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抑制剂:从基础到临床
2019/4/1 17:49:05孔令秋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孔令秋

     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抑制剂已获多国的药物监管机构批准,用于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不充分的患者。安进公司生产的依洛尤单抗(瑞百安?)已在国内批准上市。作为降脂领域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临床医生对依洛尤单抗了解并不多。为此,本文结合文献,从药理到临床对依洛尤单抗做一简单介绍。

     PCSK9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PCSK9是由PCSK9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肝脏产生。PCSK9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R)结合,使LDLR降解,血浆LDL-C水平升高。PCSK9的抗体能干扰其与LDLR结合,使肝脏表达更多的LDLR,从而降低血浆LDL-C水平。

     依洛尤单抗是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结合血浆中的游离PCSK9,于是血浆中能与LDLR结合的游离PCSK9减少,使再循环到肝细胞表面的LDLR更多。其直接结果是,肝脏能够从循环中清除更多的LDL-C,进而降低血浆LDL-C水平。

     此外,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循环中的PCSK9水平上调,这提示抑制PCSK9通路或可协同他汀类药物的降LDL-C作用。研究显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突变和PCSK9突变的降LDL-C作用对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累积作用,这意味着PCSK9抗体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可相加。

     PCSK9抑制剂的临床获益

     总结PCSK9抑制剂所能带来的临床获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LDL-C,最多可降低70%。研究显示,PCSK9抗体可与游离PCSK9快速结合,单次给药后4小时内对循环中游离PCSK9的抑制程度达到最大,单次给药后第1周即显著降低LDL-C(图1)。此外,在他汀类治疗的基础上,PCSK9抑制剂最多还可再降低LDL-C 60%。②降低脂蛋白a水平达18%~36%,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达12%~31%,轻度增加HDL-C达5%~9%。③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百分比。④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他汀治疗基础上,依洛尤单抗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图1 依洛尤单抗单次给药后第1周即显著降低LDL-C

     FOURIER研究是一项多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27564例他汀治疗LDL-C≥70 mg/dl患者,随机分别接受依洛尤单抗或安慰剂治疗,主要有效性终点为由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中位随访持续时间为2.2年。研究结果显示,在他汀治疗基础上,依洛尤单抗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15%(图2)。

    

     图2 FOURIER研究:依洛尤单抗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

     依洛尤单抗的药理学特征

     吸收、分布和起效

     初次皮下注射依洛尤单抗后,全身性生物利用度为72%。表观分布容积均为3.3 L,表明组织分布有限。首次皮下注射PCSK9单抗后4~8小时内,PCSK9开始失活。

     代谢和清除

     依洛尤单抗有两个消除相,低浓度时的消除主要通过与PCSK9结合,高浓度时则主要通过非饱和蛋白质降解途径而消除。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消除半衰期为11~17天。

     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相对于无肝病的患者,轻中度肝功能受损患者(Child Pugh A级或B级)依洛尤单抗的暴露减少40%~50%。肝功能受损者暴露减少并没有改变PCSK9失活的时间进程,因此,不推荐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会增加循环中PCSK9的水平。他汀类药物通过促进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的释放,刺激PCSK9的产生。这表明,与使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PCSK9抑制剂在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更有效。PCSK9抗体降LDL-C的百分比与他汀类的剂量无关,提示PCSK9抗体可以抑制他汀类药物升高PCSK9的作用。

     不良反应

     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局部注射部位反应,通常轻微,如红斑、疼痛或瘀斑,在使用依洛尤单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7%~10%。

     临床试验评估了最长使用5年PCSK9抑制剂的安全性,严重的不良反应少见。

     免疫和过敏反应

     PCSK9抑制剂可引起超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和荨麻疹。严重过敏反应已有报道,病例很少,包括钱币状湿疹、重度荨麻疹和超敏性血管炎。此外,临床试验没有检测到依洛尤单抗的中和抗体。

     神经认知毒性

     少量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依洛尤单抗的患者神经认知症状稍增多(<1%)。但FOURIER研究的一项评估神经认知功能的子研究显示,依洛尤单抗治疗(n=586)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与安慰剂(n=618)相当(图3)。

    

     图3 与安慰剂相比,依洛尤单抗组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肌肉毒性

     患者在使用PCSK9抗体后,未出现肌肉毒性和肌酸激酶升高。此外,已经在使用他汀的患者在加用PCSK9抗体后,未发生肌肉毒性反应。

     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小鼠研究显示,PCSK9可能是正常胰岛功能所需的。然而,迄今发表的临床研究都未发现使用PCSK9抑制剂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全和糖尿病发生率增加有任何关联。

     用法用量

     依洛尤单抗为无菌、一次性使用、无防腐剂的溶液,装在皮下注射用的预装注射器或注射笔中,注射部位为上臂、大腿或腹部。推荐剂量为一次140 mg,每2周1次,或一次420 mg,每月1次,均为皮下给药,两种剂量在临床上等效。在之前获批用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的基础上,2019年1月,依洛尤单抗获批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适应证。

     PCSK9抑制剂正在进行的研究

     目前,PCSK9疫苗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理论上该疫苗也应能降低PCSK9水平,且给药频率更低。

     2016年,新型PCSK9抑制剂bococizumab的心血管结局研究被叫停,原因在于该药的降LDL-C效果会随时间逐渐减弱,并且其免疫原性(抗药抗体滴度高)和注射部位反应超过预期。另外,即使在抗药抗体阴性的患者中,LDL-C降低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单克隆抗体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是PCSK9反义分子、锁核酸(LNA)反义化合物和PCSK9-小干扰RNA(siRNA)。理论上,这些分子可明显降低胞内和胞外PCSK9水平、给药频率更低,且费用也可能更低。这些替代疗法在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确定其耐受性和远期安全性。

     此外,多家制药公司正在研究拮抗PCSK9的口服药。与注射治疗相比,口服药的优点可能是成本更低且患者更愿接受。这些药尚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

     作者

    孔令秋,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师从著名心脏病学家唐红教授、葛均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介入心脏病学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