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胡辉:医疗照护 细微之处见真章
2022/9/2 6:30:00 医师报

    

     //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陈惠 胡海燕)今年4月,在上海战疫最紧急的时刻,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170名队员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胡辉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奔赴一线。连续奋战54天,医疗队全体队员奋勇拼搏,取得了“医疗质量零差错、安全生产零事故、患者服务零投诉”的优异成绩。

     在此次抗疫工作中,医疗队推出了MDT门诊、专病门诊等各类创新举措,与患者、志愿者等方舱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都是医疗队辛勤付出、贴心服务的见证。

    

     “一碗面”传递暖人医患情

     6月20日的深夜,处理完方舱事物正准备休息的胡辉,随着滴滴滴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收到了一条让他至今难以忘怀的信息。

     “胡院长您好,很抱歉这么晚打扰到您,您能否帮忙煮一碗肉丝蛋面带来医院呢?”

     “是你想吃了?”

     “胡院长,现在上海疫情物资匮乏,我就是想也不敢提这个要求啊,是一位96岁的老人,一直想要吃肉丝蛋面,家属到外面去买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在病房急得团团转。您能想想办法,给老人煮一碗面,圆他一个心愿吗?”小护士胆怯地发着短信问到。

     胡辉想都没有直接回复:“没问题,我来想办法!”

     随即,胡辉立即给驻地酒店老板拨打电话说明情况,酒店老板和大厨立即答应,便开始着手准备。

     第二天上午胡辉亲自将热腾腾的面条交由护士,当护士将面条递给老人的那一刻,老人尝了一口后泪流满面,一个劲地说着:“感谢你们,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肉丝蛋面。”家属也热泪盈眶鞠躬表示感谢,当护士把这感人的画面录制下来发给胡辉时,他也落下了眼泪。

     胡辉说到这里时不禁哽咽,他表示,患者的治疗与服务,不仅仅是单纯的看病治疗,还包括了患者心理的照顾,在疫情严重的时候,经过多方协调、沟通,将爱通过面条传递给老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治疗呢?

     胡辉带领的江西援沪救援队本着“‘医者仁心’的服务理念,就是这样在方舱医院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性化、个体化医疗服务。他们不仅在治病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而且在生活细微处也想尽办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方舱MDT门诊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救助

     在方舱中,胡辉带领的医疗队不仅对患者需求想方设法的满足,而且在舱内也首创MDT门诊、专病门诊等各类创新举措,花最短的时间,做更多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的工作。

     医疗救援队初入N4方舱时,了解到舱内收治人员达到了1500余人,患者情况错综复杂、老年病患者、慢病患者、婴幼儿患者都在其中,给予救治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胡辉表示:“自4月6日进入N4方舱医院后,我们所在的舱区收治了部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我们迅速成立了方舱MDT团队,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内分泌代谢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血液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十余个专业的医学专家。与远在千里外的本部进行联动,共同努力为舱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方舱是一个特殊的临时医院,其设施及药品难以满足所有医疗需求,再加上方舱内老年基础病患者较多,这对医疗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胡辉介绍道,“医院一直建立有MDT门诊,为广大疑难患者提供了救治便利。因此救援队利用‘江西经验’因地制宜,在方舱多做了这一小步,让患者诊疗过程快进了一大步,有效解决了这部分患者在方舱的顾虑,缓解了患者到方舱后确诊难,确诊后转科转诊难的诸多麻烦。”

     不仅如此,胡辉还在方舱内建立起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了就医快速通道,有方舱患者感叹道“在上海这样看完所有的门诊,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才能预约上。现在在舱内就能这么方便地看病,对我们患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为患者服务要体现在到日常点滴细节中

     方舱中所有的“灵感”都离不开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日常细致入微的工作,而这些日常工作的掌舵人之一就是胡辉。他全面负责医院运营、门诊以及体检工作。

     从医30年,经过医学院党办、医院党办、团委、门诊部主任、纪检、副院长等10余项工作岗位历炼,造就了处事不惊,对待任何一份工作和岗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胡辉。“不论哪一份工作岗位,对我的管理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思考问题的角度、视野更开阔。”

     如何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适地为患者服务,一直是附二院追求的方向,医院管理层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提高中。胡辉有时间也会扮演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他不断与不同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发现了老年人在就诊中存在丢三落四现象:就诊卡、医保卡、检查报告常忘带;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出现身体不适需要到多个门诊反复就诊确认;老年人不知道如何预约就诊,不会操作预约流程,缴费时排队时间长等问题。

     回到家的他辗转难眠,一直在深思如何更好地为老年人建立高效就医路径?第二天他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与想法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并组织多学科主任开会研讨,最终确定在门诊建立老年患者病区,并配备专职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忙预约挂号,引导就诊、检查,配合门诊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以及讲解如何向医生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等多项服务。除此还专门建立了MDT门诊为疑难杂症以及多病种患者提供便利,极大地提升患者就诊效率。

     正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将患者服务做到了细微末节之处,将精湛的医技、细心的护理,融入援沪抗疫中,赢得了方舱中上海群众的信任,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援沪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患者信任我们,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们,让他们在这里受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帮助。未来我们还会带着患者的这份信任,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理念和意识,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胡辉说道。

     2022年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今年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有关工作落地,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的主阵地、主力军,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做到“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倡导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由此,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医师报社联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于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联动北、上、广、杭四城地铁,开展“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主题公益巡展活动。

    

     北上广杭4地8趟专列启航了!列车将搭载包含钟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45位院管专家,1582人次医界精英的1220张公益巡展海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将与超过2亿的乘客“亲密接触”!同时海报总视频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线覆盖地铁、站台的1.3万台电视每天多次轮番播放,预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回顾:

     精彩文章回顾: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杨衿记:做肺癌患者生命中的“拾光者”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刘晓健:奉献是一名医生的人生主旋律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周彩存教授:打造肺癌全能团队 拼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张筱凤:一切源于热爱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北肿消化肿瘤内科团队:三代人攒家底,从无人问津到门厅雀跃

     排版:管颜青

     编辑:管颜青

     审核:许奉彦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会议报道来啦!

    

     2022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共识发布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发布

     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曾小峰分享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故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一代宗师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