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围武汉,走为上计:分散是上佳的隔离和治疗
2020/2/23 11:58:29 科学国学佛学论坛

解围武汉,走为上计:分散是上佳的隔离和治疗
刘里远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liu.liyuan@bnu.edu.cn)
摘要:对于武汉新发病毒肺炎,预防和治疗的关键,都在隔离。最好的隔离不是口罩,不是墙壁,而是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有分散和疏散,才能有效拉开距离。请拉开亲人间的距离、同事间的距离、路人间的距离、病人间的距离、医院与城市间的距离。城市里拉开距离的最好方式是让市民分散到各地去,特别是乡村原野去。医院拉开距离的方式,首先是到远离城市的郊区,其次是离开疫区的远方,最好是到海南和大西北的无人区,急调军中医生建立临时医院。
上篇 以史为镜
本人小作《钻石公主号的重大启示: 意外的肺炎传染实验模型》,在公众号“科学国学佛学论坛”发表后,点击阅读超过400万,转发超过60号,得到民众广泛认可。当一些网友还在争论公主号与居家楼的异同时,另一些网友直言不讳:武汉,就是那条船。对!武汉,就是那条船!我们现在急切需要解决武汉这只大船的大问题,为武汉解围、解危。方案不难,就同那条船的当前方案一样:分散/疏散!
古兵法《三十六计》之最后一计云:走为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既为上计,何不就计。
唐太宗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先从历史说起,追忆大禹治水。那是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鲧以“堵”法治水,历经九年末果,被革职流放。禹接任,改“堵”为“疏”,大获成功。

再看近前,2003年的非典(SARS)从广东北上,袭击京城,两大举措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一是急调军医建设小汤山医院,把市内医院病人转送到远郊治疗;二是全市大放假,自我隔离。但隔离的方式不是不让走,而是让学生全部回老家,其他有条件的市民自行分散到全国各地躲避。好些人就往东北躲,于是东北大小城镇成为了北京的大后方。结果,传染迅速阻断,疫情随天气转热而终止。反过来,如果都把学生困在宿舍里,把市民困在家里,会是怎样情形呢。
像北京、武汉这样大的城市,并不是关着人就行了, 还要吃饭,还要各种生活用品,这需要动用一支庞大的队伍来保障供给。而这个供给队伍本身,又成为庞大的流动传染源。听说某监狱200狱警两次请战,要求去武汉执勤。我的天呢,这是添乱啊。武汉,少一个人,就少一份担忧,少一份风险。
中篇 三道抗疫隔离防线
厘清一个基本概念:空气传播
病毒的空气传播包括病毒附着于飞沫的传播、病毒附着于尘埃的传播和裸病毒的直接传播。气溶胶指气-液混合物和气-固混合物两类。前者指微型液体粒子与空气形成的均匀混合物(比如细小的飞沫);后者指微型固体粒子与空气形成的均匀混合物,其固体粒子包括裸病毒颗粒(如含病毒飞沫失去水分后)或病毒附着的尘埃颗粒(如含病毒痰液干结后飘浮起来)。
专家们强调飞沫传播的距离,2米内才有危险。其实,顺风与逆风,差距就可以是十米甚至几十米了。拉开距离,只是降低了病毒的密度,降低了感染率,而不是杜绝。
注意:人体呼出或咳出的空气是团状流体,包括水蒸汽、CO2、飞沫等,因为与外界空气成份不同,并不会立即均匀混合,而是在漂流中逐渐融合。大家熟悉的烟圈,就是以凝聚状态漂移的。想想,如果别人在远处碰巧吐出一个病毒“烟圈”,自己正巧路过,就可能完整地吸进来了,就有可能感染。

第一道隔离防线:封城/城防
封城,是大手笔,大气魄,大策略。凡事皆有利弊之分,此法同然。
封城是大招,也是险招,如果只考虑了阻断武汉向外地的继续传播,而没有想好如何应对城内千万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成败得失,欠缺考量!
