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故事 · 北京健康专列 | 他们创新技术和管理 把健康写在中国大地上
2022/8/27 21:48:11 医师报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是否真的能反映如今医生的工作?上医治国,很多优秀的医生除了治病救人外,常常也承担起了学会的主任委员、医院的院长、科普传播员等的工作,如何运用手中的学会资源、管理资源,把知识传递给各级医生,传递给各地患者,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8月18日,“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北上广杭四城地铁联动主题公益活动(2022)座谈会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召开,让我们听听北京专列海报医生自己的故事。

     陈玉国

     创新赋能 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医疗卫生行业的关键词,而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感叹道,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又是一名心血管和急诊急救的医生,深切感受国家的快速发展带动医疗卫生行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陈院长以医院急诊急救的创新发展为例,介绍了科技创新带来的获益。急诊科是医院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如何在危重症时期把患者生命保住,同时又能保护好脏器功能,减少“下游”各种脏器损伤和衰竭,是急诊科的重要使命。齐鲁医院联合多家单位正在加快推动国家“5G+急诊救治”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呼叫即急救、上车即入院、急诊即会诊”的理念,让患者在第一时间连接社区、院前、急诊科和院内各科室,形成系统性一体化标准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快速转运方面,既往院前转运主要依靠救护车,近年来院前急救车配备、人员和设备等有所增加,同时根据人民健康需要、我国地域广阔特点等,直升飞机、无人机逐步应用到急诊救治中来,为院内院前高效无缝对接提供了支持。

     华伟

     预防心脏性猝死“救”在身边

    

     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占整个心血管病死亡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心脏性猝死尤其是青年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华伟教授介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是41.8/10万,以人口总数推算,我国每年有54万人、平均每天有1500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恶性室颤,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非常低。”华教授介绍,“黄金4分钟”即患者一旦发生室颤倒地后,应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存活率可在50%以上;若超过4分钟,即便抢救成功,对大脑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因此,需在全社会建立急救体系,培养广大社会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能力。此外,目前我国已在机场、地铁、商场等很多的公共场所都配备了自动除颤器,以便及时抢救所用。

     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冠心病,其次是心力衰竭、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在人群中,对于冠心病、心衰患者及时筛查和干预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了全国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巡讲,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的认识及诊疗能力,及时干预高危患者,拯救患者生命。

     医师节之际,华教授呼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预防心脏性猝死,“救”在身边。

     崔朝勃

     行医路漫 不忘初心

    

     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朝勃教授回顾了其从医30多年,多次临危受命,经历的一系列与呼吸、重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表示,像张孝骞、林巧稚等“大医”一样,成为一个纯粹的好医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回忆2003年非典时,衡水有一例孕妇感染者病情危重,崔教授向上级申请临时购买无创呼吸机救治患者,此后他更加明白了临床技术的重要性。2009年甲流期间,崔教授发现并接诊河北省首例重症甲流孕妇,患者病情危急却有极强的求生欲,触动了崔教授,让他明白医学常常是安慰,患者还需要心灵上的支持。

     2016年崔教授发现并成功救治河北省首例重症H7N9禽流感。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崔教授曾自行驾车日夜奔波在衡水市所有新冠疫情发生的县市区,400多次学术交流,涉及会诊、答复、技术指导,治愈率高达100%。他担任首批衡水援石重症医疗队队长与华西医院共同接管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重症ICU,为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崔教授表示,重症医学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他永远追求的梦想和初心。“我将继续和全国同道一起,不忘初心,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竭尽所能。”

    

    

    北上广杭4地8趟专列启航了!列车将搭载包含钟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45位院管专家,1582人次医界精英的1220张公益巡展海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将与超过2亿的乘客“亲密接触”!同时海报总视频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线覆盖地铁、站台的1.3万台电视每天多次轮番播放,预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视频回顾: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文章回顾: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 陈昶:全心全意为民 守护肺部健康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韩宝惠教授:40年在呼吸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呵护百姓健康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邹多武教授:用药如用兵,命医犹命将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张北平教授:中西结合 精诚至善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张力教授:临床科研并重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排版:刘则伯

     编辑:裘佳

     审核:张玉辉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会议报道来啦!

    

     2022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共识发布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发布

     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曾小峰分享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故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一代宗师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