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对成年人更不友好?研究揭示感染致多器官损伤的关键途径
2023/4/6 23:29:54 诚君健谈

    

     现在很多人都在避谈新冠疫情,似乎只要不闻不谈疫情本身以及其造成的健康威胁就可以不存在一样。

     另外一些人总是在刻意淡化新冠病毒感染严重、广泛的健康危害。

     比如,我国在认定是否死于新冠感染时,只将感染造成呼吸衰竭的病例确定为直接死于新冠。

     事实上,大量研究证据早已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绝非仅仅限于呼吸道感染。

     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达5%的有症状的成年人新冠感染病人会发展成重症,即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可以造成多系统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相比而言,儿童感染者发展成重症的比例低得多,尽管可能发生儿童的感染后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这种严重疾病。

     新冠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发展成重症?

     感染为什么会影响全身多器官和系统?

     为什么儿童感染者中发展成重症的比例更低呢?

     所有这些疑问,以及其具体生物学机制很大程度还是未知的。

    

     当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严重新冠感染相关的多器官系统损害是由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管血栓形成引起的。

     我早就说过,新冠感染最大“麻烦”的可能不在于其致死率,更在于感染者出现的全身广泛的血管损害。

     至少,我最担忧的是,不知道轻症甚至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也会发生这种损害,这种损害的影响是暂时的还是可能会造成长期甚至终生的影响。

    

     现在,美国埃默里大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解开了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的一种具体机制,并部分回答了以上的疑问。

     我们知道,身体血液中存在一个复杂的凝血机制,可以在血管发生损伤后形成凝血块对损伤进行修复,防止出血不止。

     凝血系统由众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组成。

    

     凝血因子中数量最大和最重要的是纤维蛋白原。常态下,纤维蛋白原没有生物活性。但是,当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或血管发生病变时,可以激活凝血机制,纤维蛋白原被切割成有活性的纤维蛋白,大量的纤维蛋白可以凝结成一些丝网结构,同时被激活的血小板沉积到这种丝网结构中就会形成血栓。

     这种保护性机制尽管可以防止出血不止,但是也是很多疾病发生的病理学机制。

     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由于动脉内皮损害,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沉积到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又可以激活血液凝血机制,在病变部位形成血管,堵塞血管引发心梗或脑梗。

     另一些时候,由于血管广泛的损害或者血液内进入大量异物,可以诱发全身血管发生广泛的血栓,从而导致在短期内可能致命的超级严重疾病。

     比如,生孩子时偶尔发生的所谓“羊水栓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感染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诱发血栓形成呢?

    

     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被称为“多组学”和微流体学的联合方法对新冠感染的内皮功能障碍和系统性疾病血液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自疫情开始发生后,很多研究已经发现,在患有重症新冠肺炎的患者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出现极度升高。

     尽管在其他一些急性疾病中也可以观察到纤维蛋白原,但升高程度原本没有重症新冠肺炎如此之高。

     问题是,纤维蛋白原本身并没有活性,不会直接形成血凝块,因而通常不被认为会在疾病过程中“作妖”。

     但是,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人造的微血管系统,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液在其中的流动循环状态。

    

     结果发现,在新冠感染患者中,极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会导致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显著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而这种血流改变又可以直接破坏微血管内皮的糖萼——一种涂布在微血管内皮的凝胶状保护层。

     失去糖萼保护的微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害和发生功能障碍。

    

     我们知道,微循环的毛细血管非常细小,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列才能通过。

     新冠感染者血液中异常升高的纤维蛋白原可以诱导红细胞聚集,多个红细胞一旦聚集粘附在一起,自然难以通过微血管,从而对微血管内皮产生直接的机械性破坏。

     微血管内皮的损害有反过来激活凝血机制,在全身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最终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乃至衰竭。

    

     重要的是,这种机制似乎只发生在新冠感染者,与在非新冠感染的脓毒血症患者中观察到的与红细胞膜刚性增加相关的微血管损伤不同。

     另外,细胞因子和多组学综合分析表明,上述机制似乎也只发生在成年新冠感染者,与儿童重症患者的感染后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不同。这也可以解释,新冠病毒为什么对成年人更不友好的原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诚君健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