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丰碑·呼吸70年 ① | ?解除呼吸病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2020/12/22 17:18:42 医师报

    

    

     十月的上海,桂花的甜香弥漫在瑞金路的街头,梧桐掩映着法式洋楼的白顶红墙。113年间,无数才华横溢的中国医生从这里走来,他们不断完善、丰富着瑞金医院对社会责任、人道主义精神、医学创新、乃至对现代医患关系的理解。

     释迦牟尼说:“人生只在一呼一吸之间”,为了解除呼吸病痛,几代瑞金呼吸人秉承着“广博慈爱”的医者初心,用“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能级。

     1952年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前身)设立了肺部疾病重点病区及结核病区。瑞金医院呼吸学科68年的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医师报》记者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邓伟吾教授、黄绍光教授、万欢英教授、瞿介明教授、时国朝教授、李庆云教授、周敏教授的采访整理成文,与读者共同分享瑞金医院老中青三代呼吸人带领学科传承、发展、创新的故事。

    

    

    

     慎终如始,

     锻造结防事业中流砥柱

    

     1956年,孙桐年教授主持将内科第五病区与结核病区合并成立肺科,并担任主任。他以宽广的视野率先提出:肺科医生不能只看结核病,一定要以开阔的视野,把呼吸系统疾病“一网打尽”。

     瑞金医院肺科医护合影

     “孙教授一生酷爱胸片,不仅把收集和珍藏的胸片制成幻灯片,用于教学,还从放射科、肺科、甚至内、外科收集那些少见、疑难肺部疾病X线片。这在当时的肺科学界中是非常罕见的,也是他尤其擅长胸部X线读片诊断的原因。” 邓伟吾教授回忆:孙教授强调:“读片是肺科医生的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X线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的多种诊断手段。1959年起,由孙桐年教授、胸外科宋祥明教授、病理科陈志让教授和仁济医院胸外科王一山教授共同开创了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读片会诊制度,为后来多学科会诊(MDT)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与借鉴。

    

    瑞金医院肺科医生正在查房

     肺结核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而肺科则是结核病治疗的主战场。此前,我国肺结核治疗主要以疗养为主,而链霉素的发现与引进,使抗结核治疗进入了崭新的纪元。1959年,孙桐年教授开展了题为《肺结核不同药物治疗方式的疗效观察》的科研项目,他交给当时还只是住院医师的邓伟吾一项任务:收集科室历年来门诊诊治肺结核患者的病历和X线档案资料,并进行回顾和分析。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邓伟吾前后收集了1000余例病例,并对200余例手术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与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工作量很大,邓伟吾经常要加班加点,孙教授也常会在下班后抽时间前来指导。

     这个“苦差事”,不仅教会了邓伟吾开展临床科研的方式、方法,更使他的读片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懂得了脱离表象从病理基础以及病情演变考虑问题。这一研究也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

     1960 年,肺科建立了肺科细菌实验室,邓伟吾外出进修学习,分管实验室工作,开展结核菌的检测、培养、耐药菌检测、血药浓度测定和未分类分枝菌控制检测等工作,大大提高了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水平,此外,科室还利用流动X线摄影车,为各工厂工人拍胸片,开展防痨检查、普查肺结核患者,每年达万余人,奠定了结核防治的良好基础。60多年来,肺科长期从事结核病的防控工作。进入21世纪,在很多三级综合医院退出结核定点医院的情况下,瑞金医院作为上海仅有的两家结核定点医院之一,于2008 年成立结核专病门诊,继续为结核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与时俱进,

     引领呼吸慢病诊疗与国际接轨

    

     “学科的发展要靠疾病带动。”万欢英教授表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大幅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成为了肺科临床工作的关注重点。1984年,邓伟吾教授接替孙桐年教授,担任瑞金医院肺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肺科开展了《新型抗哮喘药物Salmeterol的临床疗效观察》《夜间哮喘状态的生命参数研究》等科学研究。

     1990 年,邓伟吾教授发表了有关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然而,吸入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却屡屡碰壁。“当时,不要说患者不接受,甚至医生也不太接受。一方面,大家对激素的应用有顾虑,认为吸入疗法很麻烦。另一方面,医患双方对长期维持治疗的概念也不能接受。”这让邓伟吾教授意识到,国内的支气管哮喘治疗亟需在认识上进行更新。

     在这一背景下,邓伟吾教授与黄绍光教授一道,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上海市哮喘之家,开始哮喘的防治管理和患者教育工作。这一工作得到了国际哮喘防治组织(GINA)的的高度认可,邓伟吾教授成为GINA的第三个中国顾问。

