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断加压,综艺如何过“冬”?
2018/12/11 18:37:49马二 传媒时评

    

     来源丨影视Mirror(ID:yusanpang2015)

     导向飘“红”、遍地撒网和穷途求变。

     如果一定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概览今年的综艺现状,笔者觉着这三个词非常恰当。

     首先,导向飘“红”是大环境。

     正所谓“政策引领内容升级”。2018年,总局为整顿行业乱象,规范未来发展,出台了多项规定。不仅对多部综艺实行了下架整改,也落实了网台监督同轨化的举措。“限娃令”“限秀令”“限娱令”“限薪令”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更是让台网综艺迎来了题材转折。

     “遍地撒网”是指今年综艺对题材领域的探索。

     从“偶像养成”综艺的爆火,到街舞、机甲以及体育类综艺的接连“出圈”,再到情感观察类慢综艺的兴起,不少综艺用垂直的小切口,撬开了大众的关注之门。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遍地撒网并不意味着“百花齐放”。

     今年的综艺市场,上下半年呈现两种不同的姿态。年初的“偶像热”和冷门突围,很快被下半年的政策框限按住了势头。

     热门续季播出难,热点领域画红线,如何穷途求变成为了台网综艺创作的主旋律。

     删档易期,明哲保身有多难?

     7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对偶像养成类、音乐选秀类节目提出了严格要求。

     通知中指出,以上节目要“组织专家从主题立意、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

     这一通知,被业内解读为最严“限秀令”。随后,《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三期停播,《中国新说唱》冠名商临时撤资,也被看作是“限秀令”敲响的第一重警钟。

    

     事实上,在“限秀令”推行的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该类节目倡明了方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趋势导向。

     于是,一批节目或删减或转向,迅速向“小大正”的导向靠拢。

     如《中国新说唱》中,原定的大魔王Battle环节被删改,布瑞吉、艾福杰尼、VAVA“九进六”踢馆的场景不见踪影,导师将弘扬中国说唱文化作为选人标准;

     再比如,近期开播的《声入人心》,节目组加重了主导价值的露出——即让大家重新认识更多高雅且极具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让高雅音乐和大众文化形成有效联通……

    

     8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明文指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工作应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这是继2016年4月上星卫视“限娃令”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又一磅重令。这次的指导意见再加上网台统一标尺的大趋势,让原定暑期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六季、《想想办法吧爸爸》持续延宕。

     不过,并非是所有的亲子类综艺都归为沉寂,《超能幼稚园》《不可思议的妈妈2》或有档期调整,或有人员变更,但跌跌撞撞,终和观众见面。

    

     剖析原因,大抵在于其脱离了一般的纯娱乐导向,更多的参与到了社会热点议题中。

     比如,爱奇艺和北师大等教育机构推出的《超能幼稚园》,宣传科学育儿经验,主打的title是“纪实类教育实验节目”;

     《不可思议的妈妈2》以星素妈妈带娃接受挑战为主题,通过不同育儿观念的碰撞,用褪去明星光环的普通妈妈作为宣传口径。

    

     还有,9月“综艺限薪令”的发布,严格控制参与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元。随后,一波明星退薪潮风波又起。

     不过,真正算得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是11月9日广电总局出台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从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低俗媚俗、高片酬,以及收视率和点击率造假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因此,如何在寒冬环境中稳中求变,就成了台网综艺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面楚歌,台网综艺机智应对

     如果说,去年综艺最流行的是 “你有freestyle吗?”的“hip-hop”文化。到了今年,圈层文化和综艺的结合,进入到了“遍地撒网”的阶段。

     小切口、新领域、大作为。街舞、机甲、电音、街球等多个垂直文化领域,都出现了综艺开发的范例。

     实事求是地说,有部分圈层综艺确实存在流于形式的泛娱乐问题,但大多数综艺,以高匹配度和强引导力,从内容制作到宣发形式,都与总局“小大正”的创作方针相呼应。

     然后,是“综N代”节目的导向调整。

     从弱化娱乐环节到摒弃话题的操作,从融入社会关怀到增加素人元素,价值导向的比重增加、表现外化,成为了品牌综艺续季制作的操作守则。

     比如,浙江卫视推出的演技竞演类励志综艺《我就是演员》,算得上是“综二代”中的翘楚。

    

