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8·19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 你我同行 ? | 陈俊:我在“
2021/8/22 14:08:47 医师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这个伟大时代发出的铿锵之音!在2021年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医师报》主动承担行业媒体责任,发起主办“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活动,同心共筑中国梦。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将同时开出4列“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专列,在一个月时间里与当地数千万乘客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并将制作成宣传片,在北京地铁1、2、5、8、10、13号线和八通线的13000台地铁电视,进行为期10天,每天多次同步播放。希望以此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大家一起携手同行,为健康中国聚力。

     回望历史,它记载着发展的印记。展望未来,我们正书写着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搭乘“健康中国”专列,向着未来出发!

    

    

     体健而身强,心安则两全。健康早已不仅是“野蛮其体魄”,当人们开始更多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时,也向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能把精神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未来前进的方向,开启新的征程。

     怀赤诚之心,办实在之事,始终坚守初心,不断挑战自己,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教授二十余年从医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卫生事业走向发展,走向人民,走向世界的缩影。

    

    

     “600号”撕下了“恐惧”标签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

     2017年,党和国家提出“健康中国”宏伟战略,力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陈俊看来,健康中国与精神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二十余年来,我见证了祖国精神医学的跨越式大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愈发深入。陈俊所在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前身为上海市精神病院,不少人听到院名、听到医院地址“宛平南路600号”,甚至只听到“600号”就觉得恐怖、排斥。医院更名不仅是要消除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感,更意味着学科从只关注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过去迈向关注人群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新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加速,每个个体都会面临更多更纷杂的压力,若长期积累,则会带来物质成瘾、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问题,这也给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说起精神医学的大发展,就不得不提起脑科学。陈俊认为,人类对于脑科学的关注和重视是近十载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医学热点从关注细菌、病毒感染,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再到脑科学的蓬勃兴起,二十一世纪将是脑科学的世纪。在脑科学时代,人们会更关注大脑和心理问题的联系:人类为什么会出现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如何预测及早期识别,如何帮助患者寻找精准的、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式等,这将引领精神医学未来的发展。

     作为临床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俊的研究方向也偏向临床。“其实研究方向的选择,所覆盖的范围,都来自于临床实践感悟,源自患者治疗中的难点、痛点和迫切需求。”陈俊带领团队开展了关于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方案、不同类型双相情感障碍诊疗等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陈俊希望能够真正的给临床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带来一些改变,能够真正帮助到患者,“从临床中来,回临床中去,指导临床工作,为临床工作服务,这是我们开展研究最核心的初衷。”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整日忙于临床工作,同时科研和教学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牺牲个人时间在所难免,不得不放下个人兴趣爱好,和家人也聚少离多,身材也因缺乏锻炼而走形,但即便如此,陈俊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甘于奉献,始终不改初心。

     “一揽子”计划打消亚专科建设的疑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确实如此,只有看得够远,才能走得够远。正所谓,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经形成亚专科雏形,但未成体系。医生擅长范围只具体到科室,而对常见精神疾病治疗则很笼统,意味着样样都会,但也不甚精通。随着人民对高端、精细化医疗服务品质需求增大,医生需在某些方向精进而有所长,设置亚专科则符合精神医学发展的潮流。

     2011 年起,陈俊就一直在做精神疾病临床亚专科(心境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与物质成瘾等)建设工作,为能促进医院各个科室同步发展殚精竭虑,时至今日,收获颇丰。

     万事开头难。当亚专科概念首次在科室提出时,迎来的是大家的困惑和质疑:患者安全如何保证、工作负担会不会增加、工作模式是不是要转变、科室收入是否会受到影响等。面对疑虑,陈俊在其导师方贻儒教授的指导下,为亚专科发展提出“一揽子”计划,设立亚专科门诊,对患者清晰分类,建设亚专科病房,同步发展亚专科团队,确保诊疗力量。同时充分考虑人性化因素,在建设抑郁症亚专科病房时,考虑到患者对声音、光线等敏感,观念消极容易失去控制等状况,将病房分成多个区域,增加安保设施,设置电视、会客间等,为患者提供更好环境,帮助康复。

     亚专科的成功发展,不仅让大家的疑问烟消云散,更打出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品牌效应。时至今日,已和全国逾40家医院达成合作,开展定期交流,并举办全国进修班,接待各地精神科医生学习。他说,“我们还开展了和兄弟单位管理层面的互访,互相借鉴,摸索怎样通过政策的指引去引领亚专科发展。我想这也是将上海经验辐射到全国的一种方式,希望能对整个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奇怪的提法:你还去前线图什么?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无论是5·12汶川地震,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俊都冲在了第一线。谈及做决定时的想法,陈俊的回答是:责任!

     2008年,彼时的陈俊还只是一名主治医生,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义无反顾报名,在前线负责安置点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再次请缨,却被众人不解:年轻时冲在前线,热血方刚,现在都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了,已过不惑之年,怎么还要去前线呢?还图什么?