    

     邓伟吾教授与钟南山院士合影

     “邓教授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创立了哮喘之家,更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医患伙伴关系’的理念。” 时国朝教授表示,哮喘之家的成立,对于广大呼吸科医生掌握哮喘治疗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增进哮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高对合理用药的依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996 年,瑞金医院肺科作为中国首批临床试验中心,参与第一个全球性哮喘研究(START 研究),该研究结果奠定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地位。1998 年,肺科成立了瑞金医院哮喘大会诊,由呼吸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共同参与,后逐步发展成为哮喘特色专病门诊。2004 年,肺科更名为呼吸科,成立了慢性气道疾病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并开展皮肤点刺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其后逐步成为瑞金医院首批特色专病门诊之一,广泛开展哮喘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万欢英教授在哮喘之家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市哮喘联盟,开展了大量科普宣教工作,促进呼吸科医生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

     2000 年,肺科参与了COPD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多中心临床TORCH研究,并完成了多项科研基金项目。2002~2004 年,黄绍光教授和万欢英教授参与了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国COPD流行病学调查和社区干预治疗的研究》,获得“国人40 岁以上COPD发病率为 8.2%”的数据,为此后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彼时,周敏教授是万欢英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提前转读黄绍光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她带领团队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项目的质控非常严,也很辛苦。没有社区、乡镇政府和基层卫生站的支持,流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敏教授回忆:“万教授曾对我说:流调工作既枯燥又容易遭人拒绝。但流调的意义也十分重大,甚至不亚于诊疗——我当时还不太理解,直到真正下到基层,才有了真切的体会。”

     在流调工作中,周敏发现,很多COPD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都是喘得不得了了,甚至引起呼吸衰竭才来就诊”。而这也使她意识到,医生不能仅仅等着患者来求医,而是应该走出去的,将疾病预防、科普工作的关口前移。“我国COPD高风险人群很多,且COPD患者病情较重,急性加重的频率较高,死亡率也比较高。所以,进行慢阻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瑞金医院呼吸科开展慢阻肺大型义诊活动

     2008年,万欢英教授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课题《COPD 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与预警模型开发》课题。同年7月,“瑞金医院健康控烟中心”正式成立。时国朝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都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对于吸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盛行的重要原因。控制吸烟,已成为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最重要与最可行的措施。

     也正是在这一年,瑞金医院呼吸科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并自此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行道”: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慢性气道疾病诊疗中心于瑞金医院挂牌成立;2012年呼吸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3年,呼吸科成为参加全国首批中美ACCP-CTS联合举办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培训项目;2017年,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并成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拥有床位117张,6个国家级基地、5个诊疗中心和7个专病门诊。年门急诊量18万余人次,出院患者4200人次。

     同时,在医学专家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成效明显,成人吸烟率实现“六连降”。时国朝教授转而将视线放在了一个新的“敌人”——电子烟上。在2020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新闻发布会上,时国朝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烟草病学组发布“电子烟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电子烟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伤全身各脏器,甚至致癌。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应明确电子烟属性和定位,制定电子烟行业标准,对电子烟制造销售全程监管,杜绝向未成年人兜售电子烟。

    

    

     适时应务,

     为危重患者生命护航

    

     肺科是瑞金医院最早开展重症监护管理的科室之一,并以呼吸机治疗及气道管理为主要特色。邓伟吾教授回忆,20世纪70年代,肺科对两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对推进重症抢救室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回忆,其中一位患者,是一名知名教授。当时,这位教授因严重的呼吸衰竭,被送到瑞金医院肺科。医院领导对他的病情非常重视,要求科室每天向医院汇报病情。邓伟吾教授就守在了医院,时刻监视着他的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经过一个半月的呼吸支持和治疗,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而这两例患者的救治,也引起了院领导的重视。1976 年,肺科率先成立呼吸重症监护室,为急危重患者提供 24 小时医疗,给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当时,呼吸支持的设备还很简陋,主要靠‘手捏皮球’式人工呼吸囊。”万欢英教授回忆,当时,一位年轻的哮喘患者因呼吸衰竭被送到瑞金医院,来时,患者的瞳孔都已放大,必须马上进行呼吸支持。但在当时,国产呼吸机可调参数很少,患者气道痉挛严重,人机对抗非常厉害。邓伟吾教授、黄绍光教授带领全科医护轮番上阵,2、3个小时一班,整整3天,用人工呼吸囊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最终,患者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康复出院。

