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睡眠报告出炉
2018/3/21 重庆市针灸学会

    

     世界睡眠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专题报告。和前5年不同,今年的“中国睡眠指数”更多的关注了90后年轻群体的睡眠质量

    

     结合中国90后年轻人的睡眠行为特征,《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创立了以色彩划分的“睡眠地带”指数模型来对睡眠质量进行解读。报告用“睡眠质量色谱区间”的形式展现了90后的睡眠质量分布状况。

     数据显示,33.3%的90后睡在“烦躁区”,29.6%睡在“苦涩区”,还有12.2%睡在”不眠区“,只有5.1%睡在绿色甜美区,睡眠指数均值为 66.26,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作为年轻人,90后应该每天有8~9个小时的睡眠,然而被调查的90后睡眠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被调查者觉得睡眠时间不足。

    

     另外,该研究还显示,30.9%的人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0.9%需要药物助眠才能入睡。

    

     针对很多年轻人习惯性晚睡,专家指出:被动打破睡眠节律的习惯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即使现在没有感受到身体不适,还是会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年轻人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眠类型的地域分析

    

     睡得最早的城市为上海

     睡得最晚的城市为深圳

     起床最早的城市为北京

     起床最晚的城市为珠海

     晚睡晚起的城市为大连

     晚睡早起的城市为重庆

     作息最紊乱的城市为哈尔滨

     睡觉最爱做梦的城市为台北

     最爱午休的城市为香港

     最受情绪/情感干扰的城市为澳门

     这些职业最容易失眠

    

     睡眠障碍者的职业分析:

     最容易失眠的是程序员

     其次是蓝领、销售、咨询人员

     接着是新兴职业的淘宝店主、网红

     总之脑力劳动者最容易失眠

     90后睡几个小时最好?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引起90余种疾病的风险,比如阿兹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大大增加罹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导致过早死亡,甚至引起:

     (1)神经系统疾病

     (2)心脑血管疾病

     (3)体重增加

     (4)癌症疾病

     因此,睡眠不足,少于5小时或经常熬夜可能会有引发各种疾病的风险。建议大家每晚平均保证9小时的睡眠,成年人每晚平均需要8小时的睡眠,而中老年每天需要7.5小时左右。

     晚上几点睡觉最好?

    

     生理时钟说明:

     00:00--01:00 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01:00--02:00 排毒期: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的作用。

     03:00--04:00 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09:00--11:00 精华期:此时为注意力及记忆力最好,为工作与学习的最佳时段。

     12:00--13:00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正午不可饮酒,易醉又伤肝哦!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淋漓的极致时段!

     16:00--17:00 低潮期:体力耗弱的阶段,最好补充水果来解馋,避免因饥饿而贪食致肥胖。

     17:00--18:00 松散期:此时血糖略增,嗅觉与味觉最敏感,不妨以准备晚膳来提振精神。

     19:00--20:00 暂憩期:最好能在饭后30分钟去散个步或沐浴,放松一下,纾解一日的疲倦困顿。

     20:00--22:00 夜修期:此为晚上活动的巅峰时段,建议您善用此时段进行商议,进修等需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23:00--24:00 夜眠期: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

    

     睡眠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太重要了

     希望大家都高度重视起来

     别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别以为敷最贵的面膜

     就能熬最深的夜

     好好睡觉才是健康的王道

    

     另外,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要不咱们一起睡个觉庆祝下?

     好好睡觉

     享受生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重庆市针灸学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