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年轻人跳槽往事:“像被鞭子赶着,没时间停下来喘口气”
2019/4/16 18:52:09犀牛娱乐编辑部 传媒时评

    

     文丨岛主 来源丨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我应该不会进这个圈子了。”

     在每一次采访的最后,犀牛君都会补充上这样一个问题:你后悔进影视圈吗?很多受访者都给出了上面这样的答案。

     去年8月犀牛娱乐发布了一篇《影视圈北漂租房50人调查》,使得不少人开始关注影视人的生活状态,但一篇文章的效力总是有限的,大家重新回归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去,为着自己的梦想继续打拼。

     前不久996.icu的发起在程序员界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连锁效应还在不断发酵着,职场人的工作与心理状态再次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而表面光鲜的影视行业也是996的重灾区。

    

     无论身处在影视行业的哪一环,影视人们都需要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业务、工资、甲方、行业、同事等多方面,当压力达到饱和的时候,只有跳槽进入下一份工作,才能有所缓解。

     影视人工作流动性强,尤其是做宣发这一行,更是常年招聘,因此这一行业流动性大就成为了外界的普遍印象。

     但压力真的是靠不断地跳槽与流动就可以化解的吗?在影视人工作流动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辛酸与苦衷?

     犀牛君近期采访了20位影视行业的工作者,他们比较年轻,没有特别沉重的家庭负担,但都有着自己的“跳槽往事”,本文选取其中一部分相对有代表性的发表,也许某个人的故事就会引起你的共鸣。(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1、@大鸡排

     职业:明星助理

     年龄:90后

     跳槽次数:5年5次

     我从实习的时候就进入了影视行业,想进这个圈子的话,还真是越早进来越好,比较好适应,而且太晚了不太好入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接触明星就那么回事,工资不高加班累。现在我做的这个工作也是经常熬夜,一两点都算睡得早的。朋友都羡慕我每天能看到帅哥,但是这个苦一般人还真吃不下来,主要对身体不好,惜命的人可以绕行。跳槽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想让自己活得久一点而已。(手动微笑)

     2、@laughing

     职业:影视公司HR

     年龄:80后

     跳槽次数:6年2次

     在影视行业学历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脉比较重要,有认识的人介绍就会有很多新的机会。可以说干影视的人,每天其实都有新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就看想不想抓住,能不能抓住,算是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吧。

     3、@刘昊然的女友

     职业:文案策划

     年龄:90年

     跳槽次数:6年1次

     其实很多时候来自于心里的攀比吧,我唯一的一次跳槽来自于刷同行的朋友圈,会看到干的都是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待遇和平台会好很多,比如人家团建已经出国了,我们却还在近郊转悠;人家做的片子已经上院线了,我们的却连公映许可证都还没拿到,自然也就觉得现在所处的环境不够好了。毕竟做影视的人,心里的满足感和体面感很重要。不过现在想想,那时候还是有点少年心性,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

     4、@赵赵

     职业:媒介

     年龄:93年

     跳槽次数:3年2次

     真的受不了996加班24小时全年无休随时待命,真的受不了工资6K却有着操不完的心,跳了两次槽,工资也涨了两次,但是幅度也不大,没有时间谈恋爱,真的受不了一群啥也不会只会宫斗的大妈们天天上演狗血职场剧,想要努力摆脱现状换一个环境,到了新的公司才发现原来哪里都一样。看来我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

     5、@给你点颜色看看

     职业:宣传

     年龄:92年

     跳槽次数:3年2次

     我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是因为喜欢追星,有着粉丝心态,才决定进入娱乐圈的。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应聘宣传,每天在小影视公司给艺人写通稿,写了一年多才成为艺人的正式企宣,定期到剧组看负责宣传的明星。然后没多久就跳槽到稍微大一点的影视公司,还是做宣传,只是明星从十八线的变成二三线,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了人脉,没多久又跳槽。在这个行业里你就像被鞭子赶着一样,必须不断往前走,没有时间让你停下来喘口气的。

     6、@花儿

     职业:原发行,现为手机营销经理

     年龄:87年

     跳槽次数:7年3次

     很多人说努力就会有回报,我觉得这是在扯淡,所以我干脆就跳槽离开了这个行业,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也不好做,天底下就没有好做的事情。

