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TDM重磅——替考拉宁TDM项目成果首次阶段性报告
2017/10/29 中国医学论坛报

     10月26~28日, “第七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TDM)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此次学术活动以促进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交流,推广临床药物个体化治疗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个体化药学学科建设为目的。邀请全国药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到场共同探讨药物个体化治疗应用研究、临床实践经验等热点问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共同推进我国治疗药物监测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会议现场

     主题报告精讲

    

     大会主席、中日友好医院张相林主任药师

     大会开幕式后,张相林主任以“在临床实践中发展治疗药物监测”为题作了第一个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张主任详细介绍了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TDM)项目的研究背景、方法、研究结果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更合理的应用替考拉宁奠定了基础。

     替考拉宁(他格适?)是临床常用的治疗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与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同属糖肽类。按照原先说明书中推荐的剂量,临床医生感觉替考拉宁 “起效慢、疗效温和”。 但其实不然, 国外研究表明,替考拉宁的剂量、血药谷浓度及达标率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使用足够负荷剂量的替考拉宁能快速达到目标谷浓度而快速起效,保证临床疗效。

     而国内缺乏相关的临床数据,开展中国人群替考拉宁TDM项目可使治疗更完善。因此,中国药理学会TDM专委会第一次以研究者身份发起了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该研究由赛诺菲公司支持、中国药理学会立项;由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北京医院进行独立质控,国内多家临床中心共同参与。这项研究旨在建立TDM统一的HPLC分析技术标准和室间质控评价体系;评价现行替考拉宁治疗方案的药物暴露达标情况,推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方案完善工作、推动多中心临床药学研究协作和模式建立。

     研究分两期开展。第一期,统一HPLC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分析标准,建立质控评价体系,在技术已经成熟的部分医院(28家中心)中评价真实世界中、临床治疗方案下的药物暴露达标情况;第二期,基于稳定成熟的分析技术和质控,针对临床替考拉宁治疗问题扩大观察研究(100多家中心),积累中国人群治疗数据,为指南制订奠定基础。

     研究纳入了临床确诊和拟诊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并静脉使用替考拉宁治疗成年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HPLC法对替考拉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第一期研究目标纳入500个患者、测定1000个样本的血药浓度。截止目前,TDM专委会共收到476个样本数据、有效数据445个。初步结果表明,在目前临床给药方案下,大部分患者未能达到10mg/L的血药谷浓度。当把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靶值下限从10mg/L调至15mg/L时,达标率则更低。药物治疗的核心是药物的量效关系,有效的前提是量的存在,400 mg 负荷+维持剂量仍难以使替考拉宁在重度感染患者中的血药浓度很好达标,这也是既往替考拉宁给医生造成了“起效慢、效果差”的原因所在。

     同时张主任在会议中指出: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致使细菌耐药产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在不该用的情况下(包括人和动物),都在用;2.该用的患者,给药量均偏低,药物暴露量更低,导致临床疗效不佳。针对第二个方面,药学相关人员应拿起手中的专业武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从而体现药学人员的专业价值。

     更新1:推荐剂量显著提高:负荷剂量400mg-800mg,Q12h,3~5剂;维持剂量400 mg~800 mg qd(表1)。

    

     更新2:提出重度感染替考拉宁谷浓度应达到15~30 mg/L (HPLC法)或30~40 mg/L (FPIA法),因此某些患者需要800 mg Q12h×3~5剂的负荷剂量;

     更新3:性状为 “类白色至淡黄色疏松冻干块状物和粉末”,配置好的药液为“无色澄清或淡黄色液体”;

     更新4:增加了针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腹泻和结肠炎的口服用药方法(口服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7~14天)。

     在应用替考拉宁时,一般无需因不良反应而监测血药浓度,但对于某些疗效欠佳的患者,监测血药浓度有助于正确调整药物剂量。需要强调的是,临床上重度感染患者在使用替考拉宁时,应予以规范的“足够量(400 mg~800 mg)的负荷+维持剂量”的给药方案,使血药浓度快速达到目标靶值,快速起效,方能有效发挥临床疗效,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最后,希望与会代表通过本次盛会的精彩学术交流及专题学术讲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尽享这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同时,期待 “中国人群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项目”顺利进行,为临床指导规范用药提供有力证据,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