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周报爆表?新冠流感双流行真的来了吗?
2022/12/30 23:59:32 诚君健谈
我国出现了流感大暴发?
国家流感中心最新一期(2022年第51周,12月19日至25日)流感周报显示,我国南北各省“流感”全面大暴发。
南方各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全部病例数的比例(ILI%)继续蹿升到了 13.0%,较为前一周的9.3%继续大幅度走高;达到了有监测以来历年的最高水平, 2019~2021 年同期水平分别为5.7%、3.4%和 4.0%。
与此同时,北方各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也达到了 8.3%,高于前一周6.2%的水平;同时也高于 2019~2021 年同期的5.3%、2.8%和 3.9%。
流感样病例
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大幅度走高,就说明发生了流感大暴发了吗?
未必。
流感监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哨点医院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占所有门诊病例的百分比,即 ILI%。
通常, ILI%的基线值被设定2.5%,高于这个数值就被认为进入了流感流行季节。
但是,ILI并不是确诊的流感病例。
ILI病例的定义是,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38°C°,咳嗽,并在最近10天内发病。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10天内发病,体温≥38°C°,并存在咳嗽的所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都会被流感监测网一网打尽,都被归为流感样病例。
我们知道,体温≥38°C°+咳嗽也是包括新冠在内的所有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表现。
这也就意味着, ILI%不是流感监测的特异性指标,仅仅是一个像古代的御史一样,可以“风闻奏事”的一种“风向标”而已,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也可以被流感监测网给网住,并有可能报告为“流感流行”。
病原学监测
那么,如何区分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到底是不是流感呢?
这就涉及流感监测网的另一个层次,就是病原学监测。
病原学监测又分为:
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即对取自于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样本(通常是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测序分型;
ILI 暴发疫情病原学实验室检测,即对取自ILI暴发疫情患者的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和分型。
如果送检的样本中检测到流感病毒的阳性较高,就说明真的发生了流感流行;阳性率越高,说明流行水平越高;
流感病原学监测水平不增反减
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
2022 年第 51 周,我国南方省份总共才检测到 36 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均为 A(H3N2)亚型流感。2022 年第 50 周,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未分离到流感病毒。
而在ILI%未爆发的第49 周,
南方省份检测到 321 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 319 份为A(H3N2)亚型流感,2份为 B(Victoria)。第 48 周,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共分离到28株流感病毒,其中 25 份为 A(H3N2)亚型流感,3 份为 B(Victoria)。
2022 年第 51 周,我国北方省份总共检测到21 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均为 A(H3N2)亚型流感。2022 年第 50 周,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未分离到流感病毒。
在ILI%未爆发的第49 周,
北方省份检测到81 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均为A(H3N2)亚型流感。第 48 周,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共分离到5株流感病毒,均为 A(H3N2)亚型流感。
ILI 暴发疫情病原学监测
2022 年第 51 周,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收检到 51 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检测到流感阳性标本 5 份(阳性率不到10%),均为 A(H3N2)亚型流感。
在ILI%未爆发的第 49 周,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收检到 42 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检测到流感阳性标本32份(阳性率76%),均为 A(H3N2)亚型流感。
2022 年第 51 周,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未收检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
同样的,年第 49 周,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也未收检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
由此可见,流感病原学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不论南方或南方,最近几周真实的流感流行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ILI%的大暴发实际反映的是新冠大流行
综合以上信息,由于ILI%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流感流行水平,反映的实际上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水平。
结合流感病原学监测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最近两周我国南北各省份出现的 ILI%的大暴发并不是因为流感流行,而是新冠大流行的结果;流感真实的流行水平反而出现了降低。
当然,今年我国北方一直没有出现流感流行;南方在6、7月份经历过一波不大不小的流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诚君健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