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个国际庞贝病日】走近庞贝病,专家携手话未来
2023/4/15 18:08:00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23年4月15日是第10个“国际庞贝病”日,庞贝病(Pompe disease)又称为糖原累积病Ⅱ型,是一种由于编码溶酶体内酸性α-葡糖苷酶(GAA)的基因缺陷所致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分为婴儿型庞贝病(IOPD)和晚发型庞贝病(LOPD)。婴儿型主要累及骨骼肌和心肌,病情进展迅速,若无有效治疗,常于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晚发型主要累及躯干肌、四肢近端肌群及呼吸肌,疾病进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呼吸衰竭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庞贝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呼吁更多人关注庞贝病群体,本报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傅立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焉传祝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雯华教授接受访谈,就庞贝病诊疗话题展开精彩阐述。以下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傅立军教授访谈内容精选

     焉传祝教授访谈内容精选

     朱雯华教授访谈内容精选

    

     认识庞贝病的临床表现

     庞贝病最早由荷兰的病理学家庞贝(Pompe)报道,又称为糖原累积病Ⅱ型,是由于先天性GAA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根据发病年龄可以分为IOPD和LOPD。傅立军教授介绍,典型IOPD患儿的GAA活性完全缺乏或严重下降,在1岁以内起病,心肌和骨骼肌常被累及,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严重,若不进行酶替代治疗,一般在1岁以内就死于心肺功能衰竭。LOPD患者则于1岁以后起病,一般不累及心肌,主要是影响到骨骼肌或呼吸肌。

     焉传祝教授指出,LOPD起病隐秘,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消瘦、体格虚弱、不耐受疲劳,或者轻度畸形如高额弓、脊柱僵硬等,缺乏明显的临床特征,患者的首诊常涉及多个科室,如出现脊柱侧弯就诊于脊柱外科;出现呼吸困难就诊于呼吸内科等,庞贝病患者往往缺乏其他科室的关注,因而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在此,朱雯华教授呼吁道:“各个学科的医生要加深对庞贝病的认识,共同关注这个罕见群体。”

    

     盘点庞贝病的治疗手段

     酶替代疗法

     采用重组人类GAA(rhGAA)进行酶替代治疗是庞贝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朱雯华教授表示,酶替代治疗在庞贝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通过静脉输注患者体内缺乏的GAA弥补基因缺陷达到治疗目的,对于很多IOPD患儿,及时应用酶替代治疗可以逆转心脏结构改变,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甚至总生存。但酶替代治疗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肌肉已严重受累和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晚期患者效果并不显著。

     运动方式指导

     焉传祝教授指出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给予庞贝病患者运动方式的指导。庞贝病是一种糖原代谢类疾病,患者因为缺乏GAA造成了体内“垃圾糖原(正常糖原分解后剩余的残存糖原)”聚集,因此生活中可以指导患者多进行消耗脂肪的运动,减少消耗葡萄糖的运动,以减少体内“垃圾糖原”的生成,从而缓解症状。

     潜在疗法

     对于庞贝病未来的治疗方向,朱雯华教授表示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其一,研发可增加酶替代疗法稳定性、增加酶的细胞摄取量的小分子药物;其二,探索可以改善糖原累积肌肉后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药物;其三,开展基因治疗,即通过将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转入肌肉或肝脏中进行表达,以实现治疗效果,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相关临床试验已经开展。

    

     分享庞贝病的临床工作成果

     傅立军教授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IOPD的工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很早便关注到了IOPD,2006年在国内首次采用酶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的方法诊断了第一例IOPD;2013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中国IOPD的临床特点和自然病史;2017年报道了在中国人群中引起IOPD的最常见的热点突变,包括南、北方地区的IOPD患者最常见的热点突变;2019年在国内报道了采用外周血涂片快速筛查IOPD的方法,并在国内进行推广;2021年牵头在国内完成了关于中国IOPD酶替代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2022年参与了庞贝病第二代酶替代治疗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内首个启动庞贝病注册登记研究的中心,焉传祝教授表示,庞贝病患者表现为糖原贮积在肌肉细胞的溶酶体内,肌肉活检时表现为一定的特征性,该中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LOPD患者的肌肉活检工作,到目前为止在中心登记的庞贝病患者约有70多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现存患者约有41例,定期接受治疗的约有34例。2022年,该中心对全国现存的庞贝病患者做了一个横断面的调查,对中国庞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进展情况、预后情况等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也在国际期刊上进行了发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国内首个牵头开展LOPD高危筛查的医学中心,朱雯华教授分享了开展筛查工作的相关情况,华山医院从2020年开展了关于LOPD的高危筛查,根据患者早期出现的相关临床表现如“无明显原因的肌酸激酶升高,中轴肌无力,不明原因的四肢无力、呼吸衰竭、脊柱侧弯”等进行筛选,朱教授强调了早筛查、早诊断的重要性,很多庞贝病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未来要联合相关科室提高对庞贝病患者的诊出率。

    

     改善患者就医困境

     推动庞贝病诊疗水平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庞贝病从以前的“无药可治”发展为现在的“有药可治”,酶替代治疗是庞贝病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费用很高,很多家庭在确诊庞贝病后面临着重大的经济负担,后续治疗非常困难。傅立军教授表示应该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庞贝病孩子实现早日诊断,通过医保、商业保险等多种途径来进一步减轻庞贝病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庞贝病患者不仅有药可治而且能治得起。焉传祝教授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的提高,庞贝病的用药保障也在提高,包括山东省在内的一些省份可为患者报销大部分的治疗费用,对于患者自费部分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治疗资金筹备,如慈善机构、补充医疗保险等。

     未来如何应对庞贝病的诊疗挑战,傅立军教授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早诊断:早日诊断可提高IOPD患儿的治疗效果,未来需关注如何发展、推广新的检测方法;(2)研发新的治疗手段:传统的酶替代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运动发育上效果尚不理想,目前研发的第二代酶替代治疗观察到能明显改善庞贝病患者的运动水平,相关临床研究已经开展。基因治疗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但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关于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索。焉传祝教授表示,要从国家、政府、公众等各个层面加强对庞贝病的关注,让更多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然后,要阻断庞贝病的遗传,积极开展婚前基因筛检工作,进行生育指导;再者,积极开展系列患教活动,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朱雯华教授表示,要要提高儿童保健医生、家长等多方力量对庞贝病患者的认识,普及新生儿筛查,团结庞贝病患者,为更多患者争取生命健康的权利。

     2014年起,国际庞贝病协会(IPA)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国际庞贝病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庞贝病的认识。口号:Together We Are Strong!在一起我们更强大!

    

    

     傅立军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病学组遗传代谢心肌病协作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科联盟委员兼秘书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执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兼心血管学组组长

     《中华儿科杂志》通信编委

     长期从事儿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近年来在eClinicalMedicineJ Thromb Haemost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著作10余部

     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焉传祝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青岛院区院长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神经肌肉病学组组长,

     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罕见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肌肉病,神经遗传、代谢病和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

     在Ann Neurol、Brain、The Lancet(clinical pictur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朱雯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肌病与电生理学组秘书

     研究方向:神经肌肉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炎性肌病的病理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

     MAT-CN-2309489

     版本号:Version 1

     计划批准日:2023年4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