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破解石刻秘密:地宫藏宝图/天书/外星遗迹/巴蜀古文字?
2023/3/29 20:48:57 科学国学佛学论坛
在四川盆地北边,有一处少为外界知晓的神秘大山,原名李封观,现名里丰观(图1,2)。山以观名,不伦不类,是因为其中存在鲜为人知的隐秘传奇历史,被封压一千三百年后,才被现代学者逐渐揭开,本文揭示其三大藏宝处和神秘石刻。作者另著《里丰观传奇》,将择机出版。

图1 自西15公里外东望里丰观,如大鹏展翅。左侧为寨坪,中间为锣铜顶,右侧为皇娘坟和寺庙群,锣铜顶前方为状元坟(宋陈尧咨墓)。

图2 里丰观卫星地图,红线部分为巨石环绕的寨墙,从左到右分别有:寺庙群、皇娘坟、锣铜顶及状元坟、寨坪(南翼-北翼)
相传,山中藏至宝,有高人在北京观之,宝藏历历在目。一路赶到盐亭时,只是隐约可见。当登山上去,则一无所见,悻悻而去。
山最高处海拔740米,名锣铜顶或锣眼顶,是正三面体的金字塔形峰顶。相传其中有金马推金磨,周夜轮转不息。若强行开挖取宝,则会引发纵横四十里垮塌。
山顶北面是形状奇特的大寨坪,由巨石围绕而成,相传为神仙工匠鲁班以法力修建。寨坪又称跑马场、练兵场,有寨门、点将台等遗迹。这是第二藏宝处,待后面破解。
里丰观南面是古代巴国与蜀国的交界处,是镇守巴山的门户。南花林北剑门,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唯有南花林相对可攻,因此,古代巴蜀二国的战争多发生于此。1800年前,三国张飞以重兵在山下花林寺驻扎,显然是诸葛亮在失去成都平原后的退守战略部署。1700年前,西晋末年,原三国马超部下中郎将,后于汉中投靠曹操的李氏家族后人李特潜入此山秘密练兵,与自小住于庙中的天生无发奇女、常点化圣水为人治病的罗氏结婚,生下梦中龙子李雄,另有一子早夭。李特起兵战死,李雄与母亲罗氏并肩血战沙场,最后夺取四川及周边地区,建立成汉国,持续40年。罗氏被封皇太后,死后葬于现在里丰观寺庙后面的山垭上,名皇娘坟。骑跨山岭而居,气势非凡。此坟近代两次遭遇盗挖,一次是民国军队,另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劳改队。坟上是纵横交错的条石多层封压,最下层为生铁水浇注,无法打开。相传坟中有两条蟒蛇镇守,留有一大碗粗出入口,方便蟒蛇出入。传说洞口有冷风吹出,如以目视,必致眼瞎,因此,无人窥见过坟中的第三宝藏。
大唐那位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李淳风,原成都人,常往来阆成古道,途中歇脚花林寺,夜晚杵仗登山,见王气升腾,大为惊骇。为保大唐江山千秋永固,遂于皇娘坟前挖断山脉,建道观以封压,名李封观,远近闻名。从此失去大山原名,以观名替代山名。凡人道士毕竟斗不过仙灵皇娘,遂上凑朝庭,称皇娘坟并挖断的山垭在上长,将有反王出世。于是,皇帝御封,于皇娘坟上建玉皇楼并青黄二龙加强镇压。至此,皇娘集圣水观音、从军花木兰与雷锋塔下白娘子三大传奇于一身。最终道士于明末惨败离去,清初和尚进住,原来的道观成为佛寺,亦名五云观。当地民众岂堪千年封压,再改名李风观,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开门办学,庙中设初中,改名里丰观,意即内里丰盛饱满。玉皇楼已于1972年因大风损坏而拆除,示天意解封,遂有秘史公之于众。
作者一直认为,寨坪开阔广大,上面练兵训马,无论是张飞驻守还是李特练兵时,下面必然有贮藏饮水、食物、兵器及金银珠宝之类的财宝。早年春节,作者与母亲杵杖行走寨坪,发现一处出现地下鼓音,判断其下有地宫,或有宝藏。近日父亲去世,连日带领各地前来吊唁的客人上山参观。从我最小弟弟处得知,寨坪北边寨墙上有一地道入口,他8岁时曾与两小伙伴放牛玩耍时,持火把进入,前进约20米,见一石梯下行。相传地道中有蟒蛇镇守,因恐惧而退出。我弟弟找到了当年的入口,数日后作者连同观中客理人员及当地中学老师等,焚香拜山,持械进入。但进入约5米,见洞口内已被淤泥堵塞(图3)。
经打听,寨坪西侧下面的农家,早年也曾有两小孩持火把进入,进去后而越走越宽,可容四马之车经过,同样因恐惧而退出。找到其中一人,到洞口,详细描述了当年的地道入口情形。同时指出,另有一处地道入口,探查入口时同样也被淤泥封阻。我弟弟说还有一处洞口,非常隐蔽,但没有找到。由此可见,寨坪下的地道,至少有三处入口。从入口判断,地道贯穿整个寨坪。相传,地道直通点将台和铜锣顶山顶,绵延千米。

