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杂谈135:养成批判性阅读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丨 快讯:上海试点人工智能医疗器;婴儿吞电池致胃黏膜糜烂;美一州搁置堕胎禁令
2022/8/27 21:48:11 医师报

迄今为止,方法学上的研究已揭示出医学文献在研究实施与报告方面的缺陷屡见不鲜。基于对国际知名研究案例进行的举证表明,对著名期刊发表的研究结果不加批判地接受,会导致严重的错误和资源浪费。方法学研究表明,生物医学文献中的绝大部分报告是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通常很差,已发表的大多数观察研究结果都是错误的,即使是那些真实的发现,其中多半也夸大了结果,结果不能重复是生物医学与行为科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用大型管理数据库进行研究,通常会得出精确但错误的结果,实际上估计每年的研究投资中有85%被浪费了。
有12项随机试验分别对52项观察性研究的结论进行了验证,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维生素和矿物质,然而没有1项观察性研究报告的结果可以被确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机实验发现其结果与10%的观察结果相反。曾经推荐更年期使用雌激素能够预防心脏病、摄入纤维素与叶酸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等措施最终都被随机对照试验否认。PubMed数据库中已有1800多个报告研究了口服避孕药和凝血的关系,在付出巨大的无谓努力之后,人们终于达成了共识:没有任何凝血试验能够预测哪些妇女会遭受静脉血栓栓塞等罕见的严重事件,因此呼吁监管机构应停止开展那些不能进行任何预测的凝血研究。在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项随机试验中,将氟化物与安慰剂进行比较,观察到骨密度如预期一样增加了35%。
然而矛盾的是,那些使用氟化物受试者的脊椎与非椎体骨折率都有所增加,骨骼变得更致密,但却更脆弱,骨密度测量只是骨骼健康的一个特征,是骨数量而不是骨质量。多重耐药结核是一种致命的感染,对新疗法的需求非常迫切。2012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种新型药物贝达喹啉,这项批准是基于对一个真实性未知的替代终点的结果:患者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从阳性转为阴性。该药物的批准是基于对47例和161例患者进行的2项中等规模的试验结果,没有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且对痰培养的影响也并不显著。令人吃惊的是,接受新药治疗受试者的病死率反而增加了5倍。
医学文献中充斥着伪造的发现,由于对混杂控制不足,吸烟与自杀被错误地联系在一起。选择性偏倚得出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与心脏病风险降低相关的不正确结论;质量差的病例对照研究错误地将利血平与乳腺癌、喝咖啡与胰腺癌联系起来;社会期望偏倚将流产与乳腺癌联系起来;伪科学导致一种在怀孕中广泛使用的安全且有效止吐药的退市;不恰当的对照组、信息偏倚以及没有控制的性传播疾病的混杂影响,导致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宫内节育器几乎消失;缺乏对混杂的控制使研究人员认为口服避孕药与垂体瘤有关。
因为描述性研究的错误解释而损害公共健康的另一个遗憾的例子是关于产程中对胎儿实行电子监测的问题。20多年前,引入胎儿监测与围产期死亡率下降先后发生,其时间关联使得人们认为持续性胎儿心率监测可以获益。基于著名妇产科医生对此乐观的评价,这一并没有得到科学审查的昂贵干扰性技术给产科学带来一次风暴。然而,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常规的间断性听诊相比,电子胎儿监测对婴儿没有持续的好处,且使手术分娩显著增多,对妇女造成伤害。
