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这 7 个变化,可能「血糖」已经超标了
2023/4/9 17:00: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遇到皮肤瘙痒、起疹子、长泡等情况,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不要紧,过段时间就好了。”

     一个真相是:皮肤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出现瘙痒、皮疹等信号,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血糖失控了。

     受访专家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陶小华 主治医师 丁杨

     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教授 邹大进

     血糖高,皮肤会出各种状况

     健康人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升以下。一旦血糖超标,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随之增高,会刺激皮肤出现种种问题。

     1

     瘙痒

     血糖升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就会导致皮肤瘙痒。此外,血糖升高也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因出汗减少而表现得异常干燥。

    

     2

     皮肤褶皱处变黑

     皮肤皱褶处出现天鹅绒般的色素沉着,比较常见部位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处。

     这种变化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且可能是糖尿病的第一个预警信号。

    

     3

     皮赘

     在高血糖和胰岛素刺激下,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会形成皮赘,常出现在颈部、腋窝、眼睑等部位。皮赘上长出细细的“蒂”,上面挂着个“肉球”,大部分无不适,若觉得影响美观可激光去除。

    

     4

     小腿前长斑

     表现为小腿前侧出现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刚开始时多为无痛、小且平、边界清楚的暗红疹。

    

     5

     出现水泡

     血糖失控,手脚、双腿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烫伤样的水泡。水泡外壁薄,含有浆液,周围无红晕,2~6周内可自愈,消退后在皮上留有色素沉着。

     6

     感染

     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的黏附、吞噬,进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同时,高血糖也有利于细菌繁殖。

     因此,血糖升高时,皮肤可出现红肿或皮疹,有时还有小水疱、干燥鳞屑,或是产生看着像干酪一样的白色分泌物。

     7

     环状丘疹

     好发于足背、手及关节处,表现为平滑丘疹和斑块,通常无不适感。

    

     遇到上述情况,不要单纯地认为只是皮肤问题,应尽快进行血糖检测,很可能血糖已超标但不自知。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应及时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控制病情。

     血糖高了,有机会逆转

     我国糖尿病患者有1.41亿人。相当于我们身边,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如果放任不管,身体器官、组织便如同泡在高浓度的糖水里。

     有人拿到体检报告时,可能会庆幸:血糖虽然超出正常值,但没有诊断为糖尿病,说明我很健康。但事实上,这部分人群已经处在糖尿病前期(糖前期),距糖尿病仅一步之遥。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我国有近2亿糖尿病前期患者。

     血糖高了是有机会逆转的,绝佳逆转时机便是糖尿病前期或刚诊断糖尿病时。

     在糖前期进行生活干预,一半人可以绕开糖尿病;另一半人群即使患上糖尿病,也可以减少30%左右的心血管事件。

     刚确诊糖尿病时,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时间不长,及时做好血糖管理,现有的胰岛细胞功能完全可能恢复正常。

     病程5年之内且符合超重、C肽水平高、无抗体3个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也有极大的逆转机会,逆转率达70%左右。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降糖良药

     整体来说,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是逆转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1

     早餐不晚于8:30

     医学研究显示,在8:30前吃早餐,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均较低。早餐要有肉、蛋、奶、豆、坚果、蔬菜、水果中的2种以上,不宜只吃主食。

     2

     将碳水减少至30%~50%

     血糖超标的人,主食量可减少到食物总量的30%~50%,其中粗粮占主食的一半。减下来的主食用蔬菜、肉蛋奶、坚果代替。

     3

     调整吃饭顺序

     “纤维类→蛋白/脂肪类→碳水类”的进餐顺序,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4

     细嚼慢咽

     吃得越慢,越容易有饱腹感,血糖升得越慢。进餐时间最好不少于20分钟。

     5

     多粗少精

     食物越精细、越软烂,血糖升得越快;而那些不够软烂、需要细细咀嚼的食物,更有利于稳定血糖。

     6

     烹饪方式简单点

     烹饪方式越简单,血糖升得越慢,比如即食燕麦升糖指数为83,传统需要自己煮的燕麦片升糖指数只有59。

     7

     早点吃晚餐

     《营养素》杂志刊登的研究推荐18:00左右吃晚餐,可以改善24小时血糖水平。

     8

     调整饮食结构

     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膳食结构包括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半素和纯素饮食等。

     9

     将运动变成习惯

     运动不仅能降血糖,还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推荐有氧和抗阻运动联合进行。

     10

     药物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阿卡波糖能延缓胃排空、减少葡萄糖对于胰岛素的过度刺激,同时增加饱腹感,缓解餐后的饥饿感。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来源:生命时报

    

    END

     精彩推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