     1983年~1985年,黄绍光教授赴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学习,并将低压气囊插管技术引入国内,建立呼吸衰竭抢救治疗室。1986年,肺科实施了首例经气管镜气管插管,并且同时开展内源性PEEP测定,提高了呼吸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20世纪90 年代初,肺科成立了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氧疗康复中心和睡眠实验室,积极开展电子纤维支气管检查及危重症床边气管镜检查,成功抢救了多名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等危重患者。时国朝教授表示:当时,全国绝大部分呼吸科尚没有独立建立重症监护病房的先例,瑞金医院RICU的10张病床,开创了我国呼吸科开展呼吸重症监护的先河。

    

     黄绍光教授(右二)与呼吸科医生学习呼吸机的使用

     1993年,黄绍光教授在国内率先应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救治危重型哮喘患者,1998年,《危重型哮喘血CO2适度增高性通气治疗和呼吸动力监测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表示,应用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挽救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本身是非生理性的,常规应用可能引起患者肺损伤或使原有的肺损伤加重,导致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危重哮喘患者支气管痉挛往往非常严重,如果一味提高呼吸机压力,‘硬碰硬’地与患者对抗,就糟糕了。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一方面限制潮气量和气道压,即用小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另一方面在吸气时加用足够的压力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呼气时用适当的PEEP保持肺泡开放,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

     1998 年,黄绍光教授首次报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经验,为呼吸重症医学领域增添了新的思路。他的“关门弟子”陈巍表示,黄老师长期从事呼吸生理研究,RICU病房是他主要的工作场所。他常说:“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n art!(机械通气是一门艺术)。对于每个机械通气的患者,他或亲自看护观察、调整呼吸机参数,或指导我们进行操作,常常病床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2004年,呼吸科新RICU建成,RICU病床12张,其中负压隔离病床2张,专门用于收治重症传染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在SARS、H1N1、H7N9和COVID-19等新型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承担着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为上海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时国朝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科的加入,康复疗法成为了促进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康复的重要力量,并成为了RICU的新亮点。

    

    2020年8月,英国患者克里斯在家人的陪同下,给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You see us at our worst, we see you at your best.”(你见我怜,我见你安。)

    

    

     平战结合,以“国家队”担当

     搭建肺部感染临床研究平台

    

     “呼吸科医生和肺部感染是离不开的。即使学科分得再细,治疗肺部感染也应是呼吸科医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时国朝教授表示,呼吸系统传染病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决定了呼吸专业医护人员在抗击传染病中担负着“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

    

     2020年1月23日,瑞金医院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紧急动员大会

     时国朝教授介绍,此次新冠疫情,在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的同时,瑞金医院也充分发挥临床研究优势,在上海与武汉共同开展科研协同攻关,以指导临床治疗实践。2020年2月8日,瞿介明教授与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等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建议》,作为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补充,规范了临床激素的使用;4月6日,瑞金医院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4月10日,瞿介明教授、周敏教授及卢洪洲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呼吸与重症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多中心临床研究》,为科学防疫、精准防疫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目前,呼吸系统感染在影响人群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中居于首位。这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核心因素。”瞿介明教授表示,提升下呼吸道感染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兼肺部感染学组组长,瞿介明教授与全国呼吸同道一起,推进《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CAP指南)、《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HAP/VAP指南)的制定和更新。2016年,HAP/VAP指南修订启动,并于2018年4月正式发布。更新指南的不少数据来源于近十年的中国临床研究成果,因此新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患者群体,更贴近临床实践,对一线专科医师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价值,为提高我国肺部感染的诊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瑞金医院呼吸学科是‘国家队’,搭建平台、开展临床研究,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瞿介明教授表示,唯有开展大量的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回答科学问题为出发点的临床研究,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近年来,瑞金医院呼吸科致力于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针对提升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等临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多项研究。瞿介明教授与周敏教授针对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联合药学、感染病、临床微生物、内分泌等学科,制定了《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更好地提升了我国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诊疗规范性,并成功申报科技部重大专项。

     在肺部感染的诊断方面,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瞿介明教授牵头,与微生物学界完成了《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为了更充分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检测价值、增加BALF病原体的检出率、提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成功率,进一步规范BAL的操作流程及标本处理,更好地指导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瞿介明教授介绍,为应对我国缺乏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的现状,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感染学组发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联合全国10个城市、17家中心开展了成人SCAP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收住于急诊科、呼吸科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中,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SCAP诊断标准的成年患者,平行开展多项微生物标本检测,包括分中心常规微生物培养、尿检及血清学检测、中心实验室统一特殊病原体抗体检测、多病原核酸测序检测(NGS)等,长期连续随访临床资料,数据传入为本项目设计的在线病例随访系统。目前,该研究已全部完成,并在2020年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与全国的同道进行分享。

