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过长、午睡、打鼾…这些习惯导致中风、全因死亡风险飙升约3倍!但这个办法能抵消
2023/4/14 21:00: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本文授权转自梅斯医学

     天气渐渐回暖,春风阵阵拂面,“春困”是真的熬不住!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成了不少当代人的春日(一年四季)真实写照。

     但可别怪小编老生常谈,熬夜一时爽,健康火葬场!熬夜的健康损害巨大,几乎全身器官都难逃一劫——糖尿病、心梗及心脏病、多种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疾病风险均会显著增加。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虽然我熬夜,但睡得久啊”或者“我不仅不熬夜,还喜欢睡午觉,岂不是相当健康”。可别沾沾自喜,你可能不小心踩了“健康睡觉”陷阱!

     近日,Neurology上最新发表的研究提示,多种睡眠障碍模式或会增加中风风险!其中,睡眠不足(<5小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时间过长(>9小时)排前三,这三大睡眠障碍症状会导致中风风险大幅上升,分别升高215%187%167%

     可见,睡个好觉和好好睡觉,实在是太重要了。睡得“不好”,真的伤脑!快来看看你“踩雷”了没?

    

     研究者从国际病例对照研究INTERSTROKE中收集到4496名参与者,一半为急性中风患者,另按照年龄和性别为此匹配到2248名健康对照。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了所有参与者上个月的睡眠情况。

     其中,睡眠情况包括夜间睡眠时长(取整,四舍五入)、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SOL)、夜间觉醒、白天睡眠(包括持续时间和是否有计划)、打鼾/喷鼻息/喘气、睡眠呼吸暂停/窒息。

     基于以上睡眠情况,研究者计算得到一个汇总的计数变量,被定义为“睡眠障碍症状负担”。该数值的范围在0-9,分数越高,意味着睡眠障碍症状的数量越多。

     结果显示:睡眠时长与急性中风——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联,睡眠不足或过长均会显著增加中风风险!

     具体来说,与推荐的每日7小时夜间睡眠相比,夜间睡眠<5小时,罹患急性中风的风险高3.15倍;而夜间睡眠>9小时,罹患急性中风的风险高2.67倍

     因此,睡太少或睡太多都是“大脑杀手”,夜间睡眠时间控制在7~8小时为最佳!

    

     睡眠时长与中风之间的关联

     午睡/白天小憩与急性中风——长时间(>1小时)和未计划的午睡会显著增加罹患中风的风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玩了一早上感觉很累,下午2~3点突然想睡一觉,结果一觉醒来天黑了,简直踩了“不良午睡模式”的大坑。在超1小时和未计划睡眠的双重buff下,给脑血管带去了重击,罹患急性中风的风险会升高146%

    

     午睡时长/是否计划与中风风险的关联

     其他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与急性中风——自我报告的较差或一般的睡眠质量、更长的SOL、更频繁的夜间醒来与急性中风风险增加相关,具体数值来看分别升高52%、32%和33%。

     此外,自我报告的打鼾与中风风险高1.91倍相关,睡眠呼吸暂停与中风风险高2.87倍相关。

    

     其他睡眠质量相关因素与中风风险的关联

     以上只是单个模式的影响,事实上我们也知道,睡眠障碍症状往往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管齐下”。而在多重打击下,让本来就不顽强的心脑血管更是雪上加霜。

     从“全局”来看,睡眠障碍症状负担的得分越高,中风风险也随之上升。

     具体来说,与仅有0~1个睡眠障碍症状的相比,评分为2~3时,中风风险增加63%;评分为4~5时,中风风险增加208%;当评分超过5时,中风风险竟高出5.38倍!

     如果你是“夜猫子”,夜间睡觉时间不足,又习惯性地睡个长长的午觉,那么你罹患中风的风险在不知不觉中升高1.63倍;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出现打呼噜、入睡困难以及夜间频繁醒来的情况,直接可以被打上“中风高危人群”的标签了!

     可见,睡得不好真“伤脑筋”啊!不过,对于有些“被迫性熬夜”或者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真的没有办法补救“睡不好带来的健康损害”了吗?!

     诶,这个办法还真被国人研究团队找到了!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超9万的队列进行了追踪,结果发现,睡眠时长过短(<6小时/天)或过长(>8小时/天),均与更高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然而,如果达到推荐量的中等至剧烈身体活动(MVPA),能够有效地“抵消”部分不良的健康影响。该研究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

    

     最终纳入研究的92221名参与者中,有19.7%睡眠时间过长(>8小时/天),另有7.1%的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从运动情况来看,超过三分之一参与者的体力活动量很低,39.1%的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MVPA量。

     在7.0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共记录到3080起死亡,其中1074名(1.16%)参与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871名(2.03%)死于癌症。

     结果显示,夜间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相关,而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呈L型相关。从下图来看,睡眠时间在7~8小时/晚健康风险最低,无论是睡过短或睡过长均会增加全因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不过相对来说,短时间的睡眠危害更大,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34%和56%有关。

    

     睡眠时间、总PA、MVPA情况与全因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关联

     按照PA和MVPA量分层之后,可以观察到:随着PA量增加,与短睡眠时间和长睡眠时间相关的死亡风险均出现下降的趋势。换言之,较高的运动量可以抵消不良睡眠时长带来的健康损害!

     具体来说,当睡眠时间在6~8小时PA量达到最大时,死亡风险达到最低点!不过在高水平PA的情况下,睡太久或太短甚至不会影响到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但如果PA降至中等水平,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升高63%和77%。但过长的睡眠时间,不会有不良影响。

     然而,如果是个“懒狗”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低水平PA下,过短或过长时间的睡眠会导致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51%和10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高3.93倍和2.35倍,甚至癌症风险也会升高83%和85%。

    

     PA水平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同样,当MVPA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之后,睡太短或太长带来的不良健康风险竟消失了!(于是就会出现如下情况:今天下午刚去健身房“续的命”,我今晚就要熬夜把它“花掉”

    )

     综上,千万不要忽视睡眠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睡不够和睡太久,均会大大增加中风、心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率!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或能有效抵消以上风险。

     当然啦,这篇研究并非鼓励大家熬夜或长睡,而是在强调规律运动的重要性!对于有些“不得不熬夜”的苦命人,可以培养一个喜欢的运动,每周给自己“规定”个运动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参考资料:

    

     往期推荐

     这些用药“小错误”还在犯?北医三院药师团队“划重点”!

     『地坛治学』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北京地坛医院陈志海教授带队!10天培训流行性感冒的规范化诊疗

     快速入门!15天读懂肺功能报告单!

     新冠病毒起源最有可能是什么?中疾控最新回应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解锁更多精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