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连恒 利久长安丨阿得贝利单抗肺癌领域适应症上市会隆重召开,开启ES-SCLC免疫治疗新篇章!
2023/4/11 17:00: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23年4月9日,阿得贝利单抗肺癌领域适应症上市会在上海盛大召开,多位肺癌领域知名专家、顶级大咖、学者齐聚上海,共同见证阿得贝利单抗(艾瑞利?)成功上市的荣耀时刻。与会专家聚焦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免疫治疗最新进展,深入探讨ES-SCLC免疫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模式选择、安全性数据、抗体研发设计路线,以及阿得贝利单抗关键Ⅲ期CAPSTONE-1研究数据及其研发历程。并对局晚期和围术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进行了多学科高峰对话,带来了一场热烈宏大的学术盛宴!

    

     大会主席致辞

     程颖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

     “首先祝贺阿得贝利单抗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成功上市。SCLC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恶性肿瘤,在其他恶性肿瘤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之时,SCLC却仍乌云漫天,坚守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们可谓是历经艰难险阻。尽管免疫治疗为SCLC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研究者们仍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进一步提升SCLC患者的疗效。CAPSTONE-1研究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在ES-SCLC领域的Ⅲ期临床研究,在不到2年时间里纳入了来自我国47家中心的462例患者,并且取得了十分优异的疗效数据,中国民族制药企业的成绩令人自豪。值此新药上市的荣耀时刻,首先我要致敬研发阿得贝利单抗的研发者、科学家,其次我要致敬本研究的各分中心专家。路虽远,行则将至,尽管SCLC治疗充满艰难险阻,但恒瑞医药作为民族制药企业不畏艰辛,终将改写历史。衷心祝贺阿得贝利单抗上市,希望其上市后能够惠及更多SCLC患者。”

    

     程颖教授

     领导致辞

     彭崧主任-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

     “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创新发展的策源地,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企业,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行动方案。张江在建设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道路上再次跑出了加速度,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举措。恒瑞医药落户张江十多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在创新研发领域不断实现超越,成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闪亮名片。未来,期望恒瑞医药能够扎根上海,取得更多瞩目成绩,从一个强大的企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彭崧主任

    

     大会主席团致辞

     周彩存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首先,作为卡瑞利珠单抗CameL和CameL-sq研究的Leading PI,祝贺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L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上市。阿得贝利单抗在机制上突破创新,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超越,CAPSTONE-1研究更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出色成绩。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阿得贝利单抗应用于更多肿瘤领域,造福更多患者。”

    

     周彩存教授

     李宝生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SCLC是肿瘤领域的一个痛点,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广大SCLC患者亟需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恒瑞医药多年来秉持创新研发的理念,致力于提升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最终在研发者与临床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阿得贝利单抗取得满意成绩。在此,谨代表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对阿得贝利单抗的上市表示热烈的祝贺,也期待未来能够深入探索,造福更多患者。”

    

     李宝生教授

     王宝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〇医院

     “阿得贝利单抗的上市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药理特性助力其在CAPSTONE-1研究取得巨大成功。恒瑞医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抗肿瘤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相信在全面复苏的新时代,恒瑞医药会联手各位专家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继续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谨代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向阿得贝利单抗的成功上市表示热烈祝贺。”

    

     王宝成教授

     恒瑞医药公司领导致辞

     戴洪斌总经理-恒瑞医药

     “作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多年来立足科技创新和民生需求,重点针对中国高发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阿得贝利单抗是由恒瑞医药研发的中国首个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PD-L1抑制剂,在程颖教授和王洁教授的带领下,全国47家中心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获批用于一线治疗ES-SCLC。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聚焦未获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断推出更多新药好药,造福广大患者。”

    

     戴洪斌总经理

     艾启新生·免疫新势利 阿得贝利单抗谱写SCLC全新篇章

     随后,进入本次会议的学术环节,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傅小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伍钢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〇医院王宝成教授共同主持。

    

     环节主持——傅小龙教授、伍钢教授

    

