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临床诊疗很复杂,医生既不能“同行相轻”也不能“包庇护短”
2022/9/22 6:30:00 医师报

门诊曾遇到不少复发或转移肠癌患者前来咨询,说他原来是在A医院做的手术和治疗,后来出现了肿瘤复发和转移;到B医院找医生看过,认为A医院医生的手术切除范围不够,术后治疗方案不太规范;如果手术彻底些,术后治疗规范些,就不会出现或者不会那么快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患者询问我的意见,情况是不是这样?我的原则是,对外院的治疗,尤其是既往治疗,在患者面前不讨论、不评价、不随便发表意见!

郑阳春大夫在查房中
肿瘤诊疗过程极其复杂
我之所以秉承这样的态度,原因有二:其一,对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实不太了解,无法判断当事主管医生的诊疗行为有无不当或不足;其二,评论既往的治疗对当前的病情无任何帮助,与其在过去的事情上纠结和浪费时间、精力,不如专注于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肿瘤的诊疗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过程,既要考虑肿瘤的发病因素,又要考虑并发症、合并症的情况,还要考虑患者的治疗意愿和经济状况;当地医院的条件、当地医生的水平也是影响治疗决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临床诊疗难,难以预知处置和治疗措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医生建议的诊疗措施,都是基于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大部分患者有效,并不意味着对特定患者一定有效。如果根据已知治疗结果再来回顾和推敲当时的诊疗环节,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诊疗环节都可能存在不足。
医生言论也会“无心伤害”
曾经听说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麻醉医生,在手术结束的时候和外科医生聊天,说他有一次外出游玩时掉了一样东西,再怎么找都没有找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时患者刚刚醒来,只听到医生说掉了一样东西没找到。后来,他一直觉得肚子隐隐地不舒服,怀疑那个东西就掉在他肚子里,不管医生再怎么解释都没有用。所以,医生一定要重视自己无心的言论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评价和评论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却有可能成为激化医患矛盾,点燃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毁人者必将“孤立无援”
誉人者,人誉之;毁人者,人毁之。诋毁同行固然能获得患者的暂时高看,甚至招揽或留住一些人,但是长此以往,必将丧失信誉和口碑,在医生同行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然,不同行相轻,不诋毁同行,并不意味着就是抱团取暖,包庇和护短。如果确实发现同行中有违反医疗原则和诊疗规范的行为,可以及时联系当事人,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后再委婉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看法是客观、中肯的,我相信,对方一定会虚心接纳。医生都是明事理、辨是非的高知分子,只要是真心帮助对方,对方一定要能感知你的好心和善意。
本文作者:四川省肿瘤医院 郑阳春


北上广杭4地8趟专列启航了!列车将搭载包含钟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45位院管专家,1582人次医界精英的1220张公益巡展海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展,将与超过2亿的乘客“亲密接触”!同时海报总视频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线覆盖地铁、站台的1.3万台电视每天多次轮番播放,预计观看量超过1亿人次!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视频回顾:
公益巡展活动精彩文章回顾: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胡辉:医疗照护 细微之处见真章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 ?| 傅卫军教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守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绚烂生命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创新团队:除痛创新 做疼痛学科的探索者、引领者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王 前:奋力闯创干,用“家院”文化暖心聚力振精神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林丽珠:融贯中西医,征服癌魔
排版:冯倩倩
编辑:荆冰
审核:黄晶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会议报道来啦!

2022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共识发布 |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发布
第七届医学家年会?|曾小峰分享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故事: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一代宗师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师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