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共同铺就中医药循证之路
2015/6/18 医师报

     ▲ 本报记者 张雨 陈惠 裘佳 杨萍 牛艳红

     如何使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使注重个体辩证治疗的中医药具有规范化的循证医学证据?

     6月6日,“2015首届两岸四地中医药循证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千余位来自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热烈探讨了如何用现代医学的“循证”方法,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维观与方法论,探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循证研究,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医疗决策。”作为本届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要想将中医药发展成为世界上大部分专业人士都能共同接受的国际化的公认科学,就要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方法来深入研究。中医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法学的问题,如此才能使中医药大步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以“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为题作大会主题讲演。他表示:“中医药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们中医药人有博大的胸怀,我们愿意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与世界共享,这次会议非常有意义。”

     “据我了解,两岸四地以中医药循证为主题召开学术会议,在国内尚属首次。我相信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促进我国中医药学与西医学的进一步交流。”大会主办方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赵同彬会长表示,希望论坛今后能成为两岸四地医学交流的纽带,为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医教研机构和医药企业,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通过循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循证医学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从1971年2月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到2003年SARS出现,再到近期的MERS,我越发感觉到中医药是我国丰富的资源和保障,需要我们提高,并真正将其推向世界。

     为什么中医药也要走循证医学之路?因为循证医学是中药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2009年我曾在美国参加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组织的感染疾病专题会议,会议要求我讲传统医学对流感的治疗情况。我做了一些文献调查,发现中医药循证医学资料极少,然而最近这五六年中国进步非常快。国内部分单位、研究院,包括一些成品药物通过循证医学得到了包括西医在内多方的重视,很多西医已经开始处方中药。

     因为国内企业、研究院已经认识到,完全靠国外的技术发展国内的创新驱动这种单向的方法不行,中医药是老祖宗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经验变成循证医学,用数据、用疗效说话,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另外一条路,也是中国医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上有新亮点的非常重要的模式。

     认识到中医药需要走循证医学之路,需要有一个示范过程,总要有人先走,而且走出甜头来。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医药,仍然靠宣传和口号生存。但是,当前形势已经发生改变,我们决不能永远停留在“老百姓觉得不错”这个层面上。真金不怕火炼,只有用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疗效,才能提高西医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让中医药在老百姓心底扎根。

     国内已有企业采用循证医学试验的方式证明其产品疗效。其结果也得到了国外国内医学界的认可,这是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追随和学习。

     此外,中医界人士要敢于面对和接受西医的挑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挑战,才更加促进中医用现代方法证明自己,而不能停滞不前。中医界要调整心态,砥砺前行。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 徐镜人

     走循证之路求索进取 扬中药威名护佑众生

     此次论坛为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医药以及中医药如何走向国际与世界接轨,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民族医药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药领域的研发创新、学术推广,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振兴民族医药工业,创新是关键和灵魂。医药行业要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条路,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尤其是在中药名方的开发和创新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让传统中药焕发新的生机,为更多人的健康造福。

     如何在中药名方的开发和创新上有所突破和建树,让传统中药焕发新的生机?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临床使用价值,使更多的临床专家认可,造福更多患者?这是给我们企业提出的新课题。此次中医药循证高峰论坛的召开给了我们答案。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陈可冀院士、李幼平教授等的精彩专题报告坚定了我们要走中医药循证之路的决心!

     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及各子公司已与国内外研究院所、临床机构开展了相关产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如扬子江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优秀中药品种“苏黄止咳胶囊”,正与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合作进行“苏黄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重构和气道高反应性研究”,研究表明苏黄具有确切的疗效,研究结果已在本次论坛的中医肺病分论坛进行了发布。

     这样的研究我们会继续开展,欢迎各研究单位和各位专家与扬子江合作,一起推动中医药循证事业的发展。

     中国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中医药循证:一要学 二要用 三要知道局限性 四要创新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医药讲究的是个体的辨证治疗,而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人群的规范化治疗,看似矛盾的二者,实际上并不矛盾。

     循证医学和中医药学中的很多理念是相通的,都是遵循证据。不同的是证据的来源和级别不同。中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基本都源于对众多个体的治疗经验。如果能将个人经验通过研究上升到规律层面,在更大的范围去验证它,就会提升其证据的级别。

     我们既然坚信个人经验是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就应该有信心接受严格的循证评价,让获得的更高级别证据与更多人共享。中医药人对于循证医学,一要学,二要用,三要知道局限性,四要创新。局限性,即循证医学的大规模研究与中医药的个体化诊疗之间结合点的把握,这一点至关重要。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结合中医药特点,建立反映辨证论治特点的临床循证评价方法就是创新。

     客观认识中药安全性

     关于中药安全性一直都有争议。实际上,只要药物具有活性,那么这种活性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带来伤害,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权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中药新药在上市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疗效评估,上市之后还要追踪评价,因此市面上的中药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应该是安全的。出现问题的药物主要由于药材质量、炮制不规范、不合理使用等造成的。例如,生首乌毒性大于制首乌,如果制剂不按照炮制规范,会增加制剂的安全性风险。在缺乏医生指导情况下,患者个人随意使用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假冒伪劣、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导致的药害事件,需要管理部门、执法机构加强监管。

     中药安全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要引起重视。在这个领域,我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军事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了中药安全性预测、安全性早期评价等四类八种技术方法,并已应用到中药新药研究及评价中,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识将不断深化,也将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提高安全用药水平,更好维护群众健康。

     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 李幼平

     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本次召开的“中医药循证走向国际”高峰论坛,可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点上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中医药要实现在新时代的跨越,到底是“中医药的现代化”还是“中医药的国际化”一直存在争论。从目前情况看,中医药的“现代化”应该已经基本实现,但中医药的“国际化”路还很长。本次论坛最大的亮点就是,集合了两岸四地的中医、西医、基础、临床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资源,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法。

     中医药循证,无论对中医药学还是循证医学都有重要影响。中医药循证既为中医药学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生产国际认可的高质量证据的重要手段,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中医药证据的质量,进而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也为我们借鉴循证医学的标准、方法、流程和规范,创新研发出既能体现中医药特点,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循证医学标准、方法、指南和规范,走出一条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的疾病防治新路;为最终实现“千年目标”,提高全球重大疾病防治的绩效,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师报(微信公众号:DAYI2006)

     关注医师报微信: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医师报”。

     同时,也请您关注医师之家中国医师协会官方微信,微信号:CMDAWEIXIN。

     欢迎订阅医师报:邮发代号:1-351;

     刊期:周报,48期/年,4元/份,192元/年

     咨询电话:010-58302970

     投稿请发送至:934868380@qq.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