首先,封城,不让带病毒者出去。这些人,分布在武汉的各处,构成一张立体的交叉传染网,不断将病毒吹向空中,通过空气,弥散在武汉的各个角落。全城处在病毒气溶胶的包围笼罩之下,岂能幸免?随着易感者相继感染发病,吹向空中的病毒不断增加,病毒密度不断增高,让不易感者也被传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其次、武汉医院,身为省级城市,常常人满为患。多少慢性病患者,为手术、为产子等,托关系,找熟人,一床难求。那么,能有多少病床能空出来接纳新病人呢,特别是需要高度隔离的传染病人?全市一万多张床位,挤出1千张也属困难。挤出五千张,其他病人怎么办?事实上,千张万张,全部拿出出来,也是杯水车薪。大批病人,不说住进医院接受治疗,连接受诊断都要排几小时或几天的队。就算诊断了,根本就没有病床。
武汉紧急建设了两所新医院: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总计两千床位。恳求火雷二神相助,遇山而止,充满美好期盼。十天时间建成一所医院,可谓神速,但病人增加的速度,却遥遥领先,相比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
面对此情,又出一招,居家隔离治疗。
第二道隔离防线:居家隔离
政府号召甚至命令居民们呆在自己家里,不出门,以墙为防线。
医院诊断不及的病人,就排队等。等到诊断了,医院接纳不了,也排队,让回家去,到社区排队。这个等待,叫居家隔离(治疗)。病来如山倒,哪里等得了!结果往往是,轻症等成重症,重症等成了危重症。有的死了也没排上队,名曰不明原因死亡。未待就医身先亡,长死冤魂泪染霜!
再回到钻石公主号邮轮,人类从来也不想制造一个人类疾病传播的标准模型(当年日本731部队除外)。但是,这次的钻石公主号事件,意外地得到一个独立的疾病在楼房中传播的典型实验模型。
钻石公主号在得知船中曾经有一位老人乘客逗留达5天后下船发病,高度怀疑全船已经污染,于是采取了紧急隔离措施。按照已知的中国“经验”,隔离14天就可以放心下船回家了。显然,有关方面大大低估了传染的强烈性、大大高估了隔离的有效性,这是专业判断的重大失误。结果,经过一定潜伏期后,患者人数由线性上升,转为指数上升,截止19日,患病人数达621人,近20%感染,刷新群体感染的世界纪录。再加上无症状感染人数及尚末发病者,最终感染总人数或达到50%。让高密度居住的人群24小时不出门,连续十多天呆在同一个封闭空间里,是造成感染的根本原因。据可靠图纸,早先为节省能源,中央空调应是混合供暖,即部分空气来自船内,部分来自船外新鲜空气,这大大增加了病毒经中央空调在各房间的传播。病毒经过漫长的风道,在全船如幽灵般游荡。隔离后,关闭了内循环,完全靠房间门窗缝隙及开关时的空气对流交叉感染。
显然,在那个非常局限的“大楼”内,在高密度的人员中,在高封闭的船体内,企图把病毒关在某一区域或甚至某个房间中,是绝不可能的!实际上,在空气传播下,任何想把病毒关住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当指望把病毒封闭在船内某一个人体内,不出现人传人现象,更是荒唐的。
现在想来,一开始就该让船上人员下来,分散到各地进行隔离,发病人数会大大降低!或不足30人。
邮轮就是一座楼房,与带中央空调的写字楼、酒店、商场、公寓等高度相似。同时,也与居民楼近似。一般居民楼里,厕所和厨房都有共用通风道。当抽油烟机工作时,会从厕所抽进邻居家的空气,并将自家空气推入别人家,这与中央空调有相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隔离的乘客与居民,都是24小时呆在封闭的房间里,特别有利于累积大量病毒和持续传播给邻居。此外,高楼里,电梯的上下运动,就像一台活塞风箱,搅动着各楼层的空气,相互混合,扩散病毒。
显然,钻石公主号的“实验模型”,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实用性。明确三条途径,公用风道、门缝和窗缝,都在扩散病毒和引进病毒。
再看看最新消息(2月21日),又一系列的封闭群体感染的实验样本诞生了:湖北武汉女子监狱确诊230例,湖北沙洋汉津监狱确诊41例,山东任城监狱确诊200例,浙江十里丰监狱确诊27例。这些样本,比钻石公主号更加严重!病毒无孔不入,不分散根本不行!