     7、@匿名者

     职业:宣传

     年龄:83年

     跳槽次数:11年3次

     我在行业内11年了,一开始做音乐唱片领域,后来转到影视,差不多2016年前后吧,音乐这边实在是不行了,大家都在线上听音乐,根本没人买唱片,看着周围好多朋友转行,自己当然也会焦虑,怕随着年纪的增长,再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其实周围创业的不少,自己开个工作室当老板,轻松又自在,我也接过私活,但这一块的收入并不稳定,进入影视这边,也是死马当活马医,至少要比音乐景气一些。跳槽到影视这边还真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毕竟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但总不能在已经糊了的圈子里坐以待毙。

     8、@樱桃丸酱

     职业:媒介

     年龄:94年

     跳槽次数:3年1次

     有一个好的leader很重要,我从实习的时候就跟着现在的leader,她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也跟着她的脚步慢慢做,让她感受了我对于工作的认真和对她的忠诚,之后她跳槽去了更大的平台,自然也就带着我啦。在职场能遇到好的leader是福气,我很珍惜。

     9、@刘阳

     职业:新媒体策划

     年龄:92年

     跳槽次数:2年2次

     应该没有人比我惨吧……我的两次跳槽都是迫于无奈,之前所在的两家都是乙方规模不大的公司,一家是部门被裁撤,一家是直接倒闭了,而且都是在一年内发生的事情,还好我都是赶在最坏的结果到来之前,赶紧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不过这两年影视业不景气,很多公司周转都困难,员工们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10、@one

     职业:项目经理

     年龄:88年

     跳槽次数:4年5次

     更多的来自我个人的性格因素吧。之前朋友说我的性格不能干一件事干太久,我也确实喜欢比较有新鲜感的职位,或者某个单位这呆一段时间再调到另一个地方或不同工作岗位再呆段时间,所以我蛮喜欢出差的,天天坐班就会受不了。所以工作的新鲜感是吸引我的重要条件。

     11、@努力努力更努力

     职业:运营

     年龄:95年

     跳槽次数:1年1次

     流动性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跳槽不给涨工资,老板天天就知道画大饼,还有就是公司的管理机制问题,比如要做什么项目、策划什么方案总是变来变去,甲方总是非常苛刻,团队风气问题也很重要,如果遇到一个傻X领导,那就太完美了。巧的是,我的前一家公司,以上几点要素全具备了。

     12、@卧龙

     职业:剪辑师

     年龄:93年

     跳槽次数:3年2次

     每换一个地方,我都希望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如果进入到舒适区,感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刺激到我,那肯定就会想走了。我一直想考北影的研究生,但是没有那么多时间静下来让自己学习,只能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所以只能不断找新的平台,来充实自己吧。

     13、@薪火相传

     职业:文娱记者

     年龄:92年

     跳槽次数:无

     影视行业对于人才的争夺要比其他行业激烈得多。我自己还好,我给你讲个我前同事的故事。他在我们公司根本没打算离职,而是有猎头多次来挖他不成,反而对我们公司HR说,“你们公司的XX是不是离职了?”正是这句话引起了HR的注意,并把消息反馈给了他的直接领导。因为这个事情,他的直接领导还多次找他,搞的心里很不舒服。后来无奈他真的离职了,现在去了另外一家更好的地方,薪资也会高很多。他之前都没有勇气离职的,要不是那个猎头,也不会有现在的好工作。

     最后想说的:

     其实影视行业本身与其他工作一样,流动性强离不开:“钱、累、烦、难”这几个字。尤其是很多时候领导或者客户的变数太多、需求太多,在项目宣发期只能随时24小时待命的工作。

     影视人大多是背井离乡来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打拼,因为只有这些大城市才能离影视圈的核心更近一些,所以内心的充盈和满足感很重要。

     在采访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沮丧,在他们心中,无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到一份新的工作,对于未来都是充满了憧憬;但当离开的时候,这团希望之火就此熄灭了。

     在这个城市,总要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就要反复不断地燃起这团火,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直到这团火渐渐微弱,只剩下一点光亮。

     在还未过去的影视寒冬中,无数影视人就是靠着这团火取暖,并借此蹒跚摸索着前行。

     有火,毕竟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推 荐 阅 读

    

     “优爱腾”2019剧集战

    

     多家报纸宣布挥手告别,退出历史舞台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 传媒时评 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时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