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悲剧发生!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经历了什么?
2022/8/10 21:57:39 健康界

    

     近日,医疗圈流传着21岁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的故事。

     一次给患者扎针的时候,她的手被沾了患者血液的针刺伤。后来得知,患者不仅有乙肝,还有梅毒。

     职业暴露后,她恐惧而焦虑。

     「不知未来会怎样,也不知会不会感染,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时时悬着,看不到一点阳光,每活一秒都是煎熬。」她在社交媒体上说。

     吃的阻断药伤胃,她很难受。可又遭到上级领导的责备、男友提出分手、舍友主动要求碗筷分开……种种痛苦的叠加,让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我现在就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我真的不知道,以后或者未来要面对多少异样的眼光,我真的很崩溃、很崩溃,真的想结束了。」

     8月2日,这名年轻的医务人员,一次服用了一个月的阻断药,导致全身多脏器衰竭、胃大量出血止不住,抢救无效身亡。生命终止在8月3日20时。

     这一悲剧带来的警醒价值,不应该被忽视。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子隐藏在何处?

     发生职业暴露后,本该受到保护和安抚的医务人员,为何遭到身心的再次伤害?

     关注健康界 在这里读懂中国医疗

     无处不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这名年轻护士被针刺伤,是在拨针的环节。患者的手机响了,便习惯性抬手接听,这个动作导致沾染血液的针头,扎在了她的手上。

     相似的场景,引发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小七(化名)的共鸣。她职业暴露的经历,是2020年11月份在医院检验科实习期间。

     当时是给一位检查乙肝的患者抽血,也是在拔针之际,患者猛地一抬胳膊,小七右手的针刺破无菌手套,深深扎入她拿着棉签的左手手指上。

     「很多时候职业暴露的发生,不是因为医护人员不小心,而是这些情况不在医护人员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小七对健康界说。

    

     来源:受访者供图

     河北张家口护士小玲(化名)发生职业暴露,是在一次夜班的慌乱中。

     这天,急诊科来了一位受了刀伤的患者,身上的血「咕咕咕」往外冒。小玲心中一急,直接用手去按住患者的伤口,一直等到医生戴好手套、穿好防护衣。

     第二天,她得知该患者被查出HIV阳性。更加令她心惊的是,她发现自己的大拇指上有一道划痕……

     同样是在一次紧张慌乱的急诊抢救中,吉林一家三甲医院护士小夏(化名)也不幸「中招」,她是被一根沾有丙肝患者血液的针刺伤了。

     「说实话,发生针刺伤,最担心两类人群:年轻小伙和年迈老人。因为很多艾滋病毒的携带者,是二三十岁的男青年;而梅毒的携带者当中,多是高龄老人。」小七告诉健康界。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医疗工作场景中,有太多的突如其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无处不在。

     数据同样揭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严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340万卫生工作者因针刺或锐器划伤而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国这一数据约为30万人;

     全球每年超过200万名医务人员因工作原因患上传染性疾病,其中37.6%为乙肝、39%为丙肝、4.4%为艾滋病,均由针刺伤引起。

     根据《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锐器伤在各类职业暴露类型中占96.76%;

     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具主要为注射器、头皮钢针、手术缝针等;

     静脉注射、针头丢入利器盒、手术缝针等是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

     在职业暴露源阳性分布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58.69%。

     发生职业暴露之后,他们经历了什么?

     虽说被针刺伤首因在患者,小七还是陷入到了自责当中。

     「我懊悔自己为什么不够小心,没有及时躲开。」

     带教老师马上帮她进行消毒处理,并上报了院感部门,与此同时,安排对患者检查是否还携带梅毒、丙肝、艾滋等别的传染性病毒。

     在等待检查结果出来的几个小时里,小七说她「坐立难安,无比煎熬」。

     后来,患者的检查结果出来,梅毒、丙肝、艾滋病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不过乙肝的检测结果为弱阳性。

     小七自己当天做乙肝检查为阴性。不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窗口期,也不排除被感染上的可能性。在之后的6个月里,她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在此期间,担心和焦虑的情绪时刻缠绕着她。直到6个月的窗口期结束,再次复查结果仍为阴性,才安心下来。