其实,大家心理还是清楚的,只是心照不宣。凡有确诊或疑似病人,小区内都会严格消毒与隔离,就是怕病人已经向周围传播病毒了,已经感染邻居及邻里了。小区隔离,主要是阻止向外传播,但是,小区内的传播怎么办?通常是加强消毒和监测。消毒有限,监测也只是找出新发病人,后者,又成新传播源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没有止境,就像那钻公主号和那些监狱一样。
在居家隔离中,病毒没有局限在一个病人体内,而是传播给全家人;病毒也没有局限在一家人的房间内,而是传到邻居那里。于是,全家感染很常见,近邻感染时有发生。于是,我们看到,武汉新发病人不断增加。武汉市民这样比喻自己的命运:我们就是关在笼子里的鸡,每天都被厨子抓两只出去!面对此等恶状,他们充分认识到,这种居家隔离有严重的问题,必须立即坚决整改。
对此,政府想到了集中式隔离和方舱式医院。很好,这些病人,不会再传染给家人和邻居了,这是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这么多病人聚集在一起,实际上又可能制造一艘艘人员密集加病毒密集的“新钻石公主号”/“新监狱”。因此,消灭空气的病毒,才是关键。
如果有好办法,灭杀空气中的病毒,当然好。如果能达到每个人都不戴口罩的话,那简直太好了。事实上,目前还没见有这样的办法。对此,我提供两条极低成本的权宜之计:
1.紫外线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的悬浮病毒,但照射皮肤可致癌。不过,紫外线穿透力弱,一张纸就可以挡住。如果病人们躺在被窝里,再把脸部用两层报纸遮起来,就可以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消毒了。
2.SO2具有强大的空气灭毒能力,系直接进入病毒和细菌内部氧化蛋白质灭毒。燃烧少量硫磺,在刚感觉有点味道时,就足以产生空气灭毒作用了。
第三道隔离防线:口罩
在封城的同时,政府和专家就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道基本防线:封/嘴。
他们说:戴上口罩,确保彼此安全。可是,医护人员们穿上最高防护能力的防护服、戴最保险的N95口罩,都有三千人感染了。难道,普通百姓那个普通外科口罩,薄薄一层,四处漏风,还能安全么?为此,我说,戴口罩而不信口罩。戴口罩,只是减了感染的机会和减少了排出病毒的比例而已。
而且,这里一个巨大的伦理悖论产生了。
1.如果一个人只是吸进一些病毒,但随着呼吸又排出来,就不致于得病了。但是,当他戴上口罩,呼出的病毒附着于口罩内,再吸气,又重新返回肺内,这就大大增加了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2.已经感染的病人,体内暂时没有特异的抗体来杀灭病毒,如果能将肺内游离的病毒,通过呼气直接排出体外,岂不幸哉。同理,戴上口罩,病毒排不出来,滞留肺内,继续感染细胞,必然加重病情。因此,已经感染的病人,决不应该戴口罩,而要用力地呼气和咳嗽,将肺内的病毒排出来,并避免重吸回去。这种情况下,病人需要戴的是N95活塞口罩,吸不进病毒,却能单向排出病毒。可问题接踵而至,呼出的病毒,若得不到处理,必将传染给医护人员,并扩散到窗外楼外,传染给市民。对此,我从外面回到家里,摘掉口罩,对着洗脸池,洗手洗脸漱口,使劲呼气咳嗽,意在把肺中可能新吸进去的病毒赶出来。
总之,想通过口罩这一道防线来隔离传染,只是相对有利于正常人,却绝对不利于带毒者和病人。有的人因为戴口罩而避免了感染,而有的人却因为戴口罩而感染或加重感染!
健康人,有不戴口罩的选择;而病人,更有不戴口罩的理由。我们不能光为了自己而不顾病人的康复,病人也不能只为自己而不顾别人的安危,这真是两难的悖论。如此伦理悖论,会紧紧纠缠着我们,需另寻答案。
我不得不强调,本来就是呼吸困难的病人,再戴上口罩,明显增加呼吸阻力,呼吸会更加困难!这是个大问题,需要解决!如果疫情持续,我会尽快生产用于个人的“呼吸灭毒机”,将病人呼出的气体直接抽走灭毒。
下篇 解围之策:分散,疏散
前面费了那么多笔墨,层层铺垫,是想引到下面的方案上来:分散隔离与疏散治疗。
分散是最好的隔离;疏散是上佳的治疗。
最好的隔离,不是堵,是疏,拉开人与人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更产生安全。
基本方针:疏散病人
截至2月20日,全国累计派出255支医疗队,共32572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好庞大的队伍!单养这么一支队伍,就相当不容易。与其将各地医生调到武汉增援,不如将病人输送到各地治疗。可以说,任何地方,都比武汉安全,都会得到比武汉更好的治疗。有关道理就不用讲了,以节省笔墨,不明白的人去问武汉医院里明白的人。说实话,我也不好多讲。

四川南部县,我老家,2月21 日誓师待令出征!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几人还?难禁悲从中来!
