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奇“改口”群体免疫概念不适用于新冠大流行?这并非新鲜事
2022/11/19 22:28:48 诚君健谈

近日,一则美国传染病学专家福奇“改口”说,“群体免疫概念可能不适用于新冠大流行”的新闻引发了热议。
事实上,福奇作为美国新冠疫情防控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冠“群体免疫方面”已经不是第一次改口,而指出“经典群体免疫概念不适用于新冠病毒”也不是现在才“改口”。
这是怎么回事呢?
福奇撰文指出,经典群体免疫可能不适用于新冠病毒

福奇的文章于2022年3月31日发表在《感染性疾病杂志》上,标题直言不讳:“经典群体免疫概念可能并不是适用于COVID-19 ”。
文章主要包括群体免疫概念的历史,群体免疫阈值,以及全体免疫与COVID-19三个部分。
文章指出,群体免疫概念诞生于科学家对包括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可以诱导人体产生长期乃至终生(防止感染的)保护性免疫现象基础上,达到群体免疫所需要的阈值最初也是基于对麻疹流行的观察上。
但是,科学家后来发现,在将群体免疫概念及其免疫阈值应用于其他一些传染病的防控时,却出现了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流感。

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年流行的所谓季节性流感其实是流感大流行的“残余”。
比如,目前季节性流感的主力军甲型流感病毒尽管存在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却都是1918年、1957年、1968年大流感病毒变异而来的。
流感大流行的广泛感染,使得人群产生了针对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形成“群体免疫”,导致大流行的终止。
但是,流感病毒诱导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力却并不持久,更不是终生免疫,而是会随时间衰减;加之,病毒不断变异造成的免疫原性改变,进一步降低先前获得性免疫的保护力,从而导致这种获得性免疫力不足以保护人们免于感染,因而会在更适合于病毒活动的冬季引发规律性、低水平(相对于大流行)的流行。
如果以经典群体免疫理论来衡量,人群对流感病毒并不能形成群体免疫。
但是,流感大流行又的确是因人群建立的群体免疫而终止,转变成季节性流行的,说流感不存在群体免疫也不恰当。
因而,我们只能说,人群对流感不能建立经典意义上可以达到预防感染免疫阈值的群体免疫,但不能说群体免疫并不存在。
从科学家对4种引发普通感冒的人类冠状病毒的研究,和2年多来不断积累的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也认识到,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类似,人群恐怕也不能建立经典意义上的针对性群体免疫。
关于这一点,我在最近的新冠病毒,没有经典群体免疫,不等于没有群体免疫?一文中做过介绍。
福奇以及同事,正是基于这种观察和认识,才专门发表了“经典群体免疫概念可能并不是适用于COVID-19 ”一文,对某些概念进行了澄清。
福奇在新冠群体免疫上的屡次“改口”
群体免疫这个词在新冠疫情中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2020年3月12日,WHO宣布新冠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的次日,英国当局承认其第一阶段遏制防疫策略失败,将改行缓解防疫策略。
在新闻发布会上,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首次提到了“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并解释说,采取缓解防疫策略允许病毒在人群中降速传播,等到约60%的人口感染了病毒,就会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的传播。
他这段话包含了两个医学术语,一个是提出了群体免疫的概念,60%则是指建立新冠免疫屏障所需要的免疫阈值。
此言一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科学家纷纷痛斥群体免疫说不人道,只有广泛的疫苗接种才能建立群体免疫。
这其中,就包括福奇。

直到2020年10月,福奇在驳斥有些科学家联名发起的旨在推动群体免疫的《大巴灵顿宣言》(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时指斥,通过群体免疫来保护弱势群体将会导致面临严重后果,是胡说八道,我们应该大声说这纯属无稽之谈。
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疫苗的推出和接种,即使是像以色列等已经发生很高的自然感染率和普遍接种疫苗的国家,感染高峰仍一浪高过一浪,这开始科学家们重新新冠群体免疫问题,认识到传统认为的60%,甚至70%的免疫阈值并不能建立起保护群体免于感染,终止大流行。
这些科学家中也包括福奇。

福奇在接受包括纽约时报、CNN等美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调高了实现全体免疫的免疫阈值,到2021年底,甚至调到了超过90%。

此时,鉴于可能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疫苗接种率,很多科学家开始认为美国可能无法最终实现群体免疫。
更有一些科学家开始认为,经典的群体免疫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新冠病毒。
这些科学家中同样包括福奇。

早在2021年5月,福奇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就曾经说过, 通常定义的群体免疫可能并不适用于新冠大流行(Fauci has said that the usual definition of “herd immunity” doesn’t apply to the Covid pandemic.)
而正是在对于新冠群体免疫不断改口和思考中,福奇和他的同时才最终对群体免疫理论进行了重新梳理,也才有了“经典群体免疫概念可能并不是适用于COVID-19 ”一文的发表。
牛掰如福奇这样的大科学家为什么在群体免疫上没个“定性”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群体免疫并非医学上一个成熟的理论。
福奇等发表的“经典群体免疫概念可能并不是适用于COVID-19 ”一文目的主要就是梳理群体免疫的来龙去脉。
其中,这种理论主要的缺陷在于,它主要来源于天花、麻疹等可以产生终生免疫的传染病,对于像流感、新冠这样,获得性免疫存在明显衰减,病毒又不断变异的传染病低水平的群体免疫根本没有涉及。
流感和新冠(也包括冠状病毒引发的普通感冒)等传染病并非不能建立群体免疫,只不过产生的群体免疫不符合经典群体免疫的理论中“达到一定免疫阈值就可以免疫群体感染”的“高标准而已”。
也就是说,群体免疫原本并非单一的,应该是具有不同水平层次的,目前的经典群体免疫理论在这方面存在缺陷。
吹牛时间
而我,在新冠群体免疫的认识上似乎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领先一步”,甚至N步。
早在2020年3月份,我就曾指出“群体免疫”或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唯一终点。
2020年9月份又在头号发布“置顶文章”新冠疫苗能消灭这次疫情吗?指出,新冠疫苗有效性可能并不高于流感疫苗,即使普遍接种也不能通过实现群体消灭疫情;
随后,又在
什么是群体免疫?群体免疫策略以前有过成功的先例吗?
疫苗接种真能实现针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吗?
接种多少疫苗能实现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
新冠疫情如何结局?坏消息是可长期存在;好消息是成为无害感冒
以色列疫情接近创出历史新高,说好的“群体免疫”呢?
等多篇文章反复表达了新冠没有经典群体免疫的观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诚君健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