     好在是虚惊一场,可小七最终还是放弃了医学检验临床工作,成为了一名医学检验专业教师。

     「临床不易,风险太大;相比之下,教育行业风险小很多。」

     不像小七这么幸运,即便医院按照流程认真地为小夏做了处理,她却仍旧在半年后被检测出感染了丙肝。

     由于发生职业暴露后,小夏怀有身孕。医生告诉她,由于治疗的副作用,胎儿必须拿掉。小夏最终失去了自己未出生的孩子……

     小玲发生职业暴露后便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她需要连续服用两周阻断药,副作用很大,头晕眼花,恶心;医院将其当做反面教材,责备她违背操作规程;家人对她也有不解和担忧……

     巨大的心理压力,令她身心憔悴。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该如何被对待?

     经历过的人,更加能够感同身受。小七表示,看到文首21岁实习护士在针刺伤事件中的遭遇,以及类似职业暴露事件的评论区,不难发现持冷漠态度的人,还是存在的。

     也有关心。带教老师及时帮忙处理,周边同学、朋友的关心,都给了小七温暖和勇气。

     如今,小七经常在课程上,把自己的经历当做案例讲给同学们听,提醒学生在临床操作中要小心且细心,做好自我防护。

     如果发生暴露,要冷静面对,及时处理伤口,并询问患者病史、上报院感、进行血液监测、定期复查;如果需要药物干预,她告诉同学们,不要过于恐慌害怕,要抱有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

     研究也表明,职业暴露会造成医务人员巨大的心理创伤,往往会出现各种负面心理,包括不同程度的压力、焦虑、愤怒和罪恶感,间接影响工作、家庭和性功能,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

     此外,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会增加医务人员的感知压力。不同的应对方式以及不同的社会支持,都是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这就意味着,发生职业暴露后,遭到怎样的对待,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处置政策上,目前也存在不足。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当事医务人员和警员面临着来自单位、家庭、社会,以及自己内心的极大心理压力,对此当前政策并没有体现。」2019年年底的一场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参比室副主任邱茂锋介绍。

     其次,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规定处置机构会及时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阻断药。但是,这一免费药物毒副作用极大,会使得身体受损,对此也没有相应补偿规定。而新的毒副作用小的阻断药,并不在免费药物目录。

     时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艾防办主任杜三涛介绍,为了提升对阻断药的依从性,如今河南每年发生暴露的病例,无论是医生还是警察,基本上都是自己掏钱买新药。

     然而问题在于,很多单位会给正式员工报销阻断药的药费,而进修人员和实习生的药则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哪些医务人员更易发生职业暴露?

     医院哪些科室、群体职业暴露风险更高?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15家医院曾于2016年联合,对全国13个省份158所不同级别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有关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并发布了《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多达122家医院存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象,占比77.22%。

     发生职业暴露的前5位科室分别为: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口腔科及急诊科。

     11116例职业暴露事件中,护理人员占53.90%,其次为医生,占21.31%,学生占18.39%。

    

     来源:《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2016年

     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多、高度紧张忙碌的环境是针刺伤发生较多的场所;

     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各类职业风险中,工作环境的身心性伤害风险最高,表明医务人员因职业、工作遭受的心理性的损害已经较为突出。

     以往偏重于生理层面的职业卫生防护已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现实需求,也不符合当下大健康时代理念的要求。

     「如果这位21岁的护士职业暴露后,没有遭到那么多周围人人的冷漠态度,也许就不会是如此结局了。」小七对健康界说。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年2.《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职业与健康2021年8月第37卷第16期3.《重庆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医学与社会 2021年8月第34卷第8期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文|刘文阳

    

     商务合作

    

     活动

     擂台赛投票

     「2022第四届全国县市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擂台赛」人气案例网络投票已启动,点击「阅读原文」,完成认证即可投票!

     详细攻略请点击:最新攻略来袭!

     离开前 请亲点下「 在看 」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