智者指出,备受推崇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在切成薄片的数据挖掘文章中表现出色。管理数据库研究的一个危险是“巨大的统计学意义”,由于样本量较大,几乎所有弱关联都具有狭窄的置信区间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统计学显著水平。大数据可以发现无差别的显著性差异,琐碎的关联已经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没有临床意义。由于诊断不准确且缺乏对潜在混杂因素的控制,这些研究可能具有精确性,但不具有有效性。因此,临床研究中样本量越大越好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快讯
工信部:将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成果应用试点地区8月26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将联合国家药监局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题揭榜工作,构建研发-产业-应用“快车道”,将上海作为揭榜成果应用试点地区。(来源:澎湃新闻)
1岁婴儿吞5枚电池10小时后取出,致胃黏膜糜烂近日,山东聊城。一名1岁男童误吞了电动吸耳器里的5枚纽扣电池,直到第二天家长从男童呕吐物中发现1枚,紧急送医。经医生检查,另1枚电池已经自然排出,还有3枚电池滞留在胃里,通过胃镜紧急“排雷”。此时,电池已在男童体内超过10小时,“患儿已有严重胃黏膜糜烂,还有少许的溃疡,目前3枚纽扣电池已被顺利取出”。(来源:贵州交通广播)美国北达科他州法官再次搁置堕胎禁令8月25日,美国北达科他州法官再次搁置了该州的堕胎禁令。经法官布鲁斯·罗曼尼克裁定,北达科他州有关堕胎禁令的“触发式法律”在律法争论进行期间应保持搁置。据悉,北达科他州的堕胎禁令原定于26日生效。罗曼尼克表示,堕胎禁令可能会对该州女性及其他相关人士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25日针对堕胎禁令发布的初步阻止令,其目的是维持现状。(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链接
老游杂谈 ① | 信息发布的科学准确比速度更为重要
老游杂谈 ② 应将对医务人员的关怀落到实处
老游杂谈 ③ | 疫情报道中名词的规范化使用刻不容缓
老游杂谈 ④ | 照片的科学性是抗疫报道的灵魂
老游杂谈 ⑤ | 应该切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老游杂谈 ⑥ | 恪守职业精神是抗疫取胜的基本保证
老游杂谈 ⑦ | 应该将瞬间的激动铸成永恒的记忆
老游杂谈 ⑧ | 应着力加强医者的人文修养
老游杂谈 ⑨ | 应更理性看待生死与清明的祭奠
老游杂谈 ⑩ | 应警惕网络信息对独立思考的威胁
老游杂谈 ? | 世界读书日与读书
老游杂谈 ? | 读史明智有助于鉴古知今
老游杂谈 ? | 中西医“明明白白死”与“糊里糊涂活”之辨
老游杂谈 ? | 中国科技期刊迫切需要科学家的鼎力支持
老游杂谈 ? | 病毒与人的相爱相杀和相辅相成
老游杂谈 ? |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人类问题医疗化
老游杂谈 ? | 医疗服务的本质探究,你怎么看?
老游杂谈 ? | 如何理性看待药物的利弊
老游杂谈 ? | 关心环境问题为何迫在眉睫
老游杂谈?| 加强社会保障才能让医疗环境变得更好
老游杂谈 ? | 是否可以预知人类文明终结的方式?
老游杂谈 ? | 科技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老游杂谈 ? | 科学与宗教能否真诚对话?
老游杂谈 ? | 惊闻“北京4.1万人献血5.1万吨”后的反思
老游杂谈 ? | 用诗歌记述医者的浪漫情怀
老游杂谈 ? |有必要对各种肿瘤都进行人群筛查吗?
