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学了医,就不得不收藏(五)
2015/6/30 医学论坛网

    

    

     “生老病死”,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医生的参与,为所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致敬!同时,医学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也请为那些做医学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的前辈们致敬!

    

     李兰娟(1947.09.13- ),女,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还从基因的角度首次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

     兼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委,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会长,《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主编等学术职务。还担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技术副总师,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和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总后勤部一代名师。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长征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第九届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学分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主任委员、世界临床药物杂志副主任编委、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常委、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编委等兼职。曾任皮肤性病学科主任、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病学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9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及军队真菌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成果奖24项。2013年获首届“叶剑英奖”,2014年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终身成就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东昕(1955.10.24- ),肿瘤遗传学及分子流行病学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8~1994年在法国里昂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和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学习和工作。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肿瘤医院肿瘤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研领域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易感性,主要学术贡献是揭示并阐明我国食管癌、胰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易感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基因组变异对肿瘤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已在Nature Genetics等期刊发表科学论文230余篇,共被同行引用10000余次,h指数60。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昌孝(1942.5.15-),男,药代动力学专家,1942年5月出生,湖南省郴州市人,196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国际药物代谢学会(ISSX)中国办事处主任,并担任中国药学会和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药学会和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及国家GL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刘昌孝同志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1968年建立第一个药代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在已鉴定的药代程序中提出模型优化和数据批处理方案,使之应用遍及国内数百单位,被发表在国内外的4700多篇论文中采用或引用。致力新药研究,承担近40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百多个创新药物的药代研究。获得国家部省成果奖34项次,另获国际奖5项。负责本院新药研究获17个新药证书,参与20多个新药证书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340余篇,中英文专著17本。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2000年获得香港紫荆花医学成就奖,200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获得国际药代学会(ISSX)特别贡献奖。

     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德培(1950.5.4- ), 医药分子生物学专家,安徽省阜南市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从事分子生物学教学和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治疗研究。

     发现马利兰可显著增加贫血恒河猴与(地贫患者胎儿型珠蛋白基因表达发现 HS2 是自基因的红系增强子;建立正常与多种突变的α与P珠蛋白基因簇转基因鼠模型,发现P-LCR与α-PCE的基因簇特异性作用及α一 PCE 中HS的协同作用;建立正常与突变的apo A 基因簇转基因鼠模型,并证明 apo C III增强子不调节同簇的 apo V 基因;研究寡核苦酸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 , 提出复制渗漏修复侬说。

     发表论文 130 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引用3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省部级奖四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耀(1937.11.23-)法庭科学、法医毒物分析专家。山西省河曲县人。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曾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人民警察一级警监警衔,现任中国法医学会理事长。主持和参加完成了二十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大会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应用效果显著,解决了一大批疑难案件物证鉴定技术难题,为国家和群众挽回了重大损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6部。筹建并发展了我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工作;参与筹建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参与制定75、85、95和10年刑事技术发展规划;主持行业标准和一些部门技术法规的制定;主编《中国法医学杂志》;长期担任印-太地区法庭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是世界毒物学家学会会员和中国地区代表;促成联合国禁毒署与中国禁毒培训合作,举办了15期麻醉药品检验技术培训班;97年任中国法医学会理事长;97年被人事部、国家教委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泛美法庭科学会授予他“对中国和世界法庭科学做出突出贡献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志红 女 (1958.12.26 -) 肾脏内科学专家。198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在医疗和科研中贡献突出,发表论著250篇,SCI收录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成绩突出。发现大黄酸是一种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药。获中国及美国专利,立项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发。研究了多种肾脏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变化与临床表型,预后的关联以及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及其变化规律。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肠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创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贵兴(1942.03.13- ),骨科学家,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博导,兼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委,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名誉主委,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SICOT组织副主席及中国部主席,国际华人脊柱学会(ICSS)主席等。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9项。发表论著500余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32部。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阮长耿(1939.08.14- ),血液病学专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1年获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血液学——血栓与止血的研究。曾任苏州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研制成抗人血小板等多种苏州(SZ)系列单克隆抗体,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发表论文500余篇,主编《血小板》、《血栓与止血》等专著9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桑国卫 (1941.11.11 -) 临床药理学专家。出生于上海,浙江吴兴人。196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药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国际药理联合会理事、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对长效甾体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种族差异及临床药理学作了系统研究。研制成功的复方庚炔酮避孕针于1993年被选为我国基本药物,1994年被WHO推荐为两种最佳注射避孕药之一。提出男性抗生育剂棉酚可能抵制肾内Ⅱ-β-OHSD导致低血钾的新假设。为我国GCP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功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倍奋(1943.05.01- ),女,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至1968 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1980至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1至9月在美国NIH做访问学者。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子免疫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工作,特别在工程抗体的研制和应用上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细胞信号转导、基因工程抗体等研究,和基于IL6/IL6R结合部位的空间结构、及抗原与抗体相互识别的立体结构信息设计新功能分子的研究。近年来还从事“抗原化抗体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机制”、“防治移植物慢性排斥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等基础研究。有关研究结果发表论文600余篇,主编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50余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祖尧(1959.10.22- ),胃肠病学专家。祖籍浙江宁波,现居中国香港。获香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3),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生命科学博士学位(1992)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莫庆尧医学讲座教授。为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美国肠胃病学学院、澳洲皇家内科医学院等九个学院的院士,担任二十多个专业学会委员。在国际上首创了为期一周的抗幽门螺旋菌治疗方案;率先采用内窥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制定多种预防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aspirin)引起的溃疡并发症的治疗方案;率先在亚太地区确立了结肠镜检查对早期发现无症状大肠癌的临床筛查价值;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面作了系列创新性研究。获200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美国防癌基金会桂冠奖Laurel奖、2009年亚太地区胃肠科最高奖项Marshall及Warren奖、2009年德国胃肠病学协会内镜奖、2011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何梁何利奖等。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2013年获颁世界杰出华人奖。