图3 地道入口,两侧是巨石,应当是自然形成,上面是人工加盖的顶板。
为了方便以后继续探测地道,作者手持砍刀,清除洞口旁边一株毒刺树侧枝后,发现一大石腔。附近人说,偶有山下男女情人,在腔中幽会。初见石腔内壁上有墨笔涂鸦,稍事休息后跪下细看,竟然发现石墙上有两处古老的石刻图像或文字,继而发现更多的石刻记号,疑似地道及地宫导航图,地宫或有三层之多!如此复杂而重要的标识,相信其中必有可观的宝藏。
作者这几年在筹备成立“四川省里丰观文化圈研究院”过程中,一直努力寻找相关的文字记载。主要原因是,经过文革,大批石碑或墓碑皆被毁坏,现在只找到少数残片。作者也一直在寨坪寨墙的石头上寻找文字痕迹。
非常幸运的是,在父亲停灵期间,首先在山南李雄垭的大树旁找到“望夫石”等文字和图像,当在地道口旁边的石腔中找到丰富而神秘的石刻时,无异于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令人十人激动。因辨认困难,故公之于众,请求天下智士高手共同破解:必有地宫藏宝图,或有巴蜀古文字,或示外星人及生物,或与三星堆关联,或代表天地大神,或为巴山古圣。
石刻图文的破解,将为地道地宫的探测提供指南。将在大致破解后,正式开挖探测。因传说神秘凶险,需慎之又慎,不敢轻举妄动。
注意:雕刻图形本身是三维立体的,深浅不同,层次不同,比如长杆从园环中穿过,普通的拓图无法反映这些重要细节特征。
征求破解(一)
寨墙下面石腔中的石刻
1.1 第一张石刻图原照(高度约20cm):右上双横线通向远处。

1.2 第一张石刻图原照处理后:
1.3 第一张石刻图原照处理反相后:

2.1 第二张石刻图原照 (高度约25cm):

2.2 第二张石刻图原照反相后:
征求破解(二)
李雄垭望夫石上的石刻
下面是里丰观山南垭口,三株古柏根枝交错,代表李特、皇娘、李雄一家三口,左侧是望夫石。原来,皇娘住在左侧约五百米处的皇娘屋(现有大石门内小山寨为证),皇娘常带着李雄在此处玩耍,等待李特远出归来,故名李雄垭和望夫石。此为传说,但第一次见到石刻记载,提供了强大而明确的佐证。
1. 李雄垭三古柏及望夫石(左侧):

2. 下图为第一次见到望夫石上的文字/图形记载: 
3. 下图石头上刻有“望夫石,前人在”:
4. 下图方形“印章”疑是代表李特、皇娘、李雄一家三口或四口:
5. 以下三图,是无法识别的图形或文字,或许代表古巴蜀特有的文字符号吧:



请破解石刻的网友,或在评论留言,或扫描添加微信,或电子邮件联系(liu.liyuan@bnu.edu.cn)。如有考古兴趣的专家,欢迎参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科学国学佛学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