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酒“五法则”让伤害最小
2017/1/29 仁康中医馆

    

     常言道:美酒虽好,不可贪杯。言词虽少,其意甚多。一说酒是美味佳酿,不仅活血化瘀,温阳散寒,强身健体,还可调神悦心,施礼待客,交友助商;二说不可过量,过则伤身误事,害人害己,后悔难当。当下,酒已浸透于人们的生活中,戒酒不饮对更多的人来说是一句空话,如何减轻酒之伤害才是硬道理。仁康小编总结出饮酒“五法则”,祝您过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一、酒前准备不可少

    

     空腹饮酒会很快出现面赤头晕。原因是酒精主要成分为糖,大脑细胞工作则主要靠糖供应,空腹饮酒胃壁迅速吸收,几分钟内随血液上升脑部,空腹饮酒伤害最大。如果饮酒前吃些食物会减缓酒精吸收,最好的食物是酸奶和馍干。酸奶粘稠可弥漫胃壁,形成一层屏障阻碍酒精吸收;馍干吸水强,酒由馍干先吸收进入血液的时间自然延长。因此,饮酒前吃些食物是不可少的环节。

     二、选择酒品是关键

    

     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的酒品。因为劣质酒的甲醇、杂油醇、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较大。甲醇损伤脑神经,尤其是视神经,而出现头痛,视力模糊,重者失明。杂油醇过多则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金属超标危害则更大。二是按照先黄酒、红酒,再啤酒后白酒的顺序挑选酒类。前三者属发酵酒,除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氨基酸和氧化物,而白酒属蒸馏酒,除糖外基本没有其它营养成分,从营养角度看发酵酒类更好。从酒精含量看发酵酒远低于蒸馏酒,特别是黄酒有很好的健脾暖胃功效,故又有“加饭酒”美称。红酒中的聚酚等有机化合物可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啤酒酒精含量最低,但选择啤酒多会忽视总量控制,且往往冰镇冷藏,过饮最容易损伤脾胃,脾不运化,水湿内停,所谓的“将军肚”正是啤酒导致痰湿聚结中焦的结果,因此不做首选。

     三、总量控制最重要

    

     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取决于饮酒人对酒精的敏感度和一次摄入的总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日摄入乙醇以不超过40克为宜,当然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伤害及伤害大小差别也很大。因此,饮酒一定要量力而行,力求做到能少不多,有低度不喝高度。场合不同,身份不同,掌握全靠自觉,牢记身体健康最重要。对于特殊情况,不得不拼酒时,建议立刻到洗手间呕吐出来,宁伤胃不伤肝,能吐多少吐多少,尽量减少酒精带来的伤害。凡是有害的食物入胃要用催吐之法将其排出体外。中医称之为“吐法”,属中医治疗“八法”之一。

     四、酒后饮品须慎重

    

     酒不尽兴再去茶馆喝茶,认为茶可解酒,这是人们的一个误区。多数茶叶不但不解酒反而加快酒精的吸收,使人醉的更快。当然,茶叶有利尿作用,加快代谢,酒后两小时再饮为好。推荐两类饮品供大家参考,一类是二花茶(葛花6g、菊花6g),二豆汤(白扁豆30g、红小豆30g),枳果汤(枳子10g、草果10g),这些汤茶有不同程度的健脾利湿、和胃止呕、醒酒提神的功效。另一类是鲜水果汁、鲜蔬菜汁、浓米汤、山药粥,鲜水果、蔬菜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超氧化物,可补充因呕吐造成的营养素缺失,还能解除酒后自由基增加所造成的伤害,而浓米汤、山药粥则有健脾护胃的作用,对减轻酒精伤害有很大帮助。

     五、酒醉用药要牢记

     醉酒后更多的人认为是睡上一觉就好了,其实不然。醉酒后意识不清,加之酒精的麻醉作用,醉酒者对痛苦感觉不强或说不清楚,而反应强烈的人则痛苦万分,大有生不如死之感。可见这时对身体伤害之巨大。更重要的是酒精不但对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还可使血压、血糖升高,诱发糖昏迷、心脑血管疾病,过敏者则可致喉头水肿而见呼吸窒息。当然,由于意识不清很多意外伤害就更易发生。因此,饮酒过量或过敏者,应尽快到医院治疗,据情给予醒酒、止呕、脱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不同处理,将酒精危害降到最低。

    

     膏方门诊

     就诊时间

     每周周一至周四(上午8:00-12:00)

     就诊地点

     长沙县金茂路11号长沙仁康医院二楼仁康中医馆

     预约、咨询电话

     0731-85255151

    

     仁康中医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仁康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