     该节目在保留上季“明星试戏”核心的同时,不再进行流量向的话题引导。突出表演专业性的主题,让市场接纳更多的“演技派”,使观众不再为畸形的“流量审美”买单。这也和广电总局提出的“内容看齐”有效契合。

     再比如,以“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亲爱的客栈2》,巧妙借助客栈空间,重构星素关系。不仅实践了为住客“心灵指路”的治愈理念,还加入了扶贫元素,帮助民宿选址地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节目社会效益。

     精英艺术大众化是今年综艺的另一大趋势。

     综艺与高雅艺术结合,走出泛娱乐的狭域,用更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来提高观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素养。

     比如,湖南卫视《幻乐之城》《声入人心》接连两档音乐综艺的出现,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渗透的表现。作为一档原创明星音乐创演秀,《幻乐之城》突破固有音乐综艺的选秀竞演,以沉浸式舞台为嫁接手段,入选了今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

    

     《声入人心》承接了《幻乐之城》的高艺术性,通过综艺手段,颠覆观众对美声的固有印象,给观众产生强烈的反差感,让其重新认识高雅作品;虽然热度略逊于《幻乐之城》,但在口碑方面却表现甚佳。

     文化类综艺的继续走高,也是今年综艺的热点之一。

     《朗读者2》《一本好书》《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播出,吸引了一批95后甚至00后受众的关注。

     此类文化节目,在原有的模式上,以更小的切入、更生动的演绎,寻找“文化趣味”的真谛。在表达方式上,话剧舞台和明星表演的介入,让集尘已久的书籍、文物、历史重新“生活”在观众眼前。

     明年综艺的更多新可能

     娱乐性和价值导向,于综艺节目而言,一向是一件难以两全的事。而在新的政策影响下,这种相悖感,必须借由众人的智慧消除。

     除了上述这些节目的做法,还总结出了以下这几种方式,可以尽可能保证综艺节目的播出安全。

     比如,在综艺主题的表达中融入更多的社会关怀。

     从过去“云养”萌娃的看热闹,转入对成人亲子情感问题的关注;透视都市高压状态下,饱受“丧文化”纠缠的青年群体,关切其精神危机和亚健康状态;旧有的系列节目注入新元素,如家居类综艺,可以从纯粹的改造家居,到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灵环境……

     综艺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一种表现,势必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单纯展现现象到通过这个现象,透视一些社会问题,进而带给观众更多积极的能量。也唯有此,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有益,于节目深度有益。

     再比如,对综艺的节目形式进行更多的革新。

     今年达到“出圈”效果的明星纪实真人秀《奇遇人生》,采用了“纪录片+综艺真人秀”深度结合的形式,一边在综艺中加入纪录片的剪辑手法,给观众展示其制作理念和制作方式;一边去娱乐化,正视繁杂世界里难得的生命关怀和价值探索。

    

     这样的呈现方式,既给饱受创新桎梏的慢综艺,带来更多的新可能,也给“出圈难”的纪录片,一个面对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的机会,一举双赢。未来,这样的融合呈现方式,其实还大有可为。

     又比如,越做越火的文化类综艺,其实也可以有更广泛的发力区间。或深入华夏文化内部,勾勒传统的表里文明;或注释生活本质,满足观众的人文关怀……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时间上沉淀,因为太多前人历史的积淀在其中,要通透了才能传下去,要沉下心通透,的确要真的热爱。”或许,用豆瓣网友的这句话,可以概括文化类综艺开发需要具备的素质。

     总的来说,今年的综艺市场,爆款频出,基本集中在选秀节目和情感类观察节目上。不过,与此同时,也迎来了趋严的政策监管。实际上,这种方向性的导向规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需的。而从目前几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的节目编排计划上看,明年的综艺市场一片热闹,虽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管控,但仍是一片向阳。尤其是剧集市场大盘偏冷的现状下,观众需要综艺来满足娱乐和精神文明诉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相对动辄需要数年制作周期的剧集来说,综艺节目的灵活性比较大,转弯的成本比较小,因此,虽然政策因素会对综艺节目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太过影响其市场的运转。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