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20、30岁年轻人的大学社区长新冠发生率高达36%?
2023/1/27 21:00:40 诚君健谈

    

     国内很多专家一直在淡化甚至否定新冠后遗症,或者长新冠的健康危害。

     相反,国外对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却有增无减。

    

     有的学者甚至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发表观点文章将之称为“下一个公共健康灾难”。

     不同研究获得的长新冠发病率差异巨大,从10%到80%不等。一般认为,长新冠真正的发生率可能在10%到30%之间。

     由于对这种现象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学界甚至还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定义,尤其是有关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时间长度的界定,定义范围从最短的28天到最长的6个月不等。

     比如,美国卫生部将长新冠定义为初始新冠感染后4周或更长时间持续存在或新出现的体征、症状和状况。

     WHO则使用了新冠后病态的叫法,定义为在确诊或疑似有新冠感染史的人,通常在新冠发病后3个月持续存在或新出现,并持续至少2个月的症状,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

     到目前为止,有近50种体征和症状被认为与长新冠有关。最常见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肌肉疼痛、关节痛、头痛、咳嗽、胸痛、嗅觉改变、味觉改变和腹泻。

    

     其他症状和体征还包括,认知障碍也(称为脑雾)、记忆丧失、心悸、焦虑、咽喉痛、睡眠障碍、流鼻涕、打喷嚏、声音嘶哑、耳痛、癫痫发作和膀胱失禁,以及心脏健康影响,比如心肌炎症。

     至于急性期疾病严重程度,尽管一些研究称,长新冠在因新冠住院或重症患者更常见;但,在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长新冠症状的发生。

     全球范围内已经发表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

    

     但美国华盛顿大学最新发表的一项仅包括1300多名观察对象的研究却有其特别之处而格外引人关注。

     研究人员从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对华盛顿大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园社区的其他成员,共1338个新冠病例进行了长新冠随访。

    

     所有观察对象中,大多数(73.4%)是学生,26.6%是教职员工,平均年龄仅有23岁。大都((75.2%)是没有基础病的年轻健康人,绝大部分(83.0%)从不吸烟,新冠急性感染期79.1%的有临床症状,每人平均有4个症状;在初始检测阳性后的绝大多数人(96.6%)不需要治疗。

     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有28.6%的人初次检测阳性时没有完全接种疫苗,29.9%的人完成了初始疫苗系列接种,41.5%的人接种了第一针强化疫苗。

     急性感染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包括咽部充血、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92.0%),其次是头痛(51.2%)、疲劳(51.1%)和寒战/发烧(44.9%)。

    

     经过调查,在这群只有20、30岁年纪的健康年轻人中,有高达36%的人经历了长新冠症状的折磨。

     其中,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发生长新冠症状的风险更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长新冠风险是完全接种和接种了加强疫苗者的近3倍;即使是完全接种疫苗的人长新冠风险也是那些接种了加强疫苗者的近2倍。

     另外,有基础病的,以前/当前吸烟者,急性期经历了新冠症状,急性期新冠症状多或严重,急性期需要接受治疗者,以及女性都更容易出现长新冠症状。

     总之,华盛顿在大学的这项研究表明,在以20、30岁健康年轻人为主的大学社区内,仍然有高达36%的人在感染新冠后遭遇了长新冠症状的困扰,长新冠,或者叫新冠后遗症的确是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另一个大麻烦。

     我国放开后第一波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感染者保守估计也在11亿人以上,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将有可能近亿人抱怨长新冠症状。

     就我本人来说,应该遗留了2种长新冠症状,轻度腹泻(大便粘滞不成形,次数没有增多)/屁多,和轻微头晕。

     前面我已经介绍过,新冠轻度腹泻和屁多的主要机制可能并非肠道感染导致的肠炎,而是新冠刺突蛋白与肠道上皮细胞ACE2受体结合导致的对某些氨基酸吸收障碍的结果。

     从来没有头晕症状的我,羊了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是最令我担心的,因为这意味着我的血管内皮细胞可能遭遇了新冠病毒的攻击;这种对血管健康的影响是广泛的,而且有可能是终生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诚君健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