    

     石学敏(1938.6.6 -),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王辰 (1962.8.7——),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山东省德州市人。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卫生部北京医院从事临床、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任中华呼吸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呼吸医师协会首任会长。

     在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领域作出序贯机械通气、肺栓塞减量溶栓疗法等多项创新并进入国际指南,指导全球临床实践,是我国上述领域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广基(1953.04.26-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7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1995年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 “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的全国牵头人和教育部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成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支撑体系,促进了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为靶点在细胞内药物及纳米制剂的评价与筛选提供了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大品种升级改造与国际化研究。发表SCI论文276篇,SCI他引3003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红阳 女,(1952.1.31 -)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原籍山东省威海市人。1992年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生化所P.I。现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97年学成回国创办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和综合治疗病区,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创新基地。在分子诊断方面,研发了新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及血清检测单克隆抗体,获国家专利;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4个并阐明功能;首次发现新的抑制性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癌基因P28在肝癌的异常信号通路,为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分离新的磷酸酶3种,提出新的酶分类法;发现了磷酸酶PCP-2调控β-catenin介导的肿瘤信号通路,与同行合作提出新的抑制性受体调控机制在多器官存在的新概念。在Gastroenterology、Nature、Hepatology和Oncogene等发表论文75篇,影响因子190分,SCI引用527次;申报专利9项(国际1项),授权4项。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威琪(1939.05.30-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5月30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海门市。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信息学部委员、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工程技术学部主任、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及信息学科分学位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超声医学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威琪兼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及医学超声分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名誉院长。同时担任《中国医疗器械杂志》、《生物医学工程进展》编委会主任、还担任《仪器仪表学报》、《声学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10余种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曾任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盟(WFUMB)的学报《Ultrasound in Med.& Biol.》荣誉编委(大中国区2名)。

     王威琪在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多项首创或优秀的成果。他曾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盟(WFUMB)的Pioneer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和10多项省部级奖项,发表论文320余篇,著作(合编)7本,有2项发明专利。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学浩(1942.01.29-),肝胆外科、肝脏移植专家。江苏省建湖县人,196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江苏省肝移植中心主任,卫生部活体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的开拓者,国际上较早开展活体肝移植的学者之一。率先在中国大陆建立活体肝移植技术规范化体系,完成该领域多项开拓性工作,将该技术向全国推广,对我国活体肝移植的深入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在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提出创新性见解,开辟Wilson’s病外科治疗的新思路。1986年6月在国内首次报道碘化油肝动脉造影诊断肝癌;1987年在国际上率先报道125I抗癌乳剂集放疗,化疗和栓塞治疗一体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新方法,为我国肝癌的现代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

     发表学术论文33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8项。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1938.9.29- )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药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1935.12.12~)野战外科专家。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吴以岭(1949.10.24- ),河北省故城县人,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血管脉络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会长。

     继承创新首次形成“络病证治”体系和“脉络学说”,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心血管疾病治疗新途径,研发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经临床循证医学评价证实疗效确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及何梁何利奖。主编《络病学》、《脉络论》等专著,其中《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在国内3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及新加坡中医学院开课,建立三大络病专业委员会及28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现代化做出贡献。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