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的微笑——南京鼓楼医院第二届“爱与希望”亲子联谊会暨生殖系统再生修复成果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2018/5/26 19:01:45 中科院再生医学
5月26日下午,南京鼓楼医院的钢琴厅充满了欢歌笑语,一场温馨而特别的活动正在举行:14位宝宝及2位准妈妈从全国各地汇聚在南京鼓楼医院,参加由南京鼓楼医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再生医学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爱与希望”亲子联谊会,现场小宝宝走红毯,做游戏,和他们的家长以及医护人员、研究者们共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微笑”PK。
亲子联谊活动很常见,但今天的“主角”们可都有大来头,他们都是在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及卵巢再生临床研究项目中诞生的“再生宝宝”。借由这次亲子联谊活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南京鼓楼医院的研究团队再次向社会公布了再生医学技术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经努力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希望唤起社会和更多的科学家、医务人员给予不孕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给她们带去“生”的希望。
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的不孕不育更会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近年来,不孕不育正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外第三大疾病。我国不孕不育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即每8对夫妇中就有一对面临生育困境。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全世界的科学家及临床工作者一直在不懈努力。
近年来,以干细胞和生物材料为主的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为各种疾病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在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胡娅莉院长、生殖中心孙海翔主任的团队通力合作,经过多年努力,已在子宫腔粘连综合征及卵巢早衰这两类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疾病的再生修复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
干细胞结合胶原生物材料引导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
项目启动后,首位子宫内膜再生后诞生的“再生宝宝”作为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在2014年10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随后第二例及第三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中的婴儿相继于10月30日及11月2日出生,国内各大媒体相继进行了详细报道。戴建武研究员获评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5年起,子宫内膜再生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至发稿日,子宫内膜自体骨髓干细胞复合功能生物支架临床研究入组受试者33位;由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库提供的临床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功能生物支架临床研究入组受试者25位;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受试者120位。整个项目已有共计29位健康的“再生宝宝”出生,此外尚有15位受试者在妊娠中。
子宫内膜再生的相关成果作为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展示的主要成果之一进驻了《“率先行动砥砺奋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并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对成果展进行考察调研时,作为主要代表性成果进行了介绍。
干细胞结合胶原生物材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
2016年以来,卵巢再生临床研究项目已入组受试者23人,随访发现9位患者有优势卵泡活动,已有2位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另有2位患者已经获得可移植胚胎,正在准备子宫内膜等待移植。首位健康婴儿于2018年1月12日出生,国内各大媒体参加当日在医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并陆续进行了头版报道。
2017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再生医学中心与南京鼓楼医院联合为子宫内膜再生项目诞生的“再生宝宝”举办了第一届“爱与希望”亲子联谊会,十余个因该临床研究喜获爱子而结缘的家庭携宝宝参加了联谊。活动圆满举办,获得了多方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今天,主题为“再生的微笑”的第二届“爱与希望”亲子联谊会暨生殖系统再生修复成果宣传将这些家庭再次聚在了一起。本次活动即是团队对子宫内膜再生及卵巢再生两个临床研究项目阶段性的总结,也是研究团队向新的突破性成果进发的起点。
走红毯的小“明星”
宝宝们玩得很开心
宝宝和家长向研究团队负责人赠送锦旗(左一戴建武研究员,右二胡娅莉教授,右三孙海翔教授)
相关阅读:
爱与希望——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再生医学中心子宫内膜再生项目诞生婴儿齐聚南京鼓楼医院,欢庆儿童节
再生医学技术新突破!干细胞破解卵巢早衰难题,首位健康宝宝今日南京鼓楼医院诞生
编辑:李佳音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再生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