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强音 戈局新生】2023中国之声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3/3/29 17:02: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前言】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肝癌和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呈“双升”态势。虽然外科手术是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案,但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较低,复发率较高,无法满足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需求。近年来,系统治疗迅速崛起,靶向药物与外科治疗共同构成了综合治疗的临床新决策。

     一直以来,我国临床医生和学者也在默默深耕,为不断改善中国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而努力,为肝癌和肠癌的治疗领域贡献中国力量。在2022年的ASCO大会中,我国临床医生共有瑞戈非尼的7个肝癌数据、4个肠癌数据、1个GIST数据研究成功入选。2023年初,针对拜万戈?和多吉美?又有10余个数据顺利发布,这是众多中国学者努力的成果,更是中国学者在世界舞台发出的“大国强音”。为传播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治疗的学术前沿进展、推动临床诊疗发展、进一步提高晚期肝癌疗效,【大国强音 戈局新生】2023中国之声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3月25日于陕西西安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助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韩风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广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勇教授及共同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滑动查看图片

     【开场致辞】

     左起嘉宾:窦科峰院士、蔡建强教授、韩风教授、梁军教授、谭广教授、曾勇教授

     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开山教授主持下,窦科峰院士及大会主席团进行开场致辞。专家们指出,目前肝癌的综合治疗已经出现一些新的认识和策略选择,尤其中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取得了长足发展,新辅助治疗、早诊早治方面也越发受到关注。中国的专家团队成功站在世界舞台发出属于中国肝癌的学术之声,希望未来更多研究开展,不断引领肝癌治疗进步。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高飞教授分享】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邱双健教授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飞教授带来瑞戈非尼降低门静脉高压的研究分享及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治疗的一些思考。高飞教授指出,大部分肝癌来源于肝炎肝硬化,而9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门静脉高压,增加肝癌手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难度。因此,应重视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的诊治。基于已有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数据,瑞戈非尼可全面抑制促血管生成靶点、抑制下游通路RAF、减少血管生成,通过抗肝纤维化、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门脉血流动力学等多重机制,有效改善手术和TACE治疗结局,是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优选。

    

    【中国之声 领创戈局】

    

     【毕新宇教授分享】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宇教授分享了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比瑞戈非尼二线治疗肝癌的最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33例于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接受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联合治疗组,94例)或瑞戈非尼单药作为后线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单药组,39例)。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25.53% vs. 10.26%)、疾病控制率(DCR,87.23% vs. 66.67%)和无进展生存(PFS,9.0个月 vs. 4.0个月)明显高于单药组。二组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总发生率和3/4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毕新宇教授总结到,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治疗取得了PFS 9个月的好结果,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瑞戈非尼在肝癌二线治疗或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证据,有助于给肝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鲁东教授分享】

     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主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鲁东教授分享了从2019年8月到2022年5月瑞戈非尼用于一线治疗失败后BCLC C期HCC的疗效及预后分析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03例接受瑞戈非尼二线治疗的BCLC C期HCC患者(瑞戈非尼联合TACE组:51例,瑞戈非尼单药组:52例)。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联合TACE组的中位总生存(mOS)明显长于瑞戈非尼单药组(11.3个月 vs 8.2个月)。两组患者的TRAEs发生率分别为78.43%和75%,3~4级严重不良事件(SAEs)发生率分别为19.61%和13.46%。鲁东教授总结到,相较于瑞戈非尼单药,联合治疗能够延长患者OS,并且通过亚组分析发现,相较瑞戈非尼单药,ECOG-PS评分为0~1分、肿瘤大小<5 cm、肿瘤数≥3个的HCC患者接受联合治疗获益更为显著。

    

    

    

     滑动查看图片

     【讨论环节】

     左起嘉宾:曾勇教授、邱双健教授、朱红教授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勇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邱双健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红教授在讨论中分享到,瑞戈非尼抗肿瘤生长、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免疫环境等作用大家已有目共睹,同时瑞戈非尼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的门静脉高压,既实现抗肿瘤治疗,又能改善患者肝病基础状况,在肝癌二线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清宇教授分享】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广教授的主持下,江苏省肿瘤医院徐清宇教授分享了TACE+瑞戈非尼+PD-1抑制剂治疗索拉非尼耐药后HC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从2018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索拉非尼耐药HCC患者(瑞戈非尼+PD-1单抗+TACE组:35例,瑞戈非尼+TACE组:41例)。瑞戈非尼+PD-1单抗+TACE组患者的mOS(19.7个月vs 15.2个月)、mPFS(6.4个月vs 3.8个月)、ORR(37.14% vs 19.51%)、DCR(71.43% vs 48.78%)均高于瑞戈非尼+TACE组。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PVTT)、肝外转移(有/无)、治疗方案(TACE-R/TACE-R-P)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徐清宇教授指出,在二线治疗患者肝功能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三联治疗的ORR达到37%,OS达到19.7个月,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徐教授也强调患者肝功能保护及不良反应控制依旧是肝癌治疗的难点。

    

     【彭振维教授分享】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韩风教授主持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振维教授分享“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索拉非尼单药术后辅助治疗可切除合并门脉癌栓肝细胞肝癌”的一项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对比了索拉非尼联合TACE和索拉非尼单药在合并PVTT的HCC患者中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158例患者1:1分配至两个治疗组。在中位随访28.4个月后,索拉非尼联合TACE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明显长于单药组(16.8个月 vs 12.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mOS也显著延长(30.4个月 vs 22.5个月)。与索拉非尼单药相比,联合治疗没有显示出额外的不良反应。彭振维教授提到,此次开展的Ⅲ期对照研究,充分证实了索拉非尼联合TACE在伴有PVTT的HC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出色疗效,RFS与OS均取得显著改善,为临床肝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滑动查看图片

     【讨论环节】

     左起嘉宾:韩风教授、李川江教授、徐清宇教授、彭振维教授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韩风教授主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川江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徐清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振维教授在讨论中提到,瑞戈非尼在拥有良好疗效的同时,安全性可控。临床上如何进行排兵布阵、选择三联方案的适用人群,还有很多研究与探索的空间。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窦科峰院士及大会主席团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专家们指出,本次中国之声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今天的分享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瑞戈非尼和索拉非尼的认识,新的研究和机制将助力临床更好的应用,给肝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期待未来更多研究数据成熟,助力肝癌患者的更好预后和更长生存。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