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悦·大咖谈”项目强势来袭,期待与您共襄盛举,从慢病管理到急危重症诊疗,共谋疾病全程规范化防治!
2023/4/7 17:05:26 中国医学论坛报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形势严峻,已成为当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最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数据显示[1],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3.3亿,几乎每4个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因此,做好慢病管理,延缓疾病进展尤为重要。一旦疾病进展到急危重症阶段,具有进展快、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2]。因此,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疾病诊疗规范化任重道远、势在必行,同时也是逆转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严峻态势的重要环节与关键。

     2022中国医学论坛报与齐鲁制药合作“爱悦·大咖谈”项目共开展10期精彩内容,邀请领域内专家聚焦脓毒症管理、ECMO应用、快速性心律失常诊疗、围术期综合管理、神经重症诊治方法、主动脉夹层应对策略等急危重症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分享与讨论。

     2023年,“爱悦·大咖谈”项目再次升级,将邀请数位国内业界知名专家,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全程管理策略展开深入探讨,重点聚焦于心力衰竭、神经重症、初期的心血管慢病、围术期综合管理以及相关正性肌力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管理等学术热点问题。项目首期内容将于4月震撼上线,10期精彩内容持续不断!期待与您共襄盛举,共话“心”事!

     新版指南全面解读,提升血脂达标刻不容缓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我国ASCVD疾病负担呈不断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8],因此,加强血脂管理刻不容缓。近期,《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重磅发布,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新版指南对血脂管理相关要点内容进行了更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 ASCVD 防治。

     本项目将邀请领域内专家对新版指南要点进行权威解读,提高一线临床医生对血脂管理的重视及诊疗规范。

     畅谈急性心衰诊疗新策略,解读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新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是目前内科领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急性心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其预后转归与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密切相关。在传统心衰药物治疗中,强心、利尿、扩血管三大类经典药物应用普遍,其中正性肌力药物地位逐步提升[3],不容忽视,后续临床应及时关注!

     本项目将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对急性心衰的最新诊疗策略进行深入解读,共同探索药物治疗在急性心衰诊疗中的价值和潜力。

     晚期心衰的优化管理迫在眉睫,药物治疗或有一线曙光

     2022年美国AHA/ACC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共四个阶段,其中D期又称为晚期心衰[4]。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所有的心衰患者中,每年约有5%的患者会进展至晚期心衰状态,且死亡率显著高于A/B期的心衰患者[5]。因此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如何做到早期准确识别、积极优化管理至关重要。

     本项目将针对如何早期识别晚期心衰患者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最新国内外指南诊疗策略与规范。与此同时,针对近年来指南、文献中药物治疗在晚期心衰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获益展开广泛探讨。

     关注危重症患者心衰并发症,助力综合高效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危重症患者可出现于临床各个科室,但各类危重症疾病常常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如心脏术后易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早期会有20%的患者出现左室功能障碍等[6]。因此,如何对危重症患者的心功能不全进行多管齐下、综合高效管理亟待规范与探讨。

     本项目将针对危重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易患人群特点及综合管理规范等关键问题进行解读与探讨,同时将对药物治疗在各类型危重症患者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应用经验等展开详细介绍。

     聚焦神经重症领域前沿热点,拓展综合管理新视角

     神经重症医学综合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重症医学、麻醉医学、急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技能,为神经系统疾病危重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和高质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7]。以急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重症患者日益增多,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脑功能,核心为优化脑灌注,终止原发或继发脑损伤。神经系统急危症的管理要求更高的紧迫性、统筹性和协调性。

     本项目将针对神经重症学科常见疾病综合管理策略、临床热点与难点等临床应用经验与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与传授。共同助力神经重症学科高质量发展。

     术期综合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医疗

     围术期综合管理是通过采取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的管理方式。具体内容包括术前评估,术中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选择、脆弱脏器早期预警和干预,术后疼痛管理等。旨在通过综合管理体系建立,保障患者手术及麻醉安全,提供更加舒适的医疗服务。

     本项目将就围术期综合管理相关要点内容,邀请领域内专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共话围术期管理临床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媛,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007):030.

     [2] 陈伟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007):617-622.

     [3]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J]. 临床急诊杂志, 2022, 23(8):29.

     [4] Heidenreich PA, et al. 2022 AHA/ACC/HFS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022.

     [5] Morris AA, et al. Guidance for Timely and Appropriate Referral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Oct 12;144(15):e238-e250.

     [6] Pandompatam G, et al. The role of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the management, outcomes and prognosis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Rev Bras Ter Intensiva. 2019 Oct 14;31(3):368-378.

     [7] 魏俊吉, 等.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医学杂志, 100(19):16.

     [8] 李建军, 等.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51(3):3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