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染疾病更严重?死亡风险更高?新冠病毒真的如此反常识吗?
2022/12/28 22:42:08 诚君健谈

新冠病毒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冠状病毒,反复感染是一种宿命
自从2020年8月,我国香港确定全球第一例新冠病毒再感染病例时我就说过,新冠病毒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冠状病毒,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将反反复复感染。
这是由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决定的,没有人能够改变;也不要指望能开发出更有效地预防感染的疫苗来改变这种宿命。
如果说,包括德尔塔在内之前的几个新冠毒株再感染还不是很普遍,具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的流行已经让再感染成为了一种常态,充分验证了我前面的预言。
在关于新冠“再感染”的事实:除我国,全球疫情都由反复感染驱动?一文中我已经介绍了,2022年初奥密克戎超级流行高潮以后,除我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口几乎已经全部至少感染过1次,自那以后全球的疫情其实几乎全部是由反复感染驱动的。
再感染病情更严重?死亡率更高?
不仅感染不可避免,多次反复感染都是逃避的宿命?这引发很多人对再感染带来更多新的健康风险的担心。
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于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即再感染疾病会更严重,死亡率也会更高。
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

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了,新冠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分为预防感染,预防重症,以及降低传染性等三个层面。
尽管预防感染的免疫力不能持久,最快2、3个月就可能完全衰退而导致再感染;但后两种免疫力却可以维持更长时间,因而即使再感染也会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降低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新冠病毒最终能够充分“脱毒”,变成一种无害的疾病,主要依靠反复感染过程中病毒与人体的不断“磨合”。
相反,再感染疾病反而更严重,死亡率更高的说法显然与上述理论相悖。
美国研究表明:反复感染新冠增加器官衰竭、死亡风险?
那么,再感染反而更严重,死亡率更高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主要是受2022年11月10日发表在《自然·医学》上一项研究的误导的结果。
这项研究的数据并非来源于一般的人口,使用的是美国退伍军人数据库的数据。
研究对象包括三个组,新冠病毒感染组 443588人,反复感染组(2次或更多次感染) 40947人,另有5334729人的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
反复感染组中,有37997人(92.8%)为2次感染,2572人(6.3%)3次感染,378人(0.9%)4次或5次感染,没有人感染5次以上。

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再感染的患者相比,反复感染组6个月时的全因死亡率(不管死于什么原因)风险增加1倍,住院风险增加2倍,出现至少一种新冠后遗症的风险增加1倍。
对反复感染次数与最终后果的分析还发现,与没有再感染(只感染一次)的患者相比,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也增加。
就是说,反复感染更多次数,风险也随之增加。
这就是广泛流传的再感染死亡风险加倍说法的来源。
为什么说研究结果是一种误导?
有人或者认为,人家的研究很客观啊,你凭什么说人家误导?
关键点在于上文我说到的,研究并不是在一般人群中进行的,而是在一个普遍存在基础病的老年群体中进行的。
这项研究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误导点在于,研究的正文部分并没有提供研究对象详细的人口资料,而是“隐藏”在了“补充材料”中。

透过补充资料中的表1,我们发现3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都大于60岁,主要由白人男性;感染和反复感染组,还都是平均体重指数超过30的大胖子。
更重要的是,整个研究队列中的人们都普遍存在各种基础病,比例还都相当高。
尤其是,反复感染组高于感染组,又高于未感染对照组组。
比如,反复感染组中,患有慢性肾病的比例超过15%,心脏病近25%,糖尿病更是超过36%,肺病超过22%。
3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对老年人、肥胖者,尤其是患有基础病的人非常不友好。
这些所谓高危人群一旦感染,与年轻的健康人群相比,感染后重症率、需要住院治疗和死亡率风险都高得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显而易见不单纯是病毒感染的原因,而是这脆弱人群身体本身经不住“折腾”。
这些脆弱人群一旦反复感染,每一次感染当然是一次更严重的打击,发生更严重疾病状况,跟需要接受住院治疗,乃至跟容易死于各种原因的风险自然会增加。
就是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这项研究中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群;
如果换成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上述反复感染增加健康风险的说法自然不能成立。
然而,大量媒体却枉顾这项研究的特定条件,将结论无限制地外推到所有的“反复感染”,给人们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反复感染带来了巨大的误导。
大量研究证据:反复感染不但不增加反而显著降低风险
到目前公开发表有关反复感染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已经有几十项,在一般人群进行的研究基本上都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没有研究发现反复感染会增加风险,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嫌弃的感染会带来显著的免疫保护。

比如,2022年3月发现的一项包含209名新冠再感染患者的研究,当比较两次感染的临床表现、住院率和需要入住ICU的差异,没有发现明显不同。
而这一结果在同类研究中已经是最不正面的的了。

2022难4月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表明,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病例在感染28天内死亡(英国公共卫生局统计新冠死亡的方法)风险降低61%。在不存在高危风险的50至65岁人群中,再感染住院风险降低49%;即使在存在高危风险的人群,住院风险也降低34%。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时需要入住ICU的风险大幅度降低76%。

2021年12月发表的一项包含1304例再感染病例的卡塔尔研究中,再次感染发生严重疾病风险低88%;没有发生危重病病例,初次感染时有28例;没有死亡病例,初次感染时有7例。
总体上,再次感染的重症、危急症或致命疾病的复合风险比初次感染降低了90%。
同类的研究还有很多,结果大同小异,一致性表明,反复感染不会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反而会提供显著的保护。
只不过,这些研究因为不够博眼球,没有被通读媒体大肆传播,因而没有引人关注。
反而是得出了奇葩结果美国退伍军人研究被大肆传播,给人们带来巨大误导。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诚君健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