     瞿介明教授表示,未来,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围绕影响我国肺部感染诊疗效果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为我国肺部感染的诊治能级、早诊早治水平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形成上海方案、中国方案并走向世界舞台,发挥更大的更重要的作用。

    

    

     原始见终,

     探索“医学的盲区”——OSAHS

    

    ?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展了大量日间的生理活动和反应的研究,但对于每天8小时睡眠中的生理活动却知之甚少。可以说,人类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曾一度是医学的盲区。”黄绍光教授表示,瑞金医院肺科是国内最早开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早在1983年,肺科就开始了睡眠呼吸障碍诊治。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打呼噜是正常现象,甚至认为打呼噜代表睡得香。这种认识大错特错!打呼噜是疾病的潜在信号,轻者影响睡眠,重者会危及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邓伟吾教授介绍,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孙济治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鼾症手术治疗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手术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容易复发。“孙教授与我探讨这一问题,我对他说,这种情况可能不是外科手术能够解决的,要对患者进行生理检测。”恰逢此时,黄绍光教授从加拿大进修呼吸生理归来,开展睡眠监测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在睡眠实验室进行一整晚的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但开展监测,可谓困难重重。”黄绍光教授坦言,在刚刚开始睡眠研究的时候,完全是“土法上马”。国外在开展睡眠监测用的是专业的生命记录仪,但经费有限,“买是根本不可能的”。经过多方询问,黄绍光教授从外科借来一台用于开展动物实验的多导监测床,将中医针灸用的银针改造成电极,连接导线作为传感器,进行呼吸暂停床边监测、夜间多导生理记录等测定;并与复旦大学物理系合作,利用一台国内自行研发的质谱仪进行中枢通气反应性测定。

     就这样,黄绍光教授在邓伟吾教授、孙济治教授的支持下,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因地制宜,自主研发建立诊断和监测体系,开始了睡眠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采用流量容积曲线图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OSA)诊断;利用国产质谱仪建立了以重复呼吸法为基础的CO2通气反应性测定;利用国产PM压力传感器建立方法,以国产ST42生理记录仪为基础,国内首创了适合当时国情的睡眠检测方法。

     “开展睡眠监测非常辛苦,因为做实验、做测定都是在晚上,早期的监测设备噪音巨大,记录载体还是纸张,整夜记录下来光纸就得用上十斤。记录完成后,还要一张一张的进行回顾分析,工作量可想而知。”黄绍光教授介绍:“不仅如此,在当时,即使做出了诊断,也缺乏治疗手段,直到无创呼吸机(CPAP)的引进,才使OSA的治疗成为可能。”

     肺科第一例接受睡眠呼吸障碍治疗的对象,是瑞金医院一位知名教授。邓伟吾教授回忆:他一睡着就鼾声如雷,日间则常打瞌睡,在医院“远近闻名”,他也非常苦恼。“他的妻子对我讲,他晚上睡觉,鼾声震得床都要抖,吵得我根本没法睡觉。我打开灯,看到他嘴唇憋得发紫,非常吓人!”后来,这位教授到肺科进行了睡眠监测,并用上了呼吸机以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直到现在,他睡觉都一直戴着呼吸机。他说,现在睡觉舒服极了!”

     1992年,瑞金医院肺科建立氧疗康复中心和睡眠实验室,使肺科睡眠技术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1996年,黄绍光教授获得原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最早开始了国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同年,李敏教授首次归纳了国人应用CPAP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经验公式。

     在研究睡眠的过程中,黄绍光教授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患者会直接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通过对十余位患者病程的总结、分析,他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可导致昏迷、猝死,除严重心律失常外,急性呼吸衰竭也是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证实,未经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睡眠中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更易诱发呼吸衰竭。1998 年,黄绍光教授首次报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经验,为呼吸睡眠和重症医学领域增添新思路。

     2003 年,肺科牵头上海6家医院,进行了国内首次0SAHS流行病学调查,开拓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样本、广覆盖流行病学调查新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同年,上海市第一家睡眠呼吸专病门诊在瑞金医院开诊。

    