基本措施:南北大疏散
将病人进行南北大疏散。南边以海南岛为主,北边以甘肃新疆内蒙为主。
除了减轻武汉的负担外,还涉及两个要点:
(一)我从植物生长发育异常和降雨降雪异常,甚至冰雹打雷异常和冬眠动物异常等,推知有明显的天气与地气的双重异常现象。武汉的疫情,一方面是病毒本身厉害,另一方面是环境决定的人群易感。给病毒和人都换个环境,就可望出现反转。
(二) 讲两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首次来北京,感冒,十多天不见好转,全身都难受。然后回四川,当火车跨过秦岭后,身体顿然清爽,悄然而愈。十多年前,在北方出生长大的侄儿,夏天回到四川爷爷奶奶家,咳喘不止,不见好转,被迫提前回京。当飞机飞到华北,感觉就好转了。回到家,啥事也没有了。从那时起,我萌生了感染性疾病的南病北治和北病南治想法。现在,我坚信,将中间地武汉的病人,南运东南或北运西北,改变环境,会对病毒不利而对病人有利。
为此,呼吁对武汉病人进行南北大转移疏散。由于我们拥有强大交通运输能力,远水也解近城渴。
第一选择:海南 虽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已经是夏季气候,仍然有新发病例,但毕竟要少得多。因为较高的气温和较强的紫外线,都对病毒有杀伤力的。不能绝灭,但能灭其大部。如果想试试的话,海南为第一选择,以三亚和海口为宜。气温高、紫外线足,又不太潮湿。
第二选择:大西北
由于病毒在低温下进入休眠状态,加上肺炎病人肺部渗出物多,适合干燥的环境,北方是第二选择。因为病毒的强大传染性,人烟稀少的地方,是最理想的选择。大西北的甘肃河西直廊、新疆戈壁沙漠和内蒙大草原,有太多无人区,凡有一二级公路通过的地方,都是理想的选择。
选择空旷无人区的最大好处是,病人可以摘下口罩,自由而轻松地呼吸新鲜空气,而不必担心传给别人;将肺内病毒抛散在原野上,让其困死荒漠,自然灭亡。

实施方法
一、运输
大家都担心运输病人,造成病毒沿途泄漏。那么,首选飞机加直升机/负压救护车运输,绝对保证安全。次选封闭的高铁车厢加负压式救护车运输,没有任何问题。注意,由于火车的高速前进,即使有少量病毒释放出去,也被极度稀释,不足为患。建议在运输过程中,给病人们戴上N95口罩,基本可以忽略沿途污染了。
二、医院建设
1.小汤山2.0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用军队的时候了。请求立即调用各地军中医护,携带设备药品,到海南的沙滩无人区或大西北无人区,建立医院。就是依照当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模式,简称小汤山2.0。
2.楼堂馆所和疗养院 几乎各大城市的郊区,都散在着无以数计的楼堂馆所和疗养院,这些地方非常适合隔离和治疗,而且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轻病人不仅不用戴口罩,还可以在外面散步,甚至爬山。对于未确诊的疑似病例或隔离人群,这样的地方,再适合不过了。从此,隔离,不再是回家关在屋里,也不是封闭在城市的宾馆里或医院的地下室里,而是散放在郊区野外,很容易避免发病,很利于自然痊愈或在口服药物帮助下痊愈。
3.公园别墅度假村 各地远离城市的森林公园、度假别墅和度假村,可以征用来安置病人或疑似病人或隔离观察者,作用同上。
据悉,武汉下一步将再建19家方舱医院,依我看,这样的医院,就直接征用郊区的楼堂馆所、疗养院和度假村好了。据我所知,北京远郊区的这类场所,可以轻松容纳5万人以上。来吧,北京欢迎您!
如此这般,纵有十万病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去,也是小菜一碟。
身为京都人,必想京城事。强烈呼吁北京市 :
(1)将市内肺炎病人全部转移到小汤山医院去;
(2)将市内疑似病人和观察人员全部转移到远郊的楼堂馆所和度假村去;
(3)开通多条免费专用公交专线,让发热病人或疑似肺炎病人,直接到郊区的定点医院就诊,不要再在市内医院就诊了!切切!
其实,以上方案适用所有城市。
小 结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分散隔离,正当时矣!
请不要把病人或疑似病人隔离在家里,也不要隔离在城市的医院里!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吧,到郊区去,到乡村去!到东南去,到西北去!吾有国土,可容万物。
谢谢阅读!
有问题可留言可发消息也可发邮件
说明:网友打赏的费用,会全部用于研究高温呼吸灭毒机中去
请大家保重身体,平安就是胜利 !
附:作者相关抗疫文章,从诊断预防到治疗,已成系列,欢迎有空点击查阅:
1. 钻石公主号的重大启示: 意外的肺炎传染实验模型2. 抗疫持久战三建议:教授,请把您的大作译成中文3. 防治肺炎的十大家庭隔离技巧4. 非出奇不能制胜:武汉肺炎诊治全方略5. 关于防止邻居间交叉传染的措施及自治建议6. 推荐:防治武汉病毒肺炎的《双黄保肺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国学佛学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