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富贵病更偏爱哪些人?肿瘤专家为您揭秘!
2023/4/24 18:02:52 医学论坛网

    

     一年一度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为迎接这一活动的到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医学论坛网围绕肿瘤防治话题联合采访了多位肿瘤学专家。本期采访专家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袁光文教授,采访主题为“这一富贵病更偏爱哪些人”,采访内容如下:采访视频

     记者:请简单介绍子宫内膜癌目前的流行病学现状。袁光文教授: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也就是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一些欧美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最低,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最高,这和他们的经济水平较高、饮食习惯导致热量摄取过高有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特别在一些大城市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经逐渐超过了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记者: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早期信号?袁光文教授:阴道异常出血,表现在经量较之前明显增多,或者绝经后再度出血;

    

    ▲图源:Pexels

     白带明显增多,或出现水样白带;

     疼痛,但症状相对不常见,由于宫颈管的粘连闭锁或者子宫内膜病变产生出血堵塞造成宫腔积液,长时间累计会出现下腹隐痛或剧烈疼痛。当然如果肿瘤到了较晚期,侵犯了周围神经组织也会造成疼痛。

     实际上很多人做不到“不舒服就去看医生”,偶尔出一点血,过两天症状消失就以为没事了,实际上或许等到再出血就已经严重耽误了病情,为时已晚。

     记者:通过哪些检查对疾病进行确诊?

     袁光文教授:经阴道的超声检查,很可能能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确诊子宫内膜病变后,需要结合核磁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因为核磁的分辨率更高。

    

    ▲图源:Pexels

     影像学的检查发现异常后,需要做子宫内膜活检和病理检查,其中活检包括分段诊刮以及宫腔镜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还要强调一点,出现症状后定期体检很重要,有利于实现早期诊断,更利于预后,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在内的一部分癌前病变,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

     记者: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袁光文教授: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三联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也就是说过度肥胖、患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比健康人群高出2~3倍。 子宫内膜癌是一个富贵病,能够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不仅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还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一举多得

     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长期雌激素的作用有着密切联系。受内分泌失调的影响,比如一些患者患有无排卵性的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的卵巢肿瘤或者绝经后补充外源性的雌激素,这些都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虽然女性在绝经前体内会有周期性的雌激素作用,但同时会有孕激素起到对抗作用,然而以上案例要么是孕激素的功能不全,要么是分泌或者服用过多的外源性雌激素,最终造成雌激素的过度。

     记者:针对高危致病因素怎么预防?袁光文教授:一句话就是及时就医。

     尝试怀孕两年以上未孕就要去医院检查是否存相关疾病因素,如果存在,就要进行相应治疗。怀孕本身是对子宫内膜的一种保护,孕期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减少,因此不提倡“一直避孕”的行为。

    ▲图源:Pexels补充雌激素需要根据医嘱执行,妇科内分泌医生会根据你是否合并高危因素来决定用哪种药物,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联合补充,这样既保证了激素的水平,又降低了发生肿瘤的风险。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林奇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肠道外肿瘤,所以女性林奇综合征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至关重要。一般人群中,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终生风险是 3%,而因基因突变患有林奇综合征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 27%~71%。

     根据阿姆斯特丹标准和改良的贝塞斯达指南,满足相关条件的人群专家均建议做林奇综合征的筛查。

     记者: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放化疗的进展。袁光文教授: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了术后是否要做放疗或化疗。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单纯通过手术以及术后辅助治疗,5年的生存率就能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手术在减少创伤以及减少手术范围两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包括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或机器人手术、采用前哨淋巴结技术,已达到减少淋巴结切除范围,改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等目的。

    

    ▲图源:Pexels

     非常晚期的子宫内膜癌不能手术,或者通过初始手术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后,出现了肿瘤的复发,无法再次手术的情况下,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近年来放疗技术突飞猛进,从10多年前二维放疗发展到如今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也称四维放疗。四维放疗既保证了对肿瘤的杀伤达到最大化,也减轻了对于正常组织的副反应。子宫内膜癌治疗最大的进展就是在化疗中引入了一个免疫的治疗全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能够重新认出肿瘤细胞,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在2023年美国妇科肿瘤年会上报道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原来一线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使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记者:目前哪些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袁光文教授:早筛属于疾病的一级预防,也就是对于高危患病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失调、围绝经女性)的密切筛查。

     早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而晚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可能不到50%,差别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通过早筛能够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总的生存时间。

     专家简介

    

    袁光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 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国家癌症中心宫颈癌质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妇科协会理事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妇科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委会青年委员

     来源: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医学论坛网

     编辑:韩雪静

     审校:清扬

     往期推荐

    

     警惕静悄悄的“杀手”——肾癌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听听专家怎么说

     现实版“狂飙”,医生开车追杀院长

     活了24年意外发现少个肾!算不算残疾?

    

     业务合作/信息咨询:陈先生 13439377039

     内容合作:010-59085326,010-5908532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