     瑞金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挂牌成立

     “睡眠医学是21世纪医学的新亮点!”李庆云教授表示,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全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睡眠呼吸疾病是睡眠疾病中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类疾病。呼吸障碍会导致慢性间歇低氧和片段化睡眠,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气道疾病等慢病的源头疾病,在慢病防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庆云教授表示,近年来,学界对睡眠医学的热情正逐渐升温,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便携式、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正逐渐普及,睡眠监测正向着便捷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二是随着MDT策略的不断发展,MDT已从单纯的多学科会诊发展为多学科鉴别、多学科诊断、多学科治疗的“新型MDT模式”。同时,近20年来,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PPV)临床适应证不断拓宽,治疗有效性和舒适度不断提高,接受治疗人群的迅速扩大,NPPV已经成为睡眠呼吸疾病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呼吸科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结语:

     从结核病区到以现代呼吸疾病为主的综合防治体系,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走过了68载春秋。瞿介明教授表示:“未来,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将继续传承深厚的学科底蕴,凝心聚力,在符合现代呼吸疾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向成为国家呼吸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目标而努力;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作者:融媒体记者 尹晗 陈惠

     编辑:昕亚

     审核:尹晗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已为您准备好稿费,

     请联系值班编辑:010-58302828-6808

     往期回顾

     倒计时24天 | 王振常教授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25天 | 马军教授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27天,袁芃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30天,梁真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31天,魏军平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32天,李毅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倒计时33天,张劲农送祝福!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

     来参加|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倒计时37天!李萍萍送祝福

     来参加|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倒计时38天!曾春雨送祝福

     来参加|第六届医学家峰会(2021)暨《医师报》创刊15年发展论坛邀您来!倒计时39天!徐标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张伯礼:防疫不能掉以轻心;深圳新增一名输入病例;《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40天,王昆送祝福

     热点串烧 | 拜登医生:或需使用步行靴数周;马拉多纳私人医生接受调查;《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41天,王杰军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巴西总统称不会接种新冠疫苗;甘肃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43天,张力送祝福

     热点串烧 | 钟南山:已出现同患流感和新冠肺炎病例;《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44天,潘宏铭送祝福

     热点串烧 | 武汉只是新冠病毒发现地?北京新发地市场暂停水产冻品销售储存;《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45天,罗素霞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发布;最严医药检查来了;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梁军送祝福!

     热点串烧 | 美国多州无视疾控中心感恩节提示;《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47天,刘端褀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张伯礼建议国家建立冷冻进口食品熔断机制;湖北新冠疫情专家李十月逝世;《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48天,张沂平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小特朗普,阳性;张文宏:全球疫情蔓延,散发病例还会有;《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0天,华海清祝福

     热点串烧 | 拜登被抗疫护士说“哭”;天津市新增4例核酸检测阳性;《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1天,刘波送祝福

     热点串烧 | 福奇:对新冠疫苗不寄予厚望;赵立坚谈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2天,刘勇送祝福

     热点串烧 | WHO调查总部人员聚集性感染;天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3天,于世英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张伯礼院士提醒:拿到这些快递要先消杀;《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4天,陈元送祝福

     热点串烧 | 钟南山:新冠肺炎,未知的还有很多;美国疫情已达“巨大灾难”级别;《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5天,万里送祝福

     热点串烧 |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疫情达灾难级别 美政府仍不重视防控;《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6天,朗秋燕送祝福

     热点串烧 | 特朗普:新冠疫苗明年全民接种 ;中国疫苗,巴西总统改口;《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7天,李周伟送祝福

     热点串烧 | 重要提醒!秋冬季疫情扩散风险较大,防控措施应严尽严;《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8天,华福洲送祝福

     热点串烧 | 乌克兰总统因感染新冠病毒已入院治疗;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组前往津沪等地;《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59天吴倩送祝福

     热点串烧 | 白宫、安徽、湖北、天津战疫通报;《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0天梅舒翀送祝福

     热点串烧 | 又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去过这里的注意了……;马光凤教授:《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1天

     热点串烧 | 对进口冷链食品,国务院出手了;14时,天津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2天,王春耀送祝福

     热点串烧 | 拜登向全美发表讲话 称上任后首要任务是控制疫情;《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3天,廖江荣送祝福

     《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4天,万裴琦送祝福;热点串烧 | 白宫幕僚长新冠检测呈阳性 近期曾出席特朗普竞选集会

     《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65天,潘熠平送祝福;热点串烧 | 雷海潮出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科院心理所回应“同等学力申硕者退学”

     《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66天 | 热点串烧:钟南山再获奖,奖金100万港元;中医防治新冠肺炎论文被拒;北京协和医院领导调整

     《医师报》创刊15年倒计时第67天;热点串烧 | “互联网+”医保支付线上线下一致;外交部回应印度赴武汉航班检出大量新冠病例

     上下滑动文字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