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折,吃维生素D补充剂有用吗?《柳叶刀》子刊再添证据!
2023/4/14 12:23: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文授权转自医学新视点
骨骼强健,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50%的女性和25%的男性受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困扰。而且大多数人在30岁后骨量就开始下降。因此,保护骨骼、预防损伤至关重要。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全球约有1.78亿新发骨折病例,其中绝大多数骨折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而女性、年龄较高或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骨折的发生风险则相对更高。
维生素D在促进肠钙吸收、增加骨量、维持肌肉的功能和平衡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往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也提示,人体较低水平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首选指标)可能与总骨折(即任何部位的骨折)和髋部骨折的风险增加有关。
不过,针对现有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再回顾研究显示,目前证据并不足以支持单纯补充维生素D能降低骨折的风险。VITAL试验(共纳入25871例参与者)最新中位随访5.3年的分析结果也显示,每日补充20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3对老年男性(年龄≥50岁)和女性(年龄≥55岁)的骨折发生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而每日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3(如10000 IU/天)或间歇性服用高剂量维生素D3或许还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近日,《柳叶刀》旗下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来自澳大利亚QIMR伯格霍夫医学研究所(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每月1次大剂量(60000 IU)补充维生素D并不会增加老年人群的骨折发生风险,而长期采用这种剂量方案补充维生素D还可能降低总骨折的发生率,不过这一发现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既往补充维生素D对骨折影响的相关探索研究主要采用每日给药方案,很少有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探索维生素D每月1次给药方案在骨健康方面造成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当前这项大型、基于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D-Health Trial)探索了60岁~84岁老年人群每月补充60000 IU的维生素D3(最长5年)对总骨折率的影响。
研究共招募21315例来自澳大利亚的参与者,并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至维生素D组或安慰剂组。其中,维生素组的参与者每月服用1次维生素D3补充剂(含量为60000 IU);安慰剂组的参与者每月服用1次安慰剂,所有人均服用5年。
最终分析共纳入20326例参与者(45.7%为女性;平均年龄69.3岁),其中维生素D组10154例,安慰剂组10172例。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5.1年。
随访期间,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568例(5.6%)和603例(5.9%)参与者发生了≥1例骨折事件。针对随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每月1次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3的参与者相较于安慰剂组参与者,其总骨折的发生风险并无明显差异(总体HR=0.94;95%CI=0.84~1.06)。
此外,具体到骨折类别,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参与者非椎体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髋关节、腕关节、肱骨近端和脊柱)、髋部骨折的总体发生风险并无显著差异。
但是,分析发现,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维生素D组参与者相较于安慰剂组参与者总骨折的发生风险似乎有降低的趋势。从随访的第3.5年左右时间开始,维生素D组参与者相较于安慰剂组参与者总骨折风险表现出更低的发展趋势(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p值为0.14),而到了随访的第5年,维生素D组参与者相较于安慰剂组参与者总骨折事件发生风险的降低趋势则更为明显(第5年时HR值为0.83;95%CI=0.69~0.99)。

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每月1次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3可能会降低男性骨折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显著意义,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男性参与者的获益程度将逐渐明显(第5年时HR值为0.71;95%CI=0.55~0.93);与此不同的是,每月1次高剂量补充的维生素D3对女性骨折事件的发生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总的来说,根据随访5年的数据,当前研究并没有发现每月1次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3将会对老年人群的骨折发生风险造成影响。但是,从随访第3.5年开始,每月1次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3的参与者总骨折事件的发生风险显示出获益趋势。也就是说,长期以60000 IU/月的剂量补充维生素D3可能是有益的。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补充维生素D剂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血液中维生素D过高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中毒。因此尽管当前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最新洞见,但普通人群应对单次高剂量摄入维生素D保持谨慎态度。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往期推荐
这些用药“小错误”还在犯?北医三院药师团队“划重点”!
『地坛治学』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北京地坛医院陈志海教授带队!10天培训流行性感冒的规范化诊疗
快速入门!15天读懂肺功能报告单!
新冠病毒起源最有可能是什么?中疾控最新回应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解锁更多精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