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百年传承,初心不改!卢艳丽:用道济精神解百姓病痛
2022/8/23 11:55:03 医师报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贾薇薇 宋箐)“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不拘一格,很有魄力。”正式采访前,《医师报》记者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简称“六院”)相关职工的话语中,描画了对于北京市第六医院院长卢艳丽的初印象。“十四五”开局之年,卢艳丽上任六院院长,她充分调动“年轻的力量”,让医院“流动”了起来,变得更加有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走进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二条31、36号的六院,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让人的关注点不由自主地从建筑本身转向建筑所承载着的记忆。六院始建于1885年,于1917年更名为北京道济医院,1952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六医院”,并逐渐从妇婴专科医院发展为综合医院。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六院从那个知识分子努力求索的时代走来,见过太多浮沉荣辱,圆明园的废墟,天安门的伫立,长安街的熙攘……时间悄然逝去,过客来来往往,但悬壶济世初心不改,跨越三个世纪的坚守,足以沉淀出一座医学精神的丰碑。


“道济仁爱”刻在了骨子里
知性、优雅,见过卢艳丽的不少人都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对于六院的历史,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道济”二字,出自《周易》,“正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与悬壶济世,解除万民痛苦的现代医学精神不谋而合。
“在道济医院中,医护倡导有温度的医疗文化,医护如阳光般和煦温暖,照亮患者,不仅帮患者解除身体病痛,更要予以心理关怀。通过了解患者更多信息和故事,促进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并在团队中形成仁爱向上的氛围。”
新时代下,“一带一路”建设架构起互联互通的桥梁,“道在通,通则顺,顺则达,达则济天下”,这不仅内生于中国的哲学禀赋,更赋予了“道济”更多精神内涵,深深嵌入了“一带一路”宏伟构想的理念和实践中,并将通过“一带一路”传播四海。多年来,医院也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与国外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医院性质变迁,有过易名,但六院的仁爱精神从未改变。”卢艳丽介绍,在137年的建院历史中,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曾在北京六院任职: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曾在六院工作并任董事会成员;原中国医科院院长、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邓家栋曾任内科主任;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于惠元曾任外科主任……他们曾在此耕耘,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传承至今。
百年医院,因道济而熠熠生辉,秉仁爱而源远流长。知周万物,知科学,知爱人,而后尽心竭力,救死扶伤,以兼济天下,是传承,是使命,也是永不改变的信念。
打造特色专科
在东城区“十四五”卫生发展规划中,六院被确定为东城区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医院确定了“立足东城,带动基层,努力建设成具有三级综合医院技术水平、能够引领带动区域医疗持续发展的东城区区域医疗中心”的123发展战略。调任至北京市第六医院任院长后,卢艳丽在此基础上就给自己先定了个“小目标”——把医院建设为医保A类医院。
和卢艳丽共事过的人,都知道她果断、胆识过人。为了实现“小目标”,她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并牵头各项事务,规范临床路径,组织规范化查房。从患者管理、医疗费用管理、门急诊、住院等方面多管齐下,飞速提升,最终各项指标达标。2022年6月2日,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下发通知,批准北京市第六医院为A类定点医疗机构。
为更好发挥北京市东城区核心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医院还着力打造6个中心,即心肺中心、脊柱和手移植中心、消化中心、神经医学中心、妇婴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时至今日,每个中心都展露出一定的品牌效应。安宁疗护中心成为北京市试点;心肺中心半年手术量逾600例;妇婴中心同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医联体合作,开展妇科肿瘤化疗及手术,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手移植中心已开展数年手术,同积水潭医院合作,积累了较多经验,并组织学术会议和推广,技术层面已达全国领先。
“目前,6个中心都已全面运作,多个科室通力合作,形成整体。”卢艳丽说。
一位84岁的高龄老人从武汉来京投亲,在附近街区因大面积心梗突发急性休克,被送到六院,在心肺中心团队通力合作下,进行了介入治疗,从鬼门关逃回来后又出现了肾衰。家属担心患者年龄太大,基础疾病较多,难以抢救过来而人财两空。
该不该接着抢救?能否再抢救过来?这不仅对团队技术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需要团队与家属沟通好,了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并说服家属该抢救、能抢救过来。从患者休克、昏迷到恢复健康,历经一个多月,非常不易,通过六院多科室的一起努力,让这个家庭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专科引领,专病突出、专长突破”是医院的学科发展路径,卢艳丽指出,对于区域中心医院和综合医院而言,必须每个专科都强大,并打造特色专科,带动医院发展,北京市第六医院便是以心肺中心作为龙头,全面建设,为整个核心城区及周边京津冀百姓解除病痛。
向“三级医院”迈进
除了承担区域医疗及急危重症紧急救治工作,六院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也承担了重任:开设发热门诊提供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发热患者及管控区患者。

在疫情封控期间,一位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来到六院后,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运送患者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和心脏支架置入术。“患者病情紧急,来不及核酸检测,顾不上天气的炎热和感染的风险,我们的医护人员第一反应是怎么救人。”卢艳丽深知医护人员的辛苦,他们接受闭环管理,无法回家,只能两点一线,轮转于医院和酒店之间,舍小家为大家。

当前,六院正面临着全面基建时期,门急诊楼及东病房楼将进行改造。谈及医院未来的规划,卢艳丽说:“未来,六院的环境会变得更加温馨、优雅、美丽,更方便百姓就诊,服务更加智慧化,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深入社区,深入整个城区,带动周边发展,在医疗、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也是六院的一大发展举措。卢艳丽介绍,六院将开展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以智慧化手段,将血糖监测与医院系统连接,无论患者身在何处,医生都可实时了解患者血糖信息,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为维持其身体健康做出指导,这将是智慧化医疗的一次重要实践。
通过3~5年时间,顺利晋升三级医院是卢艳丽给自己定下的又一个“目标”,“医院将继续秉承‘道济仁爱’精神和‘敬业、求实、奉献’的院训精神,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温馨的服务造福百姓。同时,向这一目标迈进!”
2022年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今年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有关工作落地,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的主阵地、主力军,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做到“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倡导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由此,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医师报社联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联动北、上、广、杭四城地铁,开展“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主题公益巡展活动。

北上广杭4地8趟专列启航了!列车将搭载包含钟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45位院管专家,1582人次医界精英的1220张公益巡展海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将与超过2亿的乘客“亲密接触”!同时海报总视频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线覆盖地铁、站台的1.3万台电视每天多次轮番播放,预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回顾:
精彩文章回顾: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钟华:做科研的领跑者和传承的中转站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安贞医院皮肤性病科团队:科室有特色,医生有专长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陈玉国:从默默无闻到全国前三甲 打造急诊医学“齐鲁品牌”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邢念增教授:仁心待人 技术立命 创新为魂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中肿消化道肿瘤内科团队:创世界一流研究型团队,改写临床指南让消化道肿瘤患者活得更好
排版:王丽娜
编辑:王丽娜
审核:许奉彦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会议报道来啦!

2022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共识发布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发布
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曾小峰分享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故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一代宗师
12:3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