老游杂谈 ? |提高个人健康意识比体检更为重要
老游杂谈 ?|应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老游杂谈 ?|永葆好奇才能持之以恒地探究真理
老游杂谈 ?|应对“技术垄断”进行理性思考
老游杂谈 ?|如何看待人类的启蒙运动
老游杂谈 ?|应该理性看待当今的世界
老游杂谈 ?|应重视哲学对人生的指引作用
老游杂谈 ?|网络信息混杂,不要对医生求全责备
老游杂谈 ?|阅读历史的鉴古至今
老游杂谈 ?|应铭记患者对医学进步的贡献
老游杂谈 ?|人类意识的深刻洞见
老游杂谈 ?|学而时习之,科普佳作的必备条件
老游杂谈 ?|创造力取决于你与他人的联系有多么密切!学术创新的本质探究
老游杂谈 ?|点燃激情!应警惕技术进步导致的创造力危机
老游杂谈 ?|科学交流更像是一场意图明显的战争!颇具争议的公开发表
老游杂谈 ?|同行评议的利弊剖析
老游杂谈 ?|创新孵化器的成功秘籍
老游杂谈 ?|智与美的无限渴求!科学与艺术比翼双飞
老游杂谈 ?|科学可以跨越国界与语言,穿越时空!旷世奇才的解剖之路
老游杂谈 ?|解除后顾之忧!科技工作者创新与创业的现状究竟如何?
老游杂谈 ?|应警惕转基因研究领域居心叵测的误导
老游杂谈 ?|你真的了解转基因食物吗?
老游杂谈 ?|人工智能的利弊剖析
老游杂谈 ?|早期胃肠癌的筛查利国惠民
老游杂谈 51|应重视不同文化之中的普世价值
老游杂谈 52|科学解释生死问题,而这些可以超越生死
老游杂谈 53|加强医学人文修养时不我待
老游杂谈 54|应全面认识人类的理性
老游杂谈 55|阅读经典名作有助于丰富人生
老游杂谈 56|阅读文学名作有助于认识人性
老游杂谈57 | 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老游杂谈58 | 医学真相的昭然若揭
老游杂谈59 | 恰逢人间四月天
老游杂谈60 | 洞悉世界的思维新知
老游杂谈61 | 纠缠时代的应对之策
老游杂谈62 | 书籍变迁的历史钩沉
老游杂谈63 | 阅读责任与技巧的全面阐释
老游杂谈64 | 如何处理信息社会的阅读矛盾
老游杂谈65 | 卫生经济学的入门科普
老游杂谈66 | 有关医疗服务的真知灼见
老游杂谈67 | 如何辨证看待医疗行为?
老游杂谈68 | 管理式医疗的本质探究
老游杂谈69 | 人体的健康到底值多少钱
老游杂谈70 | 对心理疾病的科普教育任重道远
老游杂谈71 | 巍然屹立的时代丰
老游杂谈72 | 百年卫生中的人中骐骥
老游杂谈73 | 我国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令人堪忧
老游杂谈74 | 展望2030年的健康领域全景
老游杂谈75 | 未来人类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
老游杂谈76 | 如何才能科学地做出健康决策
老游杂谈77 | 我们应该知道的过敏知识
老游杂谈78 | 科学守门人的责任岂能被视为儿戏
老游杂谈79 | 关乎人类未来的十大科技问题
老游杂谈80 | 每年4000万人!这5点提醒你,应正确认识缓和医疗
老游杂谈81 | 试想一下,我们对算法究竟知道多少呢?
老游杂谈82 | 对分子诊断行业应加强监管
老游杂谈83 | 这是一场持久战!你真的了解慢性疼痛吗?
老游杂谈84 | 你了解“ 社交病毒学”吗?
老游杂谈85|精准医学对循证医学的挑战
为何网络上负面情绪更易于传播|老游杂谈86
传染病大流行与人体免疫 | 老游杂谈87
抗击传染病的科学巨擘 | 老游杂谈88
面向未来的传染病防疫之策 | 老游杂谈89
应重视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 | 老游杂谈90
国际期刊针对中国学者大规模撤稿?抹黑中国以偏概全决不允许!| 老游杂谈91
如何看待诺贝尔奖的价值 | 老游杂谈92
新冠疫情有助于远程医疗的发展 | 老游杂谈93
如果审稿人能够花4小时在1篇稿件上...... 聊聊那些与发表学术论文有关的问题 | 老游杂谈94
想“杀死”一个学术会议的唯一方法是...... | 老游杂谈95
让竞争变得有益?对科学生态系统的这11条改进建议值得一看~ | 老游杂谈96
老游杂谈97 | 互联网对老年生活提出的挑战
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铭记 | 老游杂谈98
关键数据拱手让给发达国家,我国生命科学发展难题怎么破?| 老游杂谈99
老游杂谈100|应高度重视论文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注问题
老游杂谈101 | 你真的了解肿瘤发展趋势吗?按粗发病率比较,结果则是......
