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原来是这样一种“神一样的存在”
2016/8/1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近日,有媒体发出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刷爆社交网络:36名状元竟无一人学医!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医学专业在香港等地受到的热捧。“医学遇冷”这一话题伴随着对医患关系的讨论,近年频频被提及。选择什么专业是个人的自由,冷门或热门也各有说法,对于医学生而言,学医是一场“通关”历程,而自带学霸属性的他们,其实也并不需要状元光环的加持。

    

     【医学专业冷门?分数线可不同意啊】说到冷门专业,总是与“调剂”、“踩线录取”等等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医学专业的录取很少会这样。以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类)分省录取分数为例,北大医学院在多个省份的录取线都高出提档线不少,在山西、浙江、云南等地,甚至会超出几十分。

    

     【想成为学霸,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在大学校园里,医学专业总是显得有些特殊。从学制上看,本科就是5年,想成为医生,读研、读博也是必经之路,即使选择了8年本硕博连读,也会陷入“同学纷纷生娃,我还是个读书的宝宝”这样的境遇之中。医学生想度过这漫长的求学路,学会忍受寂寞、学会找到读书的乐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图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届学生的毕业照,被称为“史上最酷炫医学生毕业照”。

    

     【你们的教材以本算,医学生的教材论米量】一个有趣的吐槽是,“学医的坏处之一,是天热不能拿教材当扇子,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拍死”,关于教材之多、课本之厚,每个医学生都有一把辛酸泪。在一位知乎网友晒出的照片中,教材摞起来已快有人高,这还只是第一年而已。

    

     【医学生不想跟你讲话,并向你扔了一张课程表】有一个学医的朋友你就会懂,想让他们在满课的一周里挤出时间来见面,能成行的都是真爱。图为医学生网友晒出的课程表,从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几乎都被排满。

    

    【你见过凌晨4点的图书馆么?这是医学生的日常】骨骼数、肌肉数、血管总长度……它们的名称、位置、功能、疾病……这些信息,只是医学生需要记忆的一小部分常识。据媒体报道,北大医学部里有若干个“通宵自习室”,几乎每天都能在里面看到通宵学习的身影。特别是临近期末的时候,这些通宵自习室总是“人满为患”。而这样的通宵自习室,也不是北医一家的风景,图为一名医学生网友晒出的通宵自习照。

    

     【说期末考最累的医学生,大概都还没上过临床】对于想从事医生职业的学生来说,上临床是重中之重。不管是规培的形式,还是以实习的形式进入临床,对医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图为在医院等候的医学生们。

    

     【他们直面生死,所以更敬畏生命】大多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需要接触解剖学,面对教具遗体练习实际操作,关于生命,他们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份体会。从敬畏到珍惜,再到负责,这大概是许多医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变化。图为2016年3月29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大学生们向“大体教师”致敬。

    

     【炼级路长,走出学校只是下一段学习的开始】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医是一个炼级的过程: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只是第一步,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每一个职称背后都需要对等的能力和资质,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学习、操作锻炼和知识更新,都非常必要。图为知乎网友麻骑士晒出的笔记,他已是主治医师,而这些卡片则是“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归纳”的最好证明。

    

     当我们说起状元的专业选择时,其实并不需要感叹或质疑。从入学到考试,从实习到正式工作,想成为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合格的医生,需要保持学习的习惯,也需要保持内心的温度,而这些,都比一次考试的分数重要的多吧。图为2015年6月25日,在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教室,医学生展示医师节微心愿。

     (来源:腾讯教育)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