     环节主持——王宝成教授

     首先,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进行了利久长安——阿得贝利单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新选择主题报告。SCLC被称为难啃的骨头,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疾病发展快速、治疗进展缓慢、治疗效果有限,面临着重重诊疗困境。免疫治疗开启ES-SCLC一线治疗新时代,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由以往的不足10个月提高至15个月。

    

     国内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具有出色的药理特性,其与PD-L1的结合区域接近天然PD-1,与PD-L1结合亲和力更强,激活T细胞能力更强。阿得贝利单抗的CAPSTONE-1研究成为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在ES-SCLC领域取得成功的Ⅲ期临床研究,其结果亮相于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CAPSTONE-1研究入组了462例ES-SCLC患者,按1:1比例分配至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组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研究结果显示,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mOS达15.3个月,显著优于化疗,死亡风险下降28%,并且所有亚组均能从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获益。此外,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5.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0.4%。在安全性方面,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安全性良好,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相比总体安全性相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率为27.8%,相较于对照组,irAE的提升仅为10.6%,为目前ES-SCLC领域所公布的Ⅲ期临床研究中最低,≥3级irAE发生率均不超过1.8%。正是基于CAPSTONE-1研究的出色结果,阿得贝利单抗已获批一线治疗ES-SCLC适应症,其在局限期SCLC的探索也正在进行,结果值得期待。

    

     程颖教授

     然而,SCLC的免疫治疗依然有着不少的困境,为进一步提高疗效,联合治疗模式正在探索之中。PD-L1抑制剂联合TIGIT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药物、PD-L1抑制剂联合放疗等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有望令SCLC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介绍了阿得贝利单抗的作用机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到来,开启肿瘤治疗新时代,给患者带来长生存的可能和治愈的希望。中国癌症患者有着更加多样的选择,但在不同瘤种需要更多探索。阿得贝利单抗是首个我国自主研发的获批一线治疗ES-SCLC适应症的PD-L1抑制剂,对中国ES-SCL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抗体药物设计时不同lgG亚型各有特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过程中应消除Fc段效应功能以防止免疫细胞耗竭。阿得贝利单抗为lgG4抗体,Fc段与受体亲和力弱于IgG1,本身无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效应,并且Fc段234A/235A定点突变改造可进一步消除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效应、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降低抗体依赖性细胞因子释放(ADCR)效应。此外,阿得贝利单抗Fab段采用S228P突变改造,避免lgG4的Fab段置换,抗体更稳定。

     在抗肿瘤方面,临床前研究提示阿得贝利单抗刺激T细胞释放IFN-γ的EC50值更低,激活能力更强,抑瘤作用更强。CAPSTONE-1研究证实,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为ES-SCLC患者带来更长的PFS和OS获益,其结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获批了一线治疗ES-SCLC适应症。

    

     周彩存教授

    

     上市仪式

    

    

     与会专家们共同参与了“利久长安” 阿得贝利单抗上市启动仪式,见证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ES-SCLC适应症在中国上市的荣耀时刻。在对话研究者环节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〇医院王宝成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博士共同分享阿得贝利单抗研发与临床研究中的历程与经验。阿得贝利单抗作为国内首个获得成功的用于ES-SCLC的PD-L1抑制剂,在研究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但在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填补了中国SCLC免疫治疗领域的空白。未来,期待阿得贝利单抗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其在SCLC治疗领域的的价值。

    

     方兴未艾·肺跃新利程 聚焦NSCLC 免疫治疗前路大放异彩

     第二环节,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〇医院王宝成教授主持。

    

     环节主持——范云教授、李宝生教授

    

     环节主持——王宝成教授

    

     首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就局晚期NSCLC免疫联合放疗新进展进行了主旨演讲。放疗是局部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兴起,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策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础研究表明,放疗不仅能够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还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从而实现协同增效的抗肿瘤效果。在免疫治疗喜报频传的同时,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也在有序展开,如何排兵布阵,让放免联合治疗为患者带来1+1>2的效果,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在Ⅲ期不可手术的NSCLC患者中,两项Ⅲ期研究确立了放化疗序贯PD-L1抑制剂巩固治疗的标准治疗地位,PD-L1抑制剂在与放疗联合应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尤其是在肺毒性上,相较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对PD-L2/PD-1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较小,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

