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我想把遗体捐献给你们医院
2017/7/31 医师报

    

     “我想把我的遗体捐献给你们医院……”

     这天,一位老人推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患办的大门,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我倍感意外。他拄着拐棍,穿着80年代式样的深蓝色卡其布外套,干净、朴素、利落,花白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一副金丝眼镜映衬着背后炯炯的目光,眉宇之间气质不凡,俨然是一位略带有民国遗风的学者。

     我赶紧迎上去陪老人坐下,再定睛细细一看,老人根本不像病人,虽然行动有点不方便,但举手投足间的风骨和眼神里的矍铄,绝对不是病入膏肓者、气若悬丝。

     那么,他又何来谈捐献遗体呢?

     原来,老人家住北京市东四城区,那天专门从东四拄着拐棍、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来到清华长庚医院。之前,他已经患有脑干梗塞,平时血压低、心动过缓,最近,自觉身体状况不好,特意提前来办理遗体捐献相关手续。

     “但是,东四不是紧挨着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吗?您为什么没有选择那里,而选择我们医院呢?”我不禁问道。

     老人平和而坚定地说,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得来的,是耻辱的历史,也是自强的历史。我们经历过耻辱,就更应该知耻而后勇,努力迎头赶上。因为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会欺负你。

     “这些年来,清华一直在进步,我很高兴,知道清华成立了临床医学院,便特意过来,想把遗体捐献给清华。”老人语重心长地说,“这么多年,很多人一被欺负了就知道抵制外国、抵制崇洋媚外,却并不努力做好自己。其实,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真正洗刷耻辱、自强不息。”

     如今,经常看到布满裂痕的医患关系,老人也忧心重重,“别总挑别人的问题,多想想自己还有哪些不好;别总责备医生不好,也要想想我们怎么改变;咱们患者不多给医生们练手的机会,他们又怎么能提高呢?” 老人的善良和奉献精神,就像一条潺潺的清泉流淌到我的心田,瞬间浸润了我常常面临医患矛盾的焦灼,让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动之情无以言表。

     很多人善于发现问题的谩骂,却惰于解决问题的思考;善于发现他人细微的缺点,却难以察觉自身巨大的不足;善于强加他人严苛的要求,却给予自身极大的宽容。

     当前的医患之间一直都竖着厚厚的墙,看病先看脸色、治疗先签费用、谈话先开录音、手术先谈性命、入院先猜人品、出院先碰心情。这样的关系使得医生畏手畏脚,患者举步维艰。双方谁也不愿意先迈出跨越隔阂的第一步,都在等待对方改变,如此,永远无法拉近距离。

     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又有何理由退缩呢?

     当我把这位老人和这段经历发到朋友圈时,获得了众多医务人员的点赞。很多医务人员在评论区表示想为老人治病,让老人健康长寿。

     医学乃仁心仁术。每一位医生自从穿上白大衣的那刻起,已经抱着一颗奉献的心。只是,近年来身边的环境压力让很多人抱团自保。

     有人让我们伤心地流过泪,有人让我们感动地流过泪。正是因为这样的老人,能够让我们在伤心过后,依然选择奋不顾身,一心赴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患者们用生命承载着的殷切希望!

     编辑、排版:《医师报》 毕雪立

    

     推荐阅读

     【振奋:吗啡医疗纷争案赢了】将掀吗啡使用新篇章!

     【热点】14例热射病2例死亡 这五类人是高危人群!

     【号外】“红名单”、“白名单” “黑名单”来了!医师执业信用管理系统上线!

     【小樵大夫在美国】因为“患者优先”而伤及自己,这是对希波克拉底誓词的曲解和误读

     【关注】为什么新闻媒体这么热衷于负面报道?

     【分享】年轻医生不要被空虚左右

     【热点】强烈要求普及!看看人家的医院,上班还可以带着孩子

     悲恸!今年第7位猝死的医生在河南倒下!人民日报呼吁:莫让医生过劳猝死的悲剧再三重演!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