老游杂谈102 | 千万不要一味地迷信世界名刊
老游杂谈103 | 2021年的这一波医药学进展 不容忽视
老游杂谈104 I 疫苗成为2021年的年度词,其缩略词的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增加72倍!
老游杂谈105 | 如何看待并应对数字化的颠覆
老游杂谈106 | 整体低迷、运营不力!互联网医院“建而不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老游杂谈107 | 如何理解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
老游杂谈108 | 数字巨头也面临从初创企业到成熟竞争对手的危机
老游杂谈109 :应警惕“论文工厂”炮制的论文|快讯:香港疫情减少重症死亡是重点
老游杂谈110 | 多种疾病早期筛查推迟,新冠疫情对国民健康的宏观影响不能忽视!
老游杂谈111 :结核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快讯:睡眠研究报告显示仅35%国人睡够8小时
老游杂谈112 :你真的了解睡眠吗?|快讯:青岛机场可提供全天候医疗急救;抗原检测不高于每人次5元
老游杂谈113 :应高度关注仿制药导致的问题|快讯: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成立;国家医保局:新冠疫苗已接种32亿剂次
老游杂谈114:谈一谈新冠疫苗的防控效果| 快讯:上海疫情已经进入高位平台期
老游杂谈115:人类微生物组的研究值得关注| 快讯:12名医学专家医疗救护队为航天员生命安全撑起最后一道防线
老游杂谈116:世界读书日的感悟| 快讯:一图带你秒懂“五一”出行,全国多地防疫政策
老游杂谈117:人类对新冠疫情仍存在的不解之惑| 快讯:造成严重疫情传播风险!沈阳一医院副院长等4人被审查调查
老游杂谈118: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人类认知进步?| 快讯:北京一核酸采样人员确诊 ,2022年上海高考延期
老游杂谈119:在医疗实践中应秉持怀疑的态度 | 快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老游杂谈120:令人可喜的医学进步 | 快讯:协和医院发布关于“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的诊疗建议
老游杂谈121:脑机接口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丨快讯: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已确诊650例;河南对入豫货车司机不再赋黄码
老游杂谈122:医学期刊中指南共识类文章的质量亟待提高|快讯:6月20日上海再封一个月?回应来了;8-10级雷暴大风!强降雨!
老游杂谈123:面对疾病,人类已进化出自然防御机制 | 快讯:美国取消入境游客新冠阴性要求
老游杂谈124:应正视同行评议的弊端并谨防学术欺诈|快讯:国家卫健委:把医护从核酸检测中解放;抖音将禁止医生带货
老游杂谈125:应正确认识筛查试验的利弊|快讯美国迎“悲伤一天”;国家联防联控要求明确健康码功能定位;胡海岚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上下滑动文字
】
北上广杭4地8趟专列启航了!列车将搭载包含钟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45位院管专家,1582人次医界精英的1220张公益巡展海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将与超过2亿的乘客“亲密接触”!同时海报总视频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线覆盖地铁、站台的1.3万台电视每天多次轮番播放,预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视频回顾: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文章回顾: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 陈昶:全心全意为民 守护肺部健康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韩宝惠教授:40年在呼吸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呵护百姓健康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邹多武教授: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张北平教授:中西结合 精诚至善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张力教授:临床科研并重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排版:刘则伯
编辑:刘则伯
审核:张玉辉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会议报道来啦!

2022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共识发布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发布
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曾小峰分享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故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一代宗师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