     此外,免疫与放化疗同步进行,先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再行放化疗的模式正在如火如荼探索中,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对于Ⅲ期不可手术患者,能否通过新辅助免疫治疗将患者转化为可手术,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临床问题。SHR-1701-205研究应用恒瑞公司自主研发的PD-L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SHR-1701,首次探索了不可手术Ⅲ期NSCLC 免疫转化治疗的临床价值。SHR-1701分子结构上PD-L1抗体为阿得贝利单抗,Fc端链接上TGF-β trap。在该研究中,1/4的患者能够在诱导治疗后转化为可接受手术治疗,pCR率达到25.9%,MPR率达44.4%,并且在51.9%的患者中观察到淋巴结降期(pN2到pN0-1,57.1%;pN3到pN0-2,66.7%),对初始不可手术的患者而言意义重大,这也提示了SHR-1701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能够带来理想的转化治疗效果。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经过SHR-1701±化疗治疗后,取得了可转化治疗的机会。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一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FS)为74.4%,中位EFS未达到;而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中,一年EFS率为55.9%,中位EFS为14.9个月,与既往同步放化疗的数据一致。这一结果也提示了完成诱导治疗并成功接受手术的患者,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生存获益。

    

     朱正飞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重点讲解了围手术期NSCLC免疫治疗进展。早期NSCLC术后复发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围术期化疗是术后复发高危患者标准治疗方案, 但仅仅改善5%的术后5年OS率,围术期免疫疗法的兴起,有望大幅延长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

     新辅助免疫+化疗对比化疗优势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完全病理缓解(pCR)率。CheckMate816研究是首个免疫联合化疗用作新辅助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术后达到pCR的患者无事件生存(EFS)优于未达到pCR的患者。在中国患者人群中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也证实联合方案显著提高pCR率与主要病理缓解(MPR)率。

     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围术期治疗Ⅱ-ⅢB期可切除NSCLC的Ⅰb期研究结果,重磅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结果显示应用阿得贝利单抗新辅助治疗患者,pCR率达29.7%,MPR率达51.4%,1年的EFS率达77.8%。从手术结果来看,首先,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手术切除率高达91.9%,这一可切除比例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可切除比例相似(83.2%-93.0%),力证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作新辅助治疗的策略未影响手术的可行性;其次,94.1%的手术切除患者达到R0切除,73.1%的患者实现淋巴结降期,提示着更低的长期复发风险和更长的生存时间,为早期患者带来福音。在手术方式选择上,相较于CheckMate816研究,接受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微创手术率(61.8%vs.29.5%)和更低的全肺切除术率(5.9%vs.16.8%)。

     NSCLC患者的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免疫治疗转向新辅助治疗的前景即将到来。大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新型联合疗法试验正在进行,并显示了初步疗效获益,但仍有许多因素有待确定,包括预后预测因素,以及探索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最佳治疗模式仍待深入探索。

    

     陈克能教授

     鼎力劦行-多学科对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操乐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范朝晖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健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朱慧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组成多学科MDT团队,从不同科室角度,对免疫转化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上海市胸科医院蔡旭伟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何志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雯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杨润祥教授以及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围绕新辅助免疫治疗、辅助免疫治疗等前沿热点展开多学科MDT讨论,激发学术火花。

    

     扬帆起航 共创未来 阿得贝利单抗绽放耀眼光辉

     合众连恒,利久长安。阿得贝利单抗上市会在意犹未尽的学术盛宴中圆满结束。阿得贝利单抗的成功上市不仅为ES-SCLC患者带来了疗效可靠、安全性更优、可及性更佳的治疗选择,更是再次彰显我国民族药企——恒瑞医药自主研发创新物的雄厚实力。相信在未来,随着研发不断深入,恒瑞医药定能砥砺奋进,带来更多更好的民族创新药物,惠及更多患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