     其实陈俊的想法很简单,“我相信所有冲在一线的医生,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抗疫救灾。对我而言,我是共产党员,我只想着责任。参加过地震救灾,经受过考验,对这种突发事件相对有经验,我能胜任,冲在前面也可以打消外界的紧张和顾虑。”

     陈俊还希望能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为其他需要给新冠肺炎患者做心理干预的医生提供支持。2020年初,在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繁忙的抗疫工作之余,他用夜晚休息前的时间坚持记录日记,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治疗措施,并整理成册,为全国抗疫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谈及两次抗疫工作,他更多的还是感谢。“我进入岗位后没几天,当地的民众自发地为我们买了很多零食,有西瓜、奶茶等,被热心市民‘投喂’之余,也被深深地感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陈俊说,这两次参与救援的决定,对他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经历。

     要把不简单的科普做简单

    

    

     健康中国,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其中,科普的作用至关重要。

     这些年来,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引起了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陈俊表示,“多数人抱着恐惧的态度看待精神和心理疾病,一旦自身出现了相关症状,不知所措,没及时就医寻求帮助,最终造成本可以避免的不良结果。因此科普和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大众了解一些最基本常识,可以使其更理性地看待精神疾病。”

     由于对于精神疾病基本知识的匮乏,很多患者会出现病耻感和社会上也会有些歧视的现象。“医生最大的初衷是帮助患者,消除病耻感和歧视等也是重要环节,而科普则是一大利器,是临床医生的必备技能。”从组织义诊和科普宣传,到设立科普宣讲日,再到国内国际层面的科普经验交流,陈俊一直在身体力行。

     在参加一次国际双相情感障碍年会中,陈俊首次见到了患者担任讲者的形式。一位年少时自杀未遂的双相障碍患者,在经过持续治疗后生活几乎正常,他有感于自身经历,以各种演讲方式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甚至发起民间自助组织预防自杀。“我当时意识到,科普是多形式、多维度的,也不是简单的工作。”

     之后,陈俊成立了CJ工作坊,致力于把专业的精神心理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把枯燥晦涩的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进而让公众喜欢看愿意看而有所得。此外,从2020年开始,陈俊还与蕙兰公益基金会建立的“心晴研究所”科普公众号进行了深度合作,为其提供科学和专业的指导意见。他希望能借助“心晴研究所”的力量,共同做出更多、更深刻、更大众化的科普内容。在他看来,科普首先要让大众接受,能够理解,“说百姓听得懂的话”,其次不能覆盖太广,力求每次解决一个小问题。借助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的平台,身为副主任委员的陈俊还主导组织了全国科普大赛,激励和吸纳青年医生参加,让科普工作有更多年轻人力量!

     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如今,陈俊推行科普与科研并重。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希冀精神卫生领域能有更多的中国声音发出。目前,他带领团队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Raymond Lam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基于评估的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希冀把研究结果真正应用于临床。

     “临床是临床,指南是指南。”这句话广泛流传于临床工作中,言下之意是指南只来自循证医学,与临床有差距,不能真正指导临床。为此,陈俊牵头发起相关研究,在中国防治指南基础上,结合加拿大抑郁症防治指南的规范化治疗标准,去探索和研发能够实际用于诊疗、长期随访的模式和工具。

     电子精神卫生技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陈俊希望研发出帮助患者自评的APP,抑郁症患者就自我学习功能、工作能力、家庭和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感受等多维评估,医患交互,及时评估和调整治疗,并推广到相对落后或精神卫生资源并不富裕的地区,让更多抑郁症患者可以接受到规范化的长期维持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抑郁症状改善,更是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恢复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去年年初至今,即便受疫情影响,陈俊也在加强和国外先进科学的交流。在他的努力下,2021欧洲精神病学年会设立了中欧交流“中西汇”两个专场,就疫情下精神卫生服务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2021国际双相障碍协会年会则开设了中国专场。学习西方所长,更让西方看到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进步,促进中西融合。未来,陈俊将做好“中西汇”品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同时广泛合作,借助专业媒体宣传,做出更精致的科普作品,帮助大众了解精神卫生常识。

     正值中国医师节之际,陈俊祝愿所有同行心身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平心静气,安心守护,为患者精心守护,共筑心晴港湾。 关于心晴研究所:这是一个有温度的专业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专业自测量表评估你的情绪状态;在这里你可以卸下包袱在树洞畅所欲言;在这里有唾手可及的医学科普教育资源,帮你舒缓情绪,管理睡眠,治愈暖心;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权威的医疗机构及专业的医生为你排忧解难、拥抱阳光。

     希望心晴研究所如一道光,撒进你的心底,温暖你、照亮你。

    

     排版:李慧

     编辑:宋箐

     审核:宋箐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关注|年轻人也成心梗高危人群?到底因为啥?

     观点 | 卫健委主任成高危职业,是弊是利?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