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回复:远赴他乡的医生是为了什么
2017/2/9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为两次赴非洲工作的一名医疗队员,回国后,许多朋友和同事都会向我问起非洲的故事。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明明知道非洲的环境恶劣,还要两次主动申请到那里去工作。要知道,非洲工作的4年时间里,既不能在老人膝下尽孝,也无法陪伴幼子成长;不仅要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甚至还将面临回国后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的困境。而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

    

     科摩罗地处印度洋上的莫桑比克海峡,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环岛公路年久失修,路况很差,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我们平时出门,都由熟悉路况的黑人司机来开车接送。尽管如此,大家坐在车上都提心吊胆,集中精神。可是那天,一天的疲惫使大家都放松了警惕,一个个在座位上打起了瞌睡。

    

     就在即将到达首都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迷迷糊糊当中,我的手臂突然被重力甩到一边,片刻的失重后,头部又遭到了猛烈的撞击,剧痛袭来。周围响起了一阵惊叫声。

     为了躲避路中间的大坑,我们乘坐的车辆发生了侧翻。一阵惊慌过后,大家互相呼喊着名字,纷纷从车窗爬出来察看情况——好险啊!车子距离悬崖边只有几米,再往前,就是二十几米深的山谷。

     大家心有余悸,互相察看有没有人受伤。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少了一个人——针灸科的老陈。大家急忙寻找,发现老陈整个人卷缩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痛苦地咧着嘴,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来。大家连忙小心翼翼地把他从车里扒出来。

    

     我们把老陈抬到路边草地上,经过简单的检查,发现他胸腹部皮肤淤青,右肩部压痛,右上臂活动受限。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他送回首都马鲁夫医院进一步检查救治。我们焦急万分,在路边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拦到一辆路过的车子。

    

     所幸的是,经过详细的检查,除了发现他右锁骨粉碎性骨折之外,其他的地方只是软组织损伤,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简单处理之后,我们决定先送他回到驻地宿舍,继续输液观察。

    

     回到驻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大家又累又饿,正当大家准备做晚饭的时候,驻地宿舍突然停电了,屋里突然陷入了一片漆黑。由于资源匮乏,科摩罗岛一直依靠从岛外购买柴油来发电,停水停电是整个国家的常态。在闷热的房间里,昏暗的蜡烛下,大家忍着饥饿,围坐在老陈的床边,商量着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但摆在老陈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冒险留在医疗环境落后的科摩罗做手术,另一个是辗转返回国做手术。两种选择都凶吉未卜。

    

     妇产科林医生对老陈说,“你家里的情况我知道。老母亲长期卧床,孩子准备高考,你老婆本来身体就不好,如果你回去做手术,她除了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来照顾你,她能扛得住吗?”

     外科李医生也附和说,“是呀,在这里手术,我们还能照顾你。而且,你做的是针灸的活儿,做完手术只要休养一段时间,拆了线,你还可以继续工作。”

     我在一旁见这情景,也赶紧趁热打铁地劝他,“我也觉得还是在这里就地治疗好一点,尽管这里条件差,但我们还有整个医疗队医生,我们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的。你要是回国,万一路上出什么差错,我们也帮不了你。”

     老陈默不作声好一会儿,才神情黯然地说:“感谢大家的好意,但你们也知道,这里的条件这么差,不是我们说能克服就能克服的。我在这里如果伤口化脓感染,连好一点的抗生素都找不到,如果败血症摊到我头上,到时候想回去也回不去了。我孩子还小,我不想死在这异国他乡。”

     昏暗的屋里,陷入了一片沉默,屋里的气氛沉闷得令人窒息。

    

     突然,老李的情绪爆发了,黑暗中,他用力一拍桌子:“咱们放着国内安逸的日子不过,抛妻别子,万里迢迢来到这里,环境这么恶劣,工作强度那么大,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还要冒着感染艾滋病、脑型疟疾、登革热的风险,连生命安全的保证都没有,究竟是为了什么?!”

     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屋里像炸开了锅,大家登时七嘴八舌地发起了牢骚:

     如同听到了战斗的集结号召唤,老李立刻停止了牢骚,急忙收拾东西,准备出门。林医生从桌子上拿起两个半生不熟的香蕉塞到他手里:“等等,你这大半天下来,还没吃东西呢,先拿香蕉垫垫肚子吧。”

     老李剥开香蕉,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头也不回地出门了。

     ……

     回国已经一年多了,每当有人问起我在非洲这一段岁月时,我都不由想起在科摩罗的那个黑暗的夜晚。我的内心,也不由牵挂着目前仍在非洲各个落后偏僻地区工作的一千多名医疗队员,我的那些同行们,他们的内心和身体,是否同样经历着我们当年经历的困惑和煎熬?

    

     远赴异国他乡的医生们为的是什么——在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的那一瞬间,在我们这些医疗队员的心里,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为了我们当初的心中的那一份悬壶济世的梦想,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所有困苦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别再问我们这些远赴异国他乡的医生们为的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

     因为我们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医生是没有国界的,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到哪里去。

     文: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钟日胜《别再问我们为什么》(有删节)

     插图:北京市第八中学美术教研组 韩伯伦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尹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