上拥有国内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现办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藏语广播、维吾尔语广播、娱乐广播、香港之声、中国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哈萨克语广播等17套广播节目,全天累计播音354.5小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播出4套数字广播节目;开办2套数字电视频道《央广购物》和《央广健康》;出版《中国广播报》《中国广播》杂志;设有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拥有以“央广网”“国家应急广播网”“中国民族广播网”“你好,台湾网”为核心的中国重点新闻网站集群;按照媒体融合发展要求,构建了推动全行业整体演进的中国广播云平台;建立起中国最先进的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集成播出平台,目前服务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用户5500万和互联网电视用户超过1亿台。

    

     台长阎晓明

     阎晓明,男,汉族,1962年8月生,山西定襄人,1983年9月参加工作,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山西大学中文系图书馆学专业毕业,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记者。阎晓明长期在人民日报社工作,1983-1986年任人民日报社总编室图书馆干部、助理馆员;1986-2000年历任人民日报社驻山西记者站记者、采编部主任;2000-2010年历任人民日报社驻北京记者站副站长、站长;2010-2015年,历任人民日报社秘书长、副总编辑。2015年至今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简称CRI)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目前使用65种语言全天候向世界传播,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机构。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hina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CIBN)。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为战略目标,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宗旨,以“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为传播理念,拥有广播媒体、平面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影视译制和媒体产业等六大业务集群。

     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全球拥有101家海外整频率播出电台,每天播出近3000小时节目,覆盖50多个国家的首都或主要城市约5亿人口;在海外建有包括地区总站、驻外记者站、节目制作室、广播孔子课堂近百个机构和4115个听众俱乐部,用母语覆盖全球98%以上的受众;环球资讯广播、轻松调频、劲曲调频等3个对内广播频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落地播出;与25个省区市和国家部委建立了外宣战略合作关系。2016年全台累计用户量达2.6亿,受众反馈(互动)总量达5530万;开设社交媒体账号228个,粉丝总数8117万;媒体日均阅听量约2600万。

    

     台长王庚年

     王庚年,男,汉族,1956年5月生,河北省大名县人,1978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5月入党,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编辑。1978-1991年,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部编辑、国内部新闻组副组长、驻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1991-1995年,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处级调研员、正处级调研员、调研室宣传组副组长;1995-2001年,任广电部(总局)电影局副局长;2001-2004年,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分党组副书记;2004年至今,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党组书记、台长。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