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说,谁再打听西苑医院,请直接转给ta
2017/8/4 大德国医堂

    

    --Tips:点击上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查看往期内容--

     东圆明园、西颐和,北大清华映衬的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很多人弄不明白,这是什么。10个人当中,有8个人认为这是烟囱,其实这是水塔。时光倒回到30年前,西苑医院周围还处处弥漫着稻花香,一到晚上还可以听到蛙鸣。在那个市政并不完善的年代,大的单位都会想办法自己供水,水塔就成为标配。北大的博雅塔其实也是一个水塔,只是比西苑医院这个水塔漂亮点更像塔一点。如果要票选西苑医院的标志建筑,想必很多人会投票给她!

    

     如果您爬到水塔上,往东不远处就能看到圆明园遗址全貌,往西则能清晰鸟瞰整个颐和园,北大、清华学子的一举一动也能尽收眼底。如果评选周边环境最美的医院,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西苑医院更好的。因为西苑医院就是坐落在三山五园的腹地,比邻圆明园、颐和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关村而建。

    

     (您心目中,西苑医院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高大的水塔,还是古香古色的门诊楼金字招牌呢?)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建立的第一所

     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

    

     (上世纪 五十年代的西苑医院)

     如果说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朵灿烂之花,那么中医药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花蕊。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还是秦汉时期的经学,再到隋唐佛学以及宋明理学,乃至清朝的考据之学,中医药学都被认为是这些学问的精髓。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而成不了良相的人都向往着成为名医。甚至,一些良相本身也是名医。这就是中医之美,建立在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之上的一种学问。

    

     1954年6月,毛泽东主席做出批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1955年12月,中医研究院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也就是西苑医院。西苑医院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

    

     建院初期,众多中医巨擘从全国

     汇集于此

    

     1956年,从全国各地征调来十多位专家到西苑医院工作,这些专家包括王文鼎、王伯岳、朱仁康、朱颜、时逸人、岳美中、郑守谦、赵心波、赵锡武、钱伯煊、郭士魁、黄竹斋、唐亮臣、徐季含、耿鉴庭、黄坚白、葛云彬、步玉如等,组成西苑医院创院专家队伍。对中医近代史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作为80后的小编,我们那会学中医所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他们编著的,或者是阅读他们的著作慢慢进入中医门庭的。在我们心目中,这批专家都是让人敬仰的教科书式的人物。

    

     (左起:赵心波、钱伯煊、王文鼎、岳美中、赵锡武)

     之后,又有很多厉害人物分配到西苑医院工作,1957年全国第一期中学西班毕业生施奠邦、唐由之、方药中、费开扬、付东藩及1958年全国第一期西学中班毕业生吕维柏、陆天鑫、周霭祥、周建中、杨萍等高级中西医结合专家相继分配来院。这些专家的到来,让西苑医院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的高地。

    

     中西医结合学的发源地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赵锡武在查房)

     有了人才作为保障的西苑医院,开启了其光辉的历程。建院初期,就奠定了不一样的发展思路。从最早的一辈专家开始,就形成了临床科研相结合的办院模式。上午门诊和查房,下午坐起来做科研,这是西苑医院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办院模式。注重临床科研协调发展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也让西苑医院成为名符其实的研究型医院。

    

     (岳美中在带领学生做研究)

     注重传统中医药学的继承,这是西苑医院发展的根基。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也是从西苑医院开始的。老一辈专家如钱伯煊和协和医院的林巧稚经常讨论妇科疑难杂症,郭士魁则带领众专家与阜外医院联合开展心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并取得巨大之成就。

    

     (王伯岳与林巧稚)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促使西苑医院成为现代中西医结合学的发源地。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行业内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西苑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走在行业的前列。

    

     2位院士引领学术发展

     陈可冀 李连达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和老年医学临床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创传统医学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使活血化瘀治法及相关方药现已成为当代我国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对活血化瘀相关方药的作用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从多层次证实其抗血栓素的作用,研发冠心2号复方、川芎嗪、愈心痛、血府逐瘀系列方药,宽胸气雾剂等,取得成效,推动了该领域的研发进展。注重中医古籍及中医理论的继承和研究, 主持抢救性整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3万余件,出版《清宫医案研究》等著述多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把心肌细胞培养技术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实现了理论和方法学的创新,由此开拓出中药细胞药理学研究领域以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辅以复方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解决困扰干细胞移植的技术难题。首次建立中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及官方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新药审评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及中医药研究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名医大师济济

     西苑医院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1名,首都国医名师13名

     陈可冀-国医大师

    

     翁维良-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周蔼祥-首都国医名师

    

     许建中-首都国医名师

    

     邓成珊、安效先、李淑良、张贻芳、周绍华、房定亚、聂莉芳、高普、蔡连香及魏子孝-首都国医名师

    

     还拥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6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38人,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1人,博士导师34名、硕士导师89名,正高级职称123人 ,副高级职称160人。

     专科建设齐全,学术影响辐射全国

     5个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心血管科

    

     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老年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血液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肺病科

    

     拥有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肿瘤科、脑病科、肾病科、肝病科、皮肤病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护理学科。

     更多专科以及专家介绍请点击公众号首页下面:官方网站 查看

     挂号预约方式

     这里名医很多,可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他们

    

     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

     电话预约:电话拨打010-114

     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网:登陆http://www.bjguahao.gov.cn/index.htm

     支付宝预约挂号:支付宝服务窗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京医通微信预约挂号:微信搜京医通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您也可到医院:窗口挂号、医生诊间预约、诊间加号、服务台现场预约、京医通自助机挂号

     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一号 100098

     咨询电话:010-62835678、010-62835252(门诊咨询电话)

     地图

    

     地铁:地铁4号线到西苑站下车,东南(C1)出口南行100米即到;

     公交:303、320、438、563、664、671、697、718、886、952、968等路公交西苑站,南行100米即到。

     出行提示:

     由于我院地下200余个车位有限(其中包含职工固定车位),开车的朋友们可以将车辆停在医院周边的停车场(麦德龙购物中心、西苑活动中心等)。

     END

     编辑:宣传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德国医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