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 in China |15载携手,看今朝,中美对话潮头扬帆
2018/4/25 17:10:40 中国医学论坛报

    

    3月10-12日,第67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 2018)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数万名心血管领域专业人士共同见证了这场精彩纷呈的全球学术盛会。在2018年ACC年度科学会议成功落幕之后,4月10日,ACC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ACC in China中外专家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场会议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教授担任主席,并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辉教授一道分享ACC 2018年发布的重要临床研究与学术进展,并进行深入的探讨。

    

    

    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鲁原教授

     会后就2018 ACC年会的一些亮点研究以及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的相关问题,陈鲁原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

    

    会议概览

    

    ACC 2018精粹

    

    

     多伊尔斯敦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胸外科主任

     Prof. James B McClurken

    

    翻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麦炜颐教授

     McClurken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2018 ACC会议上的5项研究。ODYSSEY OUTCOMES研究证实,对于1年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在强化他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PCSK9抑制剂alirocumab可将LDL-C目标值控制在25~50 mg/dL,甚至达到15 mg/dL,且可进一步减少MACE(复合终点)、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降低全因死亡率,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VEST研究是第一个可穿戴式除颤仪(WCD)的随机对照研究。VEST研究表明,在EF值降低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虽然WCD不能降低AMI后90天内的猝死发生率,但是可显著降低总体死亡率。WCD能够填补AMI急性期猝死高危患者在接受ICD植入前的空白,为提高生存率提供有力保障。

     mSToPS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家用心电监测系统能够为房颤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显著提高房颤的检查率。

     ACC 2018发布的最新临床试验中,一项关于赖诺普利或卡维地洛预防曲妥珠单抗(TZB)诱导的心脏毒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TZB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在治疗方案中加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显著减少心脏毒性事件。

     NOTION研究是首个报道STS评分≤4%的低危人群中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后的5年随访结果的研究。该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TAVR组与SAVR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卒中、心肌梗死或以上事件复合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人工瓣膜再植入率也无差异。但确定TAVR手术后瓣膜的使用寿命仍需长期随访。

     随后,到会的两位国内专家也结合中美高血压指南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美国高血压指南的更新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

     冯颖青教授认为,新指南中的定义更改是基于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而非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如果按照新指南进行定义,中国将会新增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率将由25%升到50%,达5.4亿。这必将导致社会医疗成本和医疗负担的急剧增加。她认为,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继续沿用140/90 mmHg的标准,一级、二级高血压的定义暂时不变。但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率和知晓率,早期干预、早期达标是必须要推进的工作。

     指南中对于起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线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CCB)和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于血压高于140/90 mmHg的患者,强烈推荐起始强化降压方案,即两药联合常规剂量起始治疗。对于稳定的缺血性心脏病(SIHD)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必要时加二氢吡啶类CCB(I级)。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指南推荐所有一线降压药物均可以选择。另外,在高血压领域中CCB降压治疗的循证证据十分充分,其在所有指南中均被列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用药。

    

    预防为先,迎接拐点——从新版中国

     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看防治未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辉教授

     黄辉教授认为,我国心血管疾病越治越多的背后是危险因素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不佳。其中,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不足。国外成功经验提示我国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就应从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为迎接ASCVD从治到防的拐点,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其中四大亮点将助力我国ASCVD的预防大业。

    

    陈鲁原教授访谈实录:

     1. 这届ACC年会上高血压领域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个研究。

     陈鲁原教授:本届ACC年会中有两项高血压领域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一项研究发现,与标准社区医生处理流程相比,由经特殊训练驻理发点药师派发药物使高血压顾客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而在我国,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来防控高血压。这项研究告诉我们,高血压防治的宣传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进而提高整体高血压防治水平。目前,我国基层高血压的防治重点仍然是社区中的退休人员(老年人群),对于职场人群(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仍不足。

     美国最新版高血压指南修改了高血压的定义,这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时机、高血压的分级等。新指南将130~139/80~89 mmHg定义为一级高血压;≥140/90 mmHg则为二级高血压,并推荐二级高血压就要起始联合用药。这说明,在美国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在中国相当于一级高血压的患者即起始联合治疗。因此,在ACC年会上公布的另一项研究中对收缩压在140~160 mmHg间的患者进行联合降压治疗,结果患者的替代终点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患者对于起始联合降压的耐受性是良好的。因此,在我国对于140~159/90~100 mmHg范围内的人群起始联合治疗的时机可能已经到来,获悉中国高血压新指南将会建议对于血压≥150/95 mmHg的患者启动联合治疗。

     2.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高血压防治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陈鲁原教授:第一,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只有40%,高血压控制率只有14~17%。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认为,只有当高血压治疗率达到70%、高血压控制率达到50%时,中国重新定义高血压以及提出更严格的血压控制目标,才有现实意义。我们认同并接受正确的、先进的理念,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团队和综合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不是大医院医生努力就能达到的,目前我国和美国间还存在不少差距。

     第二,和美国指南相比,在操作性方面我们是有差距的。我国指南重点不够突出,流程图少,不如美国指南直观易读。但在个体化治疗方面,我认为中国高血压指南比美国指南好。美国指南对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值一刀切,而中国高血压指南在目标值的制定方面比较合理,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对于糖尿病人群,指南提出目标值应该是130/80 mmHg,但是如果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则建议放宽到140/90 mmHg。高血压合并特殊疾病还包括合并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后的高血压等。其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CKD人群的降压目标值应该个体化。对于老年人群,指南提出两步走,收缩压先降到150 mmHg以下,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再降到140 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CKD的患者,如果没有蛋白尿,目标值可以是140/90mmHg。如果有蛋白尿,应要降到130/80 mmHg以下。而有蛋白尿的话,还可细分为有微量白蛋白尿和临床蛋白尿。有临床蛋白尿的中青年患者降压目标还要更低,有建议降到120/70 mmHg。

     对于基层医生,我们有基层的高血压指南,只要达到基本目标就可以。因此,对基层医生来说,目标值就是140/90 mmHg。

     最后,期待ACC in China一路引领前沿,未来更加精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