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SCO学术年会】李健教授:伊马替尼在GIST的治疗地位牢不可“撼”,特殊人群需进一步延长辅助治疗时限
2019/10/8 17:55:47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

     2019年9月18~22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在厦门市隆重举行,这是国内肿瘤学领域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创新精准研究、探索智慧医疗”,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提倡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基础上的精准肿瘤学,积极推动学科发展。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其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辅助治疗时限方面仍存在争议,「医学论坛网」在CSCO会议期间特邀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针对GIST诊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彩阐述和分析。

     GIST辅助治疗现状及争议——伊马替尼开创靶向治疗时代,辅助治疗时限仍存争议

     李健教授:胃肠间质瘤(GIST)是全球第一个应用分子靶向药物TKIs(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实体瘤,其成功或失败经验将为未来的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TKI辅助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应用所借鉴,并带来重要的指导价值。在GIST辅助治疗现状方面,伊马替尼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GIST辅助治疗的一线TKIs药物。现有的临床研究已经明确证实,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GIST患者的复发率、改善根治率及长期生存。

     需要指出的是,在GIST辅助治疗的时限方面仍存有争议。目前指南推荐有复发风险的GIST患者辅助治疗时限为至少3年,但经随访发现,3年后停药将导致GIST患者复发率的上升。这意味着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可能时间仍不够,因此国内外正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旨在比较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 vs 5年或者6年的疗效差异。在其最终结果公布之前,GIST辅助治疗的时限将存有争议,同时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这有待于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来证实和解决此争议。

    

     GIST危险度分级——小肠和直肠GIST存在被低估危险度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李健教授:危险度分级是GIST诊疗的核心环节之一,在评估GIST患者复发风险以及判断辅助治疗时限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国际上常用的GIST危险度分级有5~6个,我国采用的是NIH 2008版危险度分级,此危险度分级主要通过肿瘤大小、细胞核分裂象计数、肿瘤原发部位以及肿瘤是否破裂这4个因素进行评估,临床上易于掌握和应用。但需要指出的是,NIH 2008版危险度分级也存在较明为显的弊端,因此,中国GIST专家共识制定委员会经过讨论对其进行了2次修订,形成了「中国GIST专家共识2017」中的推荐版本。经过修订后,在GIST人群覆盖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覆盖所有的GIST患者。然而,修订版仍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小肠及直肠来源的GIST,此修订版的中危比例太低了,低危与高危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分级的准确性并不高,并且存在低估患者危险度的弊端,这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复发风险评估方面具有不良影响。但同时,此问题也存在于其他的GIST危险度分级体系中。针对该弊端,我们在临床上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对GIST患者的分级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来进一步完善及修订GIST的危险度分级体系。

     野生型和特殊基因突变型GIST辅助治疗——仅依据危险度分级来确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基因分型不宜作为辅助治疗选择依据

     李健教授:野生型及特殊基因突变型(外显子9突变)的GIST的辅助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在Z9001和SSGX VIII研究中也均提示此两种类型的GIST辅助治疗获益存在争议,这使得医生和患者对这两类亚组GIST患者是否要进行辅助治疗产生了极大的混淆。针对该问题,在新版的「中国GIST专家共识」中达成了一致意见,即除了PDGFRA D842v之外,其他基因分型不作为辅助治疗选择的依据,而仅依据危险度分级来进行选择。

     对于野生型患者,为何仍推荐其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这是因为目前对于野生型GIST的判断仅依据6种外显子进行检测,故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野生型”,这也解释了部分晚期野生型GIST患者对于伊马替尼治疗是有效的。对于野生型GIST,在辅助治疗期间,我们应当进行严密的监测及随访复查,及时识别疾病复发。

     另外,对于外显子9突变的GIST患者,晚期患者推荐给予伊马替尼600~800mg/d,辅助治疗中推荐400mg/d。但根据现有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外显子9突变的GIST患者,采用伊马替尼400mg辅助治疗的获益具有争议。这就抛出了1个问题——对于外显子9突变患者,辅助治疗中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孰优孰劣?前者在指南中可找到依据,但获益存在争议,而后者目前尚无明确的依据。

     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而言,对于体表面积大且耐受性好的GIST患者,与患者沟通后可采用伊马替尼600mg/d进行辅助治疗,反之则仍推荐400mg/d辅助治疗。总之,立足于指南的基础上,部分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

     中高危GIST辅助治疗时限应如何?——在争议及进展中继续前行

     李健教授:中高危GIST患者的辅助治疗时限问题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伊马替尼3年辅助治疗时限已被证实不够,现有的研究正在探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 vs 5年或者6年的疗效差异,即便其研究结果公布,也并非最终答案。

     在最新的研究结果公布之前,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时限呢?个人认为可参考相关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①小肠或直肠来源的GIST ②高核分裂象计数(≥10/50HPF)③特殊类型的基因分型,例如外显子11缺失突变,其复发风险非常高且对于辅助治疗获益明显。对于以上GIST患者,我建议推荐将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限延长至5年甚至更长。此外,对于肿瘤破裂的GIST患者,其危险度极高,国内共识认为应进行长期辅助治疗。

     小结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首个应用TKIs靶向治疗的实体瘤,伊马替尼的问世改变了GIST患者的长期生存,带来了其治疗模式的划时代改变。伊马替尼应用于GIST晚期和辅助治疗,地位不可动摇。其中,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时限方面,目前仍存在争议,正在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有望在将来改变GIST的临床治疗实践。

    

     李健教授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

     《Annals of Oncology》胃肠道肿瘤中文版编委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