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含泪塞医生的一封信……温暖了无数医护和患者家庭
2017/10/21 医师报

    

    

     最近,24岁的小薛以“一个有爸爸的女儿”为署名,给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朱玉萍副主任医师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最近秋风阵阵的杭州,温暖了无数医护和患者家庭。

    

     信中写道:爸爸就是我的命,我不放弃!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愿意承担,请您放心给我爸爸做手术,我们用最真诚的心相信您。作为爱他比命还重要的女儿,不敢奢想他活到七、八十岁,只希望他再能活五年,让我拼尽全力去孝顺他!

    

     娟秀而感人的文字背后,是一个普通家庭面对癌症的挣扎与抉择——

     辛劳了一辈子的父亲,退休不久查出直肠癌,病情凶险,手术风险比常规手术高出十倍,可能死在手术台上。要做最坏的打算:人走了,正常;救活了,幸运。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随着大家对医学的期望越来越高,有时也会少了些理性和接纳。

     而小薛一家,选择和医生站在一起,给予医生最大的理解和信任。“我们愿意共担风险‘赌一把’,让医生迎‘险’而上。”

     手术风险是常规手术的十倍

     手术前两天的傍晚,小薛等在车库的电梯门口,见到匆匆下班的朱玉萍医生,朝他手里塞了这封信,眼里噙着泪水,“把我父亲交给您了,您放心做(手术)。”

     过去的两个星期,因为父亲病情不断变化,一家人和朱玉萍医生进行了整整十次的术前谈话。今年55岁的父亲薛文全,在结直肠的最下端,长了个约16*12cm的肿块,并侵犯到小肠、前列腺和膀胱。血尿、肛门下坠感及肿瘤的恶臭一直伴随着他,而化疗后反复发烧,体温超过38度,持续不退,情况很不乐观。

     朱玉萍医生耐心而细致地说明了一系列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及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肿块位置不好,侵犯到多个组织,周围又都是大血管,手术风险是常规手术的十倍,患者术中很可能因为大出血,人从手术台上下不来了。

    

     △网络配图

     也就是说,钱花了,罪受了,人还可能没了。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在兰州大山里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董大姐,在谈话时、在病房外,总是忍不住泪如雨下。

     父亲生病的三个多月来,24岁的小薛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在杭州念书,如今在杭州外企银行工作的她,联系好浙江省肿瘤医院后,将父亲从兰州老家接过来,住院、检查、谈话、医疗费,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除了和家人一起努力,她将医生作为最信赖的伙伴。“父亲查出癌症,能帮我们对抗病魔的,就是医生!”

     人没了,别找医院、医生麻烦

    

     △网络配图

     在女儿眼中,父亲薛文全是一个钢铁男子汉,为了将孩子拉扯大,操劳了一辈子,父女感情非常深。

     薛文全在兰州开了几十年的长途客车,凌晨出发、深夜下班,一年到头只有春节回家两、三天,却从没和孩子喊过一声苦、一声累,一辈子辛苦赚钱供孩子上学。

     “我们住在大山里,小时候念书,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我记得,最开心的就是爸爸放假开车来接我们,给我们买糖吃。”小薛说。

     一年多前,因为县城通了高铁,坐长途客车的人少。于是,薛文全把车卖了,退休回老家,和老婆一起种花椒。

     说到这,女儿忍不住流泪,“我毕业两年,想着父母能轻松点,也能去旅游,享受下他们的人生,谁知父亲却生病了。”

     不放弃,要治疗!薛文全的决心很坚决,“孩子要是成家了,我死就死掉了,现在不放心,真是不服死啊。我宁愿死在手术台上,也不愿在家里等死。”

     女儿说,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却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

     手术当天,好多亲戚从老家赶来,担心万一这是最后一面。进手术前,薛文全和家里人特意嘱咐了一句话,女儿印象很深:如果我人没了,别找医院的麻烦,别找朱医生的麻烦。

     患者当然要和医生站在一起

    

     △网络配图

     本周,钱报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病房,见到了这一家人。做完肿瘤切除手术不到一周的薛文全,已经能下床行走了,精神头很不错。

     女儿说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五个多小时的手术,很顺利;另一个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父亲手术预后应该不差。

     对于病情,薛文全一直知根知底。“术前你不害怕吗?”钱报记者问。

     “怕啊,怎么可能不怕!”他脱口而出。

     “我先在兰州做手术,当地医生没敢切(肿块),再转到杭州来。毛病太重了,朱医生也冒了很大的风险,顶着很大的压力。医生愿意为了病人冒风险,我们当然要和他站在一起,无条件信任他!”

     说起救命恩人,薛文全除了感谢,还有心疼和敬佩,他不断重复一个形容词:了不起。

     他说,我从来没住过院,以前真是不知道医生这么忙。天刚亮来查房,然后连着几台手术,空了和病人谈话,中午桌上那盒饭都放冷了,还没来得及吃几口,呼叫器一响,又急急忙忙跑出去,随叫随到。

    

     △省肿瘤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和患者薛文全的合影,左三为朱玉萍医生

     “国庆放假,值了几天班,好不容易休息,朱医生一早又开车专程跑到病房来,就为了看我伤口发炎的情况好一点没有,忙到了12点多,确定没问题了才走,这么操心我的病情,这么负责,真的了不起!”

     站在一旁的女儿补充说,“爸爸,那天是中秋节!”

     来源:钱江晚报 记者 郑琪 值班编辑:郑司琪

    

     扫码查看往期报纸

     往期回顾

     【重磅】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这10条事关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大计!小编帮你梳理出来了

     【关注】震惊! 中国吗啡使用率仅为16%!全球进入疼痛危机

     【热点】北大美女博士身患“渐冻症”口述遗嘱:活着太痛苦,身上器官能救别人命的尽管用!

     【感动】这是最暖的忘记,他每天去医院寻亡妻,护士集体陪着"演戏"…

     我不哗众取宠,我叫医师报,这是我的新名片

     编辑、排版:《医师报》 毕雪立

    

    

     过往的君子帮点赞哈~~老板说点赞满 500